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8 12:53:33
每經記者|金喆 每經編輯|文多
10月27日晚間,國內最大的保健品公司湯臣倍健(300146,SZ)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33億元,同比增長14.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67億元,同比增長23.16%。
從數據上來看,三季報財務數據表現好于半年報,截至10月28日午時收盤,湯臣倍健股價為25.04元,上漲4.29%。

圖片來源:公司三季報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市場之所以對三季報給予認可,與湯臣倍健境外業務回暖有很大關系。2019年,因對境外子公司Life-Space Group Pty Ltd(以下簡稱LSG)進行大額商譽減值,湯臣倍健業績出現上市以來首次虧損。因此,今年LSG的業績成為市場格外關注的因素之一。
三季報顯示,境外業務方面,其中LSG實現收入4.36億元,同比增長23.90%;分部間抵消后同比增長28.42%(按澳元口徑,LSG收入為0.92億澳元,同比增長25.81%;分部間抵消后同比增長30.69%)。
湯臣倍健表示,前三季度尤其是一季度由于疫情暴發,公司的經銷商、供應商、零售商等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導致公司的生產、市場及銷售活動無法按期正常開展,對公司的經營造成一定成影響。二季度以來,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逐步恢復了一系列終端動銷和品牌宣傳活動,在第二季度收入恢復增長之后,第三季度收入和業績繼續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湯臣倍健目前正在推進近35億元的定向增發,擬定增募資36億元,用于廣東珠海、澳洲等基地項目建設。深交所也發函要求公司說明在LSG業績未達預期,并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的情況下,繼續開展澳洲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的必要性與合理性。
湯臣倍健也在回復函中提到,LSG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銷售收入仍規模較大,且隨著業務調整和整合的推進,顯現出業務逐步復蘇的態勢。目前LSG使用的生產基地為租賃,生產條件受限,項目實施后,公司將根據進度陸續減少產品委外生產比例。
“下一階段,公司將積極應對嚴峻、多變的市場環境,推進‘科學營養’、用戶資產運營、全鏈數字化、超級供應鏈、經銷商裂變等創新戰略,著眼未來。”最后,湯臣倍健在季報中對2020年度經營業績做出提示,稱去年由于受電商法影響、LSG在澳洲市場的業績未達預期,而今年LSG呈現業務逐步復蘇態勢,預計今年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將發生較大幅度變動,投資者需注意投資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