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4 20:17:54
◎截至2020年底,總計有83家券商和基金所管理的產品持有陽光電源,總計有117家券商和基金的產品持有隆基股份。
◎2020年底,高瓴資本以每股70元的價格,耗資約158億元受讓了隆基股份約2.26億股(占總股本6%)。
◎3月3日,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
每經記者|趙李南 每經編輯|張海妮
3月4日,陽光電源(300274,SZ)股價下跌15.32%,報收于72.49元/股。除了陽光電源之外,光伏巨頭隆基股份(601012,SH)跌幅超9%。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光伏產業鏈上的公司有多家機構持股,包括高瓴資本在內的眾多大佬皆在抱團光伏股。
春節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2月10日)陽光電源股價盤中創出歷史新高122.18元/股,而截至3月4日收盤,陽光電源累計跌幅已達40.67%。
值得注意的是,陽光電源此前發布的2020年度業績預告數據靚麗。經其初步核算,陽光電源預計2020年營業收入在190億元至200億元之間,比上年同期增長46%至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8.5億元至2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7%至130%。

圖片來源:陽光電源公告截圖
陽光電源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積極采取措施應對國內外疫情的不利影響,持續加速全球戰略部署,規模效應顯著提升,堅持加大研發投入,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核心業務市場領先地位進一步夯實,整體業績較去年實現大幅度增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下游需求的強勁增長是陽光電源業績強勁增長的重要原因。陽光電源在今年1月接待投資者調研時表示:“目前市場需求還是比較旺盛,排產加班加點,(去年)上半年疫情影響生產,但(去年)下半年增長較快,出貨量和市場份額快速提升,給生產和供應鏈帶來一定的挑戰。目前公司通過科學安排采購和生產計劃能夠很好地應對市場需求,基本能保證交付,未來將逐步增加產能。從過去的財報看,產品毛利率多年來保持較穩定的狀態。”
Wind數據顯示,二級市場上,陽光電源呈現了機構“抱團”的狀況。截至2020年底,總計有83家券商和基金所管理的產品持有陽光電源,而2019年底為66家。其中對陽光電源持股最多的為工銀瑞信基金,旗下總計有25只產品持有陽光電源,位列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別是易方達基金和匯添富基金,旗下分別有15只及13只產品持有陽光電源。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從2020年11月18日至今年1月14日,新疆尚格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陽光電源董事鄭桂標、趙為對陽光電源進行了減持。2021年1月8日陽光電源的股東戶數約為10.4萬戶,比2020年底增加了約2.2萬戶。
除陽光電源外,光伏龍頭企業隆基股份股價于3月4日跌幅達9.17%。
據此前隆基股份發布的2020年度業績預告,隆基股份預計2020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2億元到8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加55.30%到62.88%。
隆基股份表示:“2020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需求持續增加,其中國內市場需求增長明顯。報告期內,受益于單晶產品在度電成本方面體現出更高的性價比,單晶市場占有率快速提升。公司主要產品單晶硅片和組件產銷量同比大幅增長,帶來了營業收入和利潤的穩步增長。”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總計有117家券商和基金的產品持有隆基股份。持有數量最多的為廣發基金、旗下總計有18只產品合計持有隆基股份約9380萬股,其次是易方達基金和泓德基金。
2020年12月19日,高瓴資本與李春安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高瓴資本以每股70元的價格,耗資約158億元受讓了隆基股份約2.26億股(占總股本6%)。隨后,隆基股份的股價開始了“井噴”行情,一個月時間里從每股70多元上漲至了最高的125.68元/股。
隆基股份在公告中稱,高瓴資本入股的目的為:“基于對上市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及對上市公司價值的認可,擬通過本次權益變動獲得上市公司的股份,以獲得股份增值收益。”
3月3日,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于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提及“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將)達到11%左右”。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2021年風電和光伏發電比重將提升1.3個百分點左右。市場據此推測,今年風電光伏并網裝機可能在1.1億千瓦左右。
征求意見稿提及“國家建立保障性并網、市場化并網等并網消納多元保障機制”。
“納入保障性并網規模的項目由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以項目上網電價或同一業主在運補貼項目減補金額等為標準開展競爭性配置。優先鼓勵保障性并網規模與減補金額相掛鉤,原則上各省應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保障性并網規模定向用于存在欠補的企業以減補獲得保障性并網資格。”征求意見稿提及。
此外,上述征求意見稿并未透露2021年的具體補貼金額。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