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十九屆五中全會: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9 22:09:00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旭    

10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

全會高度評價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其中提到,“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糧食年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13000億斤以上。

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其中針對“三農”領域提到,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

全會強調,“十四五”時期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就在近日,知名經濟學家、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原副院長馬曉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國要解決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重點還是在農業農村。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本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圖片來源:新華社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要戰略。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三步走時間表——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20189月,根據《意見》,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分別明確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2022年召開黨的二十大時的目標任務。

馬曉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將會在“十四五”時期順利完成。“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提出82個工程、計劃、行動,分別要在2022年完成,這些工程、計劃、行動都需要大量資本和技術投入,這些投入的增加和完成,會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他說。

記者注意到,就在923日,《關于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優先支持鄉村振興的意見》對外公布。該文件明確提出:從“十四五”第一年開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年度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比例;到“十四五”期末,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單位核算,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農村比例達到50%以上。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在解讀該文件時表示,現在我國的城鎮化水平超過60%,已經到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階段,到了該把土地增值收益更多地用于“三農”的時候了。

“現在要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必須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韓俊說,這項改革的意義非常重大,它可以引導資源要素向鄉村流動,實際上是在土地出讓收益這個蛋糕里面多給農村切一塊,這是城鄉利益格局的重要調整,是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也是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

圖片來源:新華社

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今年疫情發生以來,糧食安全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此前齊齊哈爾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唐海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的糧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 

唐海波表示,糧食安全主要是在兩個環節:一是在農業這塊怎么把糧食產量“打出來”;二是在儲備上,國家通過臨儲價、最低保護價等相關制度把足量糧食都存到糧庫里,從而保證每年都有足量的糧食來保證全國人民需要。

馬曉河也對記者表示,“十四五”時期,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是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方針,核心要義是端牢中國人的飯碗,飯碗里主要裝中國糧。底線是保障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具體而言,一是糧食生產供給要達到一定的量,也就是要維持比較高的自給率。

二是要完善儲備制度。還要注意儲備體制改革,中央儲備與地方儲備、國有儲備與民間儲備、銷區儲備和主產區儲備等之間的關系需要理順和調節。

三是適當進口國內短缺品種。同樣還要注意進口國家的多元化,以降低風險,提高安全可獲性。

記者注意到,近日,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在介紹“十三五”時期農業農村發展主要成就時,強調了14億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

他表示,我國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完成8億畝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劃定10.88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糧食產能再上一個新臺階。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五中全會 鄉村振興 “十四五”規劃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