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每經熱評|苦了商家、冷了顧客!躁動的“雙十一”其實無奈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02 13:06:26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吳永久    

又到電商“雙十一”周期,平臺對人、貨、場經營指標打滿的同時,也為商家提出更高的運管要求,不少商家連續多年需提前擴充經營資源;與此同時,所謂的購物券也漸漸成為線下囤貨商提前預定的籌碼。

到底這場大促是否帶給買賣雙方真正的實惠呢?其實不然,筆者認為,躁動的“雙十一”其實很無奈,往往是苦了商家、冷了顧客。最應該引起重視的是,當前電商大促已經對大部分商家造成存貨周轉率低下,平臺數據井噴的背后依然是買賣雙方的“一地雞毛”。

對買家而言,為了“血拼”可以“畢其功于一役”,甚至要在年中就縮衣節食等待“雙十一”的報復性消費;如此情形讓賣家提前進入“透支”經營周期,不僅在活動開始前半個月就出現“窩工”現象,更要命的是,賣家需要為突然激增的訂單量增派人手,稍有不慎,就會給經營帶來損失。

于是就有了“雙十一”臨近,“剁手黨”在為預購商品下定金而“狂歡”,坐在后臺接單的賣家卻在不時“罵娘”的怪現象。這也不能賣家小氣,他們只在接送訂單上有經驗,對產能釋放的評估經驗欠缺,會導致賣家對可能的人員配置預測失準,而賣家“拍腦袋”增派人手的無奈之舉恰恰是導致企業運營成本升高的原因。

有的賣家就表示,臨近“雙十一”前,訂單會驟降50%,而在“雙十一”期間,他們需要承擔比以往高出近50%的開銷,還不包括車輛調度和增加保險投資的費用,活生生把單純的一個賣家逼成了兼具物流管理和企業經營雙重角色的管理者,有時甚至要向友商求助,希望在庫存、物流資源的調度上共同分擔。

筆者接觸過的情況是,廣州某大型品牌的賣家請求總公司支援,總部在其附近建設了倉庫以擴容,應對不時之需;但人工預算仍得交由分部自行安排,再一次增加了成本的預算,屬實有些無奈。對于全國專業批發市場聚集度最高的廣州是如此,其他地方的協調應對難度可想而知。

“誰都不愿意招工浪費,更不希望出現爆倉。”這是賣家長期掛在嘴邊的話,但他們更知道,“雙十一”就是商家把一個月的生意用十天來做完,由此帶來的資源浪費難以避免,甚至有些勞民傷財。

即便開閘掃貨,留給消費者的好處又有多少?那些所謂的優惠券有多少已經被線下囤貨商預訂?“撿漏”的機會到底有多大?曾經經歷過的“剁手黨”都有發言權。但這種讓利資源分配不合理的現象又該歸因何處呢?商家難道真的要為大促正式開閘而苦苦等上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想必經歷多次“雙十一”困擾之后,賣家都在順勢而為。

“雙十一”因淘寶商城2009年網絡大促而生,隨后成為中國電商年度盛事。普惠的促銷讓利是引來消費者圍觀的理由,但千萬別成了借此營銷的噱頭,倘若電商資源因此而供應失衡,看似喧鬧的購物狂歡節勢必將走向不歡而散的另一種境遇。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