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老記吹“牛”|這一行業被多位“掌門人”同時“劃重點”;產業化風口或將到來!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5 18:58:18

◎宏光MINIEV的輪胎配套來自玲瓏牌。

◎三家市值超萬億企業“掌門人”都在提案中談到起步的儲能市場。

◎全球AI重磅指數出爐:中國在三個維度全球領先

 每經編輯|何劍嶺    

____400930079_banner_____________.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玲瓏輪胎,這個數據可能被市場忽略了!

要點:

1)五菱宏光MINI EV首次獲得全球電動車型銷量冠軍;成為全球小型新能源汽車銷量紀錄創造者。

2)宏光MINIEV的輪胎配套來自玲瓏牌。

最近幾個交易日,國產輪胎龍頭——玲瓏輪胎股價依然顯得很弱,這種弱勢,主要還是與整個市場的大環境有關,但是系統性的風險卻讓市場忽略了玲瓏輪胎本應該有的基本面亮點。

跟蹤玲瓏輪胎基本面的朋友應該知道,現在玲瓏輪胎在國內原裝市場遙遙領先其他公司,國內排名第五左右,據2020年數據,新能源輪胎里面,僅次于米其林輪胎。而這近兩天,有一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數據被大家忽略了。

一個是,全球電動車銷量研究機構EV Sales 3月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在今年1月份全球電動車型銷量排行榜中,五菱宏光MINI EV以3.7萬輛的成績排名第一,超越特斯拉Model 3(2.2萬輛),而這是五菱宏光MINI EV首次獲得全球電動車型銷量冠軍。值得注意的是,電動車型銷量排名第三的是Model Y(9597輛),而Model 3和Model Y銷量之和仍低于五菱宏光MINI EV的銷量。

另一個是3月4日,在宏光MINIEV車主盛典上,上汽通用五菱正式宣布,剛奪得一月份全球單一新能源車型銷冠的宏光MINIEV又創下了新紀錄:上市200天,銷量突破20萬大關,成為全球小型新能源汽車銷量紀錄創造者。

我們知道五菱宏光因其較高銷量及普及率,被譽為是“國民神車”,而作為旗下的純電動車型,宏光MINIEV因其其較低的起售門檻(2.88萬-3.88萬),以及多種顏色的個性主張,使其變為了一款時尚或者快消的屬性(根據五菱官方數據顯示,宏光MINIEV的90后用戶占比達到72%,年輕化趨勢十分顯著;女性車主占比超過60%)這或許讓宏光MINIEV后期銷售更具想象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宏光MINIEV而其輪胎配套是來自玲瓏牌GREEN-Max系列輪胎規格型號是規格型為145/70 R12。由于上述輪胎是特殊的尺寸,市面上大多輪胎品牌都沒有這個尺寸,因此玲瓏的原配輪胎也是最好的選擇。

(文/昊天)

這么多“掌門人”提到儲能,劃好重點了

要點:

一:三家市值超萬億企業“掌門人”都在提案中談到起步的儲能市場。這是被看作市場規模比肩動力電池的領域。

二:電池和逆變器就占儲能系統成本的80%。增量市場的真正受益者將是鋰電池和逆變器。

這兩天,筆者一直在看兩會代表的提案,發現儲能出現的頻率特別高。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說:“建議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市場機制,推進新能源發電+儲能,并制定儲能電站性能和安全標準,建設儲能云平臺,提高儲能收益。”

隆基股份總裁李振國也說:“通過政策引導鼓勵儲能、氫能、電力調峰與電網調節。”

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提到:“優化儲能發展模式保障可再生能源有效消納。”

這三家頭部企業市值加起來超過一萬億,“掌門人”都在提案里提到儲能,看來他們都把儲能放在一個很重要的戰略地位。

最近,中信建投電新設備首席分析師楊藻提出一個觀點:長期看,儲能大概率成為中國乃至全球范圍內規模僅次于新能源車的電池市場。

儲能市場的政策扶持已經出現。今年1月,青海出臺全國首個儲能補貼政策。

儲能市場要發力了,而且最大受益者很有可能還是鋰電池!

圖片來源:川財證券研報

現在抽水儲能占比達93.4%,但是都知道抽水有地理資源條件限制。買菜大媽都知道,大規模商業化就要“方便,方便,方便”。雖然電化學儲能占比僅有4.5%,但現在占比小,意味后面空間大。而在電化學儲能里,鋰電池又以87.3%的占比勝出。

圖片來源:川財證券研報

這是整個儲能系統的成本結構,電池和逆變器就占了80%。

所以重點出來了,電池和逆變器企業是儲能商業化的受益者。

儲能的鋰電池基本就可以抄動力電池的作業,也分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路線。國內用磷酸鐵鋰,國外用三元電池,前者又要用碳酸鋰,后者用氫氧化鋰。

目前布局儲能電池的優質標的包括寧德時代、派能科技、億緯鋰能、國軒高科、比亞迪等。

逆變器的重點可以多劃幾下,因為這一行業有一個非常被關注的公司——華為。

圖片來源:川財證券研報

這是2019年,全球逆變器出貨量的占比,華為第一占比22%,第二陽光電源(300274)占比13%,第三是SMA,占比8%。16家逆變器企業就占了全球市場90%份額,可見,這一環節的壁壘是很高的。

儲能市場真能有達到動力電池的空間,這些企業增量空間有多大,可以好好想一想。

(文/蟋蟀)

全球AI重磅指數出爐:中國在三個維度全球領先,計算機視覺產業化風口或將到來!

要點:

1)2020年,中國在AI論文同行評審數、AI期刊論文發布數、AI期刊論文全球引用量三個維度均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2)計算機視覺呈現出產業化特征,視頻處理或將迎來商業化風口。

3)大型科技公司對學術界算力的壟斷地位呈上升趨勢。

昨日(3月4日),斯坦福發布了《2021人工智能指數報告》,作為2017年起就持續發布的AI指數年度報告,是全球追蹤人工智能的最新發展狀態和趨勢的重要參考。

在2021年的指數報告中,中國在多個維度都有亮眼表現:

1)AI論文同行評審數:2020年,中國在同行評審論文發表數量排名遠超歐美,占比22.4%。

2)AI期刊論文發布數量:2020年中國AI期刊論文發表數量占18%,而自2017年以來中國就持續“霸榜”這個維度。

3)AI期刊論文全球引用量:2020年,中國在AI期刊的全球引用量首次超過美國。

在報告中我們看到在AI領域的計算機視覺方面在數據上也已經呈現出了產業化的特征,這可能也意味著從整個AI產業來看,視覺處理可能已經迎來其商業化的風口:1)在最大基準挑戰上,表現已經趨于平緩且準確率已經非常高;2)企業正在投入越來越多的計算資源訓練計算機視覺系統,且訓練時間與往年相比已經大幅縮短。

大型科技企業對AI頂級會議的參與度有較大比例提升,這也就意味著大型科技公司對學術界算力的壟斷地位值得大家重視,這種“計算鴻溝”可能會使得以后包括深度學習在內的技術突破更多地在大型科技企業中涌現,而較小型的機構更難在關鍵技術上做出突破。

(文/弩張)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股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