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5 18:40:39
● 《綱要草案》明確,在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的基礎核心領域,制定實施戰略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
● 《綱要草案》明確,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力爭投入強度高于“十三五”時期實際。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星
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無論是政府工作報告,還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都對科技創新作出具體部署。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力爭投入強度高于“十三五”時期實際。
《綱要草案》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并且提出了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占研發經費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到2025年達到12件等多個明確的數字指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綱要草案》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被列為第二篇。
提升國家科技創新能力,關鍵性重大攻關項目是重要抓手。《綱要草案》明確,在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的基礎核心領域,制定實施戰略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
《綱要草案》具體指出,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綱要草案》還指出,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集中優勢資源攻關新發突發傳染病和生物安全風險防控、醫藥和醫療設備、關鍵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礎材料、油氣勘探開發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
重大攻關項目將如何推進?記者注意到,在3月5日舉行的2021年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稱,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性重大攻關項目,包括量子信息、星際探測,以及涉及能源安全、糧食安全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卡脖子”重大攻關項目,我們將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作用,按照“揭榜掛帥”的要求予以推進。
科技創新離不開科研經費的支撐。《綱要草案》明確,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力爭投入強度高于“十三五”時期實際。
在各項研發經費投入中,基礎研究經費的投入比例一直被高度關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日,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司長葉玉江曾在公開場合表示,近年來,我國一直重視基礎研究。“十三五”期間我國的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基本上增長1倍,2019年達到1336億元,占全社會研發支出的比例首次突破6%。
《綱要草案》明確,形成持續穩定投入機制,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占研發經費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
此外,葉玉江還指出,“十四五”期間,將進一步采取措施,增加我國基礎研究方面的投入。一是中央財政要持續加大投入。二是引導企業和社會力量增加對基礎研究的投入。
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要健全穩定支持機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級基礎研究支出增長10.6%。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