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30 19:42:21
每經記者|滑昂 每經編輯|宋思艱
近日,證監會官網披露了中紅普林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紅醫療)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下同)。這家主營一次性防護手套的企業此前曾掛牌新三板,并于2017年6月提交過創業板IPO招股書,但隨后又主動撤回材料終止上市。
2019年1月,中紅醫療終止在新三板掛牌。而本次IPO,中紅醫療擬募資5.8億元,其中投入4.3億元用于建設公司位于江西的年產50億只規模的丁腈手套項目,剩余1.5億元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國內另外兩大一次性防護手套生產企業藍帆醫療(002382,SZ)、英科醫療(300677,SZ)還具有其他品類產品線不同的是,中紅醫療業務只聚焦在防護手套這一單獨品類,且高度依賴海外市場。
2017年至2019年三年,中紅醫療實現分別實現營收9.51億元、9.68億元和11.71億元,對應同期歸母凈利潤為6501.05萬元、5666.94萬元和8926.60萬元、中紅醫療在招股書中表示,在爆發新冠疫情期間,防護手套產品的重要性以及供給不足的現狀得到社會的重視。但受限于招股書披露時間,公司尚未公布其今年的業績情況。
中紅醫療的前身中紅普林塑膠成立于2010年12月,廈門國貿實業為公司設立時的最大股東,共占有50.5%的股權。
而根據中紅醫療在其招股書中披露,公司如今的控股股東,持有中紅醫療60%股份的中紅普林集團,由廈門國貿控股持有50.5%的股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廈門國貿控股是一家廈門市國有獨資平臺,該公司還通過直接持有中紅醫療20.20%股份的方式,累計持有后者50.5%股權。中紅醫療也在招股書中披露,廈門市國資委是公司目前的實際控制人。
中紅醫療此前還曾掛牌新三板。2015年7月,公司登陸新三板,當年實現營收5.96億元,實現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31.53萬元,分別較上一年度增長-0.51%和62.36%。
2017年7月,中紅醫療首次披露創業板上市計劃。據公司2017年6月報送的招股書顯示,中紅醫療當年擬募集資金2.88億元,用于項目總投資3.64億元的年產60億只丁腈手套項目的二期、三期工程。2018年3月,公司更新招股書,募資金額被進一步提升至3.64億元,全部募集資金都將投入上述年產60億只丁腈手套項目的二期、三期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中紅醫療第一次沖擊創業板IPO前的2017年3月,還曾因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收到河北證監局監管關注函。中紅醫療也在本次招股書中對這一事項進行披露,并表示當時已采取針對性的整改措施,前期遺漏的關聯方和關聯交易均已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確認并予以披露。公司被出具監管關注函不構成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不構成本次發行上市的法律障礙。
2018年6月,中紅醫療主動撤回上市申請,公司當時對外披露的原因為“考慮公司整體發展戰略調整”。2019年1月,中紅醫療終止在新三板掛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中紅醫療,并向其郵箱發送了采訪函,詢問公司當時撤回上市申請的原因,及當時披露的年產60億只丁腈手套項目后續建設情況。截至發稿前,尚未得到回復。
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市場對一次性醫用防護用品的需求大增,國內另外兩大一次性防護手套生產企業藍帆醫療、英科醫療此前也廣受投資者關注,股價看漲。
但與上述兩家公司同時還具有除防護手套外的其他業務線不同,中紅醫療業務只聚焦在防護手套這一單獨品類。需要被關注到的還有,中紅醫療主營業務產品以外銷出口為主,采取ODM直銷方式,即公司實際為海外醫療器械及醫療耗材品牌商進行ODM生產,負責產品自主設計與自主生產,品牌商提供外包裝設計并以其自身品牌在海外市場進行銷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7年至2019年,公司境外銷售占全部銷售的比例分別達到97.91%、96.06%和93.67%。中紅醫療則在招股書中表示,雖然自有品牌拓展有利于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但存在一段時間內持續營銷投入卻未能有效打開產品渠道的風險,或能夠擴大銷售但銷售價格、賬期等指標不理想導致經營情況受影響的風險。
事實上,藍帆醫療與英科醫療的防護手套產品,也是主要銷往海外市場。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中國企業生產的丁腈手套曾因中美貿易摩擦而被列于加征關稅清單,但目前已均被豁免。
方正證券在其今年6月發布的一份防護手套行業研報中指出,全球手套行業顯著受益新冠疫情影響,短期需求爆發、長期增長提速。
今年以來,藍帆醫療公告擬投資33.87億元新建300億支/年健康防護(丁腈)手套項目,還擬在越南投資建設8億支/年PVC手套項目。英科醫療也披露將采用定增方式募集不超過5億元資金,全部用于年產61.84億只高端醫用手套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方正證券在其研報中統計了全球8家防護手套龍頭企業擴產規劃,在未來兩年時間,全球一次性防護手套產能將持續低于行業需求。因此該機構認為,行業龍頭擴產是綜合考慮了疫情周期、投產周期、需求持續性作出的一致判斷,不會造成產能過剩和價格崩塌。
不過,英科醫療則在公司2020年半年報中提示風險,如果未來貿易摩擦形勢再次趨緊或美國出臺新的關稅政策,一次性防護手套產品有可能被重新加征關稅,從而對國產健康防護手套在美出口業務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
方正證券也表示,綜合考慮固定成本占比低等影響,預計疫情結束后產品價格將逐步回落到疫情前價格水平并維持基本穩定。值得注意的是,中紅醫療在招股書中指出,在爆發新冠疫情期間,防護手套產品的重要性以及供給不足的現狀得到社會重視。但受限于招股書披露時間,公司尚未公布其今年業績情況。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