2021-03-06 22:31:39
“中國白酒是我國傳統優勢特色產業,要進一步推動中國白酒成為世界白酒。”全國人大代表,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在3月6日舉行的四川代表團全體會議上說到。
立足“內循環”,要高質量供給滿足美好生活需求,對于正處于向優勢品牌和企業集中的白酒行業來說,想要切分更多內需“蛋糕”,關鍵在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對需求的滿足能力。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通向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途徑。面對擁有14億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的全球最大最有潛力的國內市場,五糧液正以滿足消費升級新需求為目標,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引領,全面推進五糧液更大的創新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李曙光提出,要堅持發展為“第一要務”、創新為“第一動力”、人才為“第一資源”,以更大力度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產品結構,實現更高水平的高質量發展,以創新動能提升發展勢能,引領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白酒產業集群。

如何融入“外循環”,推進中國白酒國際化發展呢?他認為,目前白酒行業國際貿易還比較低,貿易逆差還比較大,出口目的地還過于集中,活躍的內循環還需要促進偏冷的外循環。
作為白酒行業中最早啟動國際化戰略的名酒企業之一,五糧液為中國白酒國際化的探索提供了借鑒,獲得了全球消費者的認可。在世界權威品牌評級機構Brand Finance發布最新的“2021年全球品牌價值500強”,五糧液位列榜單第61名,榮登全球第二烈酒品牌。今年3月1日,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正式生效,五糧液作為首批入選“中歐地理標志產品清單”的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將在知識產權保護下加快進入歐盟市場,進一步提升在全球酒類中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

李曙光表示,為促進偏冷的外循環,五糧液將把握好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利用好剛剛正式生效的《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打造“中國酒+中國菜”“展示+品鑒”“產品+文化”的海外運營模式,拓展海外市場,講好中國白酒故事,引領中國白酒和文化“走出去”,推動白酒行業構建新發展格局,向世界酒業價值鏈高端不斷邁進。
(本文轉載自:四川觀察 朱理 呂佳 張揚 劉盼盼 華小梅 楊馥璘)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