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5 18:46:47
03月06日,新天綠能(SH 600956,收盤價:7.93元)披露定增預案,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相關事項已于2021年3月5日經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發行對象為包括公司控股股東河北建投在內的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數量不超過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30%,即不超過約11.55億股(含本數)。認購價格為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A股股票交易均價的80%與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每股凈資產的孰高者。擬募集資金總額51.1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用于投資建設唐山LNG項目、唐山LNG接收站外輸管線項目、唐山LNG接收站外輸管線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新天綠能定增存在以下風險: 1.國家產業政策發生變化的風險,國內風力發電行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國家對可再生能源行業,尤其是風電行業在上網電價保護、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近年來國家先后頒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2017年20月20日年風電新增建設規劃方案》、《關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的通知》等一系列相關政策法規,鼓勵可再生能源行業建設發展、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如果未來國家支持風電行業的相關政策發生變化,將可能減少風電項目的收入,從而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帶來不利影響;國家發改委于2012年10月14日發布的《天然氣利用政策》、于2016年8月16日頒布的《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和《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確定了包括“保民生、保重點、保發展”在內的基本原則以及“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的政策目標。公司絕大部分最終用戶均屬于《天然氣利用政策》中所列的“城鎮居民炊事及生活熱水用戶、公共服務設施用戶、天然氣汽車用戶、集中式采暖用戶等城市燃氣用戶、相關工業領域中可中斷用戶等工業燃料用戶”等優先類天然氣用戶之列。因此,公司在氣源保障上相對較容易獲得上游供氣單位的支持,在管網及加氣站建設以及后續運營過程中也取得了各地主管部門相應政策支持;鑒于天然氣具有含碳低、污染小、熱值高等優點,以及我國目前面臨環境污染及減小二氧化碳排放的壓力,公司預計我國的天然氣產業政策在短期內不會發生變化。但如果國家未來調整天然氣產業政策,且公司所從事的部分業務不再屬于優先類或鼓勵類范疇,則可能對本公司的氣源保障、采購氣價及業務擴張等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影響公司的經營業績; 2.“棄風、棄光限電”風險,“十三五”以來,國家陸續發布“棄風、棄光限電”相關政策,通過項目的合理配置,電網配套設施的加緊建設,全國平均棄風、棄光限電率分別由2017年的12%、6%下降至2019年的4%、2%,棄風棄光問題得到顯著改善。長期看來,隨著各項政策的逐步實施,電網配套設施的完善,“棄風限電”、“棄光限電”的比例會逐步降低。如果短期內改善棄風限電、棄光限電各項政策的實施效果不夠顯著,則仍將對發行人的風電/光伏業務產生一定不利影響; 3.募投項目實施風險,公司在確定本次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時已作了充分的市場調研和慎重的分析論證,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公司發展戰略,市場前景良好。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及項目建成后,假如國家政策、市場環境、行業技術及相關因素出現重大不利變化,則可能導致公司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投產后不能達到預期的收入和利潤; 4.市場風險,募投項目建成后,LNG資源可能存在上游資源不能穩定供應,下游用氣客戶可能減少用氣等風險,從而影響項目整體經濟效益,存在募投項目無法實現預期效益的風險。此外,LNG到岸價格可能存在異常上漲的風險。由于LNG到岸價對氣價的影響較為敏感,價格上漲有可能帶來下游用戶減少用量等風險。
2020年半年報顯示,新天綠能的主營業務為天然氣、風電和光伏發電、其他業務,占營收比例分別為:65.93%、33.92%、0.15%。
新天綠能的董事長是曹欣,男,50歲,中國國籍,無境外居留權,博士學位,正高級經濟師。 新天綠能的總裁是梅春曉,男,53歲,中國國籍,無境外居留權,碩士學位,正高級工程師,歷任二分場黨支部書記、主任、副總工程師兼發電部主任,歷任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總經理。
道達號(daoda1997)“個股趨勢”提醒:
1. 新天綠能近30日內北向資金持股量減少33.92萬股,占流通股比例減少0.25%;
2. 近30日內無機構對新天綠能進行調研。更多關鍵信息,請搜索“道達號”。
每經頭條(nbdtoutiao)——
(記者 曾健輝)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