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專家解讀:向改革要效率,需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30 01:24:38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星    

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對外發布。

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其中提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作出這一重要表述的意義是什么?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稱,這意味著在未來15年內,我國的人均GDP要上升到約相當于最發達國家人均GDP50%左右的位置。

如何實現這一重大發展目標?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顏色向記者分析,從經濟發展的態勢看,只要我國能在未來五年內保持5%~5.5%的經濟增速,在未來15年內保持4%~5.5%的增速水平,那么到2035年這一目標就能實現。

第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參觀者在觀看一組焊接機器人的現場作業演示 新華社圖

具備良好開局和基礎

實現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遠景目標,當前我們已具備良好的開局和基礎。

剛剛公布的中國經濟三季報顯示,今年三季度,我國GDP為26617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9%;前三季度,我國GDP為722786億元,同比增長0.7%。中國就此成為當前世界上唯一一個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此次發布的公報也提及:“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預計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一百萬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盡管今年國際形勢嚴峻復雜,但中國經濟還能實現逆勢增長,在2018年GDP總量突破90萬億元后,僅僅過去兩年就預計可以實現突破100萬億元,這無疑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除了經濟總量穩步增長,我國在不少經濟社會發展分項指標上表現優異:早在2017年,我國的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就已達到2.13%,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來自國家能源局的數據則指出,預計2020年全國人均用電量達5000千瓦時左右,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當然,比起中等發達國家,我國仍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亟須努力追趕。

顏色對記者表示,在未來15年內實現4%~5.5%的經濟增速是不容易的。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我們在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上下功夫。全要素生產率如果能夠持續保持在2%以上,當前設定的人均GDP增長目標就可以實現。

具體來看,首先,提高科技實力和創新水平,實現創新驅動增長,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一個重要途徑;其次,持續地“向改革要效率”也是實現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關鍵,其中可以發力的方向包括市場建設、生產要素的市場化改革等方面。

綠色發展再被強調

除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目標外,公報還就2035年的中國發展設定了一系列多元化目標。

記者注意到,全會提出,要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趙錫軍也對記者表示,在中國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同時,未來的15年內,經濟社會要得到全方位的發展,人口、教育、人均壽命、醫療水平等指標也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相應水平。

此外,綠色發展的重要性也再一次得到強調:公報明確提出,要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