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4 18:49:21
◎自去年1月中旬以來,潞安環能召開的每一次董事會都有人缺席,甚至有董事已經連續4次缺席
◎公司董事會已經超期服役近10個月,仍沒有換屆選舉的跡象
◎潞安環能董秘張成銀表示,公司董事會遲遲沒有換屆選舉,源于背后國資改革尚未完成
每經記者|曾劍 每經編輯|文多
董事頻繁“翹課”的現象再度在潞安環能(601699,SH)身上出現。自去年1月中旬以來,公司召開的董事會都有人缺席,甚至有董事已經連續4次缺席,且未委托其他董事表決,這種行為并不符合潞安環能《公司章程》。
記者注意到,潞安環能董事“翹課”的背后,似乎與公司董事會已經超期服役近10個月有關系。截至目前,上市公司董事會仍沒有換屆選舉的跡象。對此,潞安環能董秘張成銀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董事會遲遲沒有換屆選舉,源于背后國資改革尚未完成。而且,在其看來,少數董事缺席董事會對公司經營運作沒有太大影響。
梳理潞安環能過往可以發現,其非獨立董事大多在控股股東潞安集團方面任職,因公缺席上市公司董事會的現象十分普遍。

圖片來源:公告截圖
2月9日,潞安環能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在公司會議室召開。此次會議應到董事12人,但實際只有9人出席,其中親自出席3人,傳真表決6人。缺席此次會議的包括公司董事長游浩,以及洪強、唐軍華兩名董事。三人沒有出席會議,也沒有委托其他董事代為表決。
在潞安環能去年10月29日舉行的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上,游浩、洪強、唐軍華三名董事也沒有出席,也未委托其他董事代為表決。三人連續缺席的原因均是“因工作原因”。
三名董事中,洪強近期缺席次數最多。在潞安環能第六屆董事會第十八次、十九次會議上,洪強因工作原因未能出席,也未委托其他董事代為表決。
潞安環能《公司章程》規定:董事連續兩次未能親自出席,也不委托其他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視為不能履行職責,董事會應當建議股東大會予以撤換。從這點來看,洪強等董事的行為已經涉嫌違反潞安環能《公司章程》的規定。
再往前追溯,潞安環能去年1月中旬召開的第六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上,去年4月末召開的第六屆董事會第十七次會議上也出現了董事缺席的狀況。
有投資者認為,潞安環能董事頻繁缺席或許與董事會超期服役有關。公司董事會三年一屆,第六屆董事會任期起始日為2017年5月18日,在2020年5月18日已經到期。
截至目前,對于公司董事會換屆一事一直閉口不提。在2019年3月,因山西省委、省政府及省國資委對相關人員工作調整調任因素,多達5名董事辭去潞安環能董事職務,致使公司董事會成員由17人下降至12人,但公司遲遲沒有“補缺”。
潞安環能董秘張成銀表示,山西省的國資改革力度大,涉及到公司這邊的人事調動也比較多。在張成銀看來,公司當前的董事人數符合《公司法》等規定,董事會也在正常召開,一兩位董事缺席表決不影響公司決策。
去年9月,潞安環能宣布,控股股東潞安集團持有的公司61.81%股份將全部無償劃轉至潞安化工集團。不過,此后上述國資改革方案有所調整。今年1月22日,潞安環能披露,山西省國資運營公司決定將所持有的潞安集團100%股權無償劃轉至潞安化工集團。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依舊為山西省國資委。
“待國資改革完成,公司這邊也會迅速進行相應調整。”張成銀說道。
在潞安環能歷史上,董事缺席董事會的現象在多年前也曾一度頻繁發生。
2014年5月29日,潞安環能第五屆董事會召開自成立以來的第一次會議。此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選舉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多項議案。不過,即便是首次召開集體會議,審議的又是事關上市公司管理層的重大議案,此次會議仍然有多達3名董事因公缺席,且未委托他人代為表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一步梳理潞安環能第四屆董事會歷次會議后發現,有11次董事會會議有董事缺席。其中,在2011年8月30日,潞安環能第四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時,17名董事只到了14人,當中還包括使用傳真表決的兩名董事。王安民、郭金剛、郭貞紅等人因公未能出席此次會議,也未委托他人代為表決。
在(第四屆董事會)合計14次董事會會議中,徐貴孝、郭貞紅、王觀昌、劉克功、王安民、郭金剛、肖亞寧等都曾缺席過,且未委托他人代為表決。郭金剛曾連續3次缺席會議。肖亞寧缺席了潞安環能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一次、十三次會議,也未委托他人代為表決。
此外,潞安環能第二屆董事會、第三屆董事會的董事會議上,董事缺席的情況也偶有出現。
有投資者表示,既然當選董事就應該對上市公司盡職盡責,如果部分董事自身的工作確實太忙,就沒必要再兼任上市公司職務。
2014年,潞安環能董事會曾欲將董事席位由17個縮減至15個,其中非獨立董事及獨立董事各減少一人,但該議案在股東大會上被潞安集團否決。彼時,公司獨立董事張正堂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大股東否定董事會“瘦身”議案源于董事會舉行時沒有找到合適人選,而在股東大會召開之時,公司已經有了合適人選。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