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5 10:53:10
每經編輯|盧祥勇
建瓴高屋觀大勢 言為心聲謀發展
奮斗中國#企業家建言兩會#
2021每日經濟新聞特別策劃??↓↓↓

3月4日,著名投資管理公司富達國際在上海發布一份調研報告稱,在調研覆蓋的所有市場中,中國是唯一一個女性比男性擁有更多存款的市場。
本次調研于2021年1月在英國、德國、中國、日本等市場進行,共訪問12038名男性和女性,其中中國受訪者超過2000名。
無獨有偶,當天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國女性金融健康正在加速發展》當中的觀點與富達國際報告不謀而合。該報告稱,從平均值來看,相比較于男性,女性的綜合金融健康分值更高,表示其整體金融健康狀況更加樂觀。具體而言,女性在日常收支管理和財務韌性方面好于男性;而男性在投資未來和金融能力方面略微優于女性。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調研稱中國女性比男性擁有更多存款
根據富達國際首份全球女性投資理財調研顯示,中國女性在財務管理和規劃方面非常有代表性,是唯一一個女性比男性擁有更多存款的地區,并且有73%的中國女性表示她們正在積極進行財務規劃和投資決策。另外,有60%的中國女性認同自己是一名投資者,而從全球范圍來看,這一比例只有33%。
另一方面,在管理家庭財務的工作中,女性是主要的負責人,
調研顯示,中國女性擁有可觀的可支配資金,她們的存款金額比男性多7%,約為56.3萬元,男性的存款為52.6萬元。擁有伴侶的人群中,有76%的女性表示是由她們來負責管理整個家庭的財務狀況,這一比例在男性中為66%。
盡管女性擁有可自主支配的儲蓄,但相對而言,男性更傾向于將投資付諸實現。調研結果表明,中國男性持有的平均投資金額要比女性高6%。男性也更多地會選擇權益類投資——有45%的男性持有股票或證券類產品,而女性受訪者中這一比例為38%。有36%的女性投資者表示她們會采取保守的投資風格,將避免損失作為第一要務。
有意思的是,在談及女性在市場波動中的表現時,富達國際中國區股票投資主管、基金經理周文群指出,雖然女性從表達上會覺得自己是風險厭惡型,但每次大跌的時候,女性相比更容易抄底。總的來說,女性的投資時間會放得更長,會更愿意做長期投資,目標是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而不是特別短期的暴漲。
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女性金融健康正在加速發展》調查分析女性群體的日常收支管理水平發現,已婚女性在“財務計劃”和“是否有足夠的錢應對每一天的基本需求”方面的金融健康得分均高于未婚女性;而已婚女性則相對面臨更大的債務壓力。
同時,樣本數據顯示,學歷水平越高,其日常收支管理水平越高。學歷水平影響最大的是在應對每一天的基本需求上,本科及以上的學歷水平明顯比大專及以下學歷水平的人更夠更好的滿足每天的支出的基本需求,這可能與其所掌握的金融知識和技能有關。
此外,調查發現,女性普遍善于“未雨綢繆”,且已婚女性整體的財務韌性好于未婚女性,主要體現在更高的應急儲蓄和應急借貸能力,這可能主要是由于已婚女性更高的收入水平、更多的信用積累和更多的來自于家庭的支持。而受訪已婚女性在存錢應對緊急資金需求方面表現略差于未婚女性,這可能與其更多的家庭支出有關,如子女教育、購買房車等。
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是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下設的研究機構。

4成受訪女性后悔沒能定期存錢
不同于近年來輿論關于年輕人“過度負債”、“以貸養貸”或“拜金消費”的討論和批判,《中國女性金融健康正在加速發展》的調研結果顯示,上述問題可能并非大眾想的那么嚴重。
“過去沒能通過定期存錢、節儉生活來提高自己的金融保障水平。”成為41%的受訪女性最后悔的事情之一。這部分受訪者中約59.3%的群體為25-35歲的年輕群體年輕人對于消費有著越來越理性的認識,消費降級現象突出。
《中國女性金融健康正在加速發展》報告中稱,“消費降級不是消費升級的對立,而是延伸,是消費升級之后回歸理性和成熟,消費行為從原來受品牌廣告的影響轉變為自身需求、商品品質、服務體驗等,為商品本身買單而不是為溢價買單。”
值得注意的是,理性消費的同時也是理性負債,而非“過度負債”。近些年,被“過度借貸毀掉的年輕人”話題不斷沖上熱搜,輿論一度表現出對年輕人“過度消費”、“以貸養貸”的擔憂。然而,在調研中,盡管樣本更集中于年輕女性,但是并未觀察到嚴重的過度借貸現象。
女性消費的另一個趨勢是愿意為新品牌買單。同樣在3月4日,天貓新消費負責人無封在“女性消費的新風口——天貓寶藏新品牌私享會”上透露,目前天貓新品牌易感人群眾中,女性占比為70%。目前,天貓平臺超80%的新品牌與女性消費相關,天貓新品牌女性創業者占比超40%。“她經濟”成為新品牌爆發的動力源。
在投資和風險應對方面,富達國際中國區股票投資主管、基金經理周文群也認為,在很多需要花錢的地方,如果女性能做一些較為長期的考慮和布局之后,可能對投資的信心就會有所增加。“相對來說,她們感知自己抗風險的能力比較差,其實在實際操作當中,她們承受風險能力還是可以的。可能是因為女性一直以來生理上的關系,忍受的痛苦比較多,”她說道,“從這個角度來說,女性如果發揮自己在性格上的優勢,反而更容易抓住現在的機會。長期來說,我們非常看好中國的市場,以及股市的發展,所以在大的前提下,一些比較主要的調整,都會是一些比較好的入場的機會。”
編輯|盧祥勇 王嘉琦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界面新聞、券商中國、每經App
截至3月5日10:25,全球新冠肺炎確診115329879例,死亡2561698例。關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動態,請點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