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如何看待積極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每經專訪全國政協常委張連起:3.2%赤字率能保證財政擴張是在安全線之內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6 18:02:46

◎赤字率指標的安排,既不需要非常時期3.6%以上的水平,又要釋放積極的信號,同時為防范經濟下行風險預留政策空間。這一赤字率能夠保證我國財政擴張是在安全線之內,帶有財政可持續的考慮。

◎要注重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減稅降費與完善稅制相結合,惠企利民與增強財政可持續能力相結合。鞏固和完善“一竿子插到底”的資金直達機制成效。

 每經記者|張鐘尹    每經編輯|陳旭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向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今年要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李克強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考慮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經濟逐步恢復,今年赤字率擬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調,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

如何看待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如何理解赤字率的下調?對此,《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對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進行了專訪。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稅務學會副會長張連起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赤字率能保證財政擴張在安全線之內

NBD: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今年赤字率比去年有所下調,專項債發行較去年批準安排新增的3.75萬億元額度減少1000億元,您如何看待今年的債務規模?

張連起2021年的財政政策繼續保持積極,但側重于提質增效、更可持續,這是在疫情影響還未完全消除的情況下,適應擴大內需、滿足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需要。

2020年,我國的赤字率安排到3.6%以上,這是階段性的,今年調整安排為3.2%左右,也是適應和服務“十四五”開局起步的需要。

財政政策的積極仍然是總體方向和框架,其代表性的特征是赤字率應保持一定水平。今年確定的經濟增長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赤字率指標的安排,既不需要非常時期3.6%以上的水平,又要釋放積極的信號,同時為防范經濟下行風險預留政策空間。這一赤字率能夠保證我國財政擴張是在安全線之內,帶有財政可持續的考慮。

NBD:如何理解從“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

張連起“提質增效”意味著,主要從優化結構和加強管理發力,切實提升政策效能和資金效益。

比如,繼續堅持助企利民資金“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建立實施常態化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提高財政支出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在及時、精準、直接、有效上下大功夫,更好發揮積極財政政策效能。

同時,要進一步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在預算編制、執行中厲行勤儉節約,推進政府機關過緊日子。深入挖掘節支潛力,加大重點領域和剛性支出保障力度。進一步壓減一般性支出,把更多寶貴的財政資源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場主體發展。

從“更可持續”角度來看,主要從支出規模和政策力度著眼,統籌發展和安全,為應對新的風險挑戰預留政策空間。合理確定赤字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加大預算統籌力度,大力盤活存量資金,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助力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

稅務人員向企業宣講減稅降費舉措 圖片來源:新華社

財政收支“緊平衡”狀態將持續較長時間

NBD:“十三五”期間我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超過7.6萬億元,今年將繼續執行制度性減稅政策,延長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優惠等部分階段性政策執行期限等,您認為減稅降費等財政政策如何保持連續性?

張連起:2021年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不搞“急轉彎”,當前我國經濟呈現穩定恢復增長態勢,但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仍面臨很多不確定因素,一些行業仍在消化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經濟穩定恢復的基礎還不夠牢固。

我國經濟恢復元氣和活力需要一個過程,財政收支的“緊平衡”狀態也將持續較長時間。2021年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也是為了推動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進一步完善減稅降費政策,要持續深化增值稅改革、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等制度性減稅降費效應,繼續執行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促進經濟平穩運行。

同時,要注重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減稅降費與完善稅制相結合,惠企利民與增強財政可持續能力相結合。鞏固和完善“一竿子插到底”的資金直達機制成效,加大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央調劑和補助力度。

NBD:財政政策要實現更可持續,要能夠化解財政風險隱患,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對此,您認為應當做好哪些工作?

張連起:財政是發展和安全的基礎和保障,要做到財政自身安全,關鍵是給地方政府債務念“緊箍咒”。補短板、強弱項、堵漏洞,完善常態化監控機制,不給通過新增隱性債務上新項目帶來可能的空間。硬化預算約束,全面加強項目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和預算評審。

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等必須審慎合規經營,嚴禁向地方政府違規提供融資或配合地方政府變相舉債。清理規范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剝離其政府融資職能。

與此同時,要健全市場化、法治化的債務違約處置機制,堅決防止風險累積形成系統性風險。加強督查審計問責,嚴格落實政府舉債終身問責制和債務問題倒查機制。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財政政策 減稅降費 財政收支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