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5 10:42:46
3月5日上午,商業航天科創企業千乘探索宣布完成過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本輪由撫州高新新興產業發展基金領投。記者注意到,過去一個月里,商業航天賽道已現多起大額融資。此外,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商業航天領域新融資總額已超60億,這一數字與2019年相比增長超過3倍。“中國商業航天是一個很大的朝陽產業,作為創業者能明顯感受到資本的熱情。”千乘探索董事長兼CEO苗建全表示。
而就在兩天前,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的“捷龍三號”完成立項,目前工作已全面展開,計劃于2022年實現首次飛行試驗,“捷龍”系列為火箭院面向商業航天發射市場研發的固體運載火箭。
2014年印發的《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正式拉開了本土商業航天的序幕;同時,該賽道作為戰略新興產業,憑借硬核的技術和廣闊前景也引得資本大舉布局。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政策的引導在本土商業航天的發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近年來在政策與資本的雙重驅動下,商業航天已逐漸進入發展的分化階段,資本寒冬下,融資周期拉長,部分企業產品設計指標與用戶需求相左——對創業者的考驗在于,如何將現有的技術突破產品化,進一步變成可持續穩定交付的產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