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6 22:05:27
每經記者|王海慜 每經編輯|吳永久
近段時間,在A股陷入盤整之際,可轉債可謂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投資品種。在各路游資的長袖善舞之下,通過炒可轉債“一天賺一倍”似乎不是夢。
那么,游資究竟是通過哪些手法來“玩轉”可轉債的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您一一道來。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攝圖網圖 劉紅梅制圖
特點一:利用游戲規則
與A股的規則不同的是,可轉債的交易規則實行“T+0”,且沒有漲跌幅限制,不少游資就利用這點炒作可轉債。
截至10月26日收盤,中證轉債指數上漲0.10%,成交1592億元。部分可轉債繼續被爆炒,九洲轉債漲72%,通光轉債上漲84.24%,盤中出現2次臨停,轉股溢價率近100%。此外,20余只可轉債盤中觸發臨停,12只可轉債收盤漲幅超過20%。
游資玩轉“T+0”規則更明顯的例子發生在智能轉債上。10月22日,智能轉債單日大漲31.3%。10月23日開盤,智能轉債便因為接連上漲20%、30%而兩次臨停,10點30分復牌后快速飆升,在上午11點左右最高上漲近150%,不過好景不長,之后十多分鐘開始大幅跳水,最大跌幅近38%。直至收盤,智能轉債的價格都處于區間震蕩中,隨著尾盤的一輪跳水,最終以215元報收。投資者如果在最高價買入,至收盤虧損的幅度高達40%。
上海金輿資產基金經理趙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揭示了游資炒作可轉債的一種“套路”:“游資在相對底部區域可以慢慢建倉某個可轉債,然后可以在大盤形勢較好的時候通過抬拉正股,并且大幅拉升可轉債,吸引散戶進場博弈。由于可轉債可以‘T+0’,游資當天拉升當天就可以高位賣出。”在他看來,這樣的手法和上世紀90年代股市坐莊其實是一個道理。不過據他觀察,近期隨著可轉債市場持續升溫,游資大多沒有選擇先拉升正股,而是直接猛拉可轉債。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3日,智能轉債的換手率達到了驚人的12939.41%,這也反應了在“T+0”游戲規則下,各路資金瘋狂投機的程度很高。
特點二:偏好小盤轉債
據統計,10月22日全天,可轉債市場上有近20只可轉債向上觸發臨停;截至收盤,有13只可轉債全天漲幅超10%。其中有5只可轉債的漲幅超20%,而這些轉債的債券余額都不足3億元。
上述最近被游資連續爆炒的智能轉債,2019年7月23日上市,發行總額為2.3億元。今年1月8日進入轉股期,截至10月22日,智能轉債余額為2.298億元,同樣屬于小盤轉債。此前幾輪行情中曾大出風頭的橫河轉債、晶瑞轉債、再升轉債(已到期)等也大都是小盤轉債。
據Choice數據統計,在10月23日盤中,有12只可轉債的振幅超過50%,其中智能轉債、銀河轉債的振幅更是超過100%,這樣的盤中價格大幅波動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可能是難以承受的。以銀河轉債為例,10月23日早盤,在連續2次臨停后,價格出現快速拉升,11點后一度最高上漲近117%,不過隨后價格便掉頭向下。截至收盤,不僅此前的漲幅全失,還下跌近4%。如果投資者當天在高位買入銀河轉債,那么直至收盤,很有可能在一天之內就遭遇“腰斬”。
特點三:主打深市轉債
在一些可轉債的投資者看來,相比滬市的可轉債,深市的可轉債可能更適合短線投機。例如,據Choice數據統計,10月22日,漲幅排名前16位的可轉債均為深市中小盤可轉債。截至10月23日收盤,市場上共有17只可轉債的價格超過200元,其中有10只來自深市,有7只來自滬市。
有分析認為,可轉債市場的“深強滬弱”與滬、深兩市的可轉債交易規則的區別不無關系。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異常交易實時監控細則》(以下簡稱《監控細則》)中的規定“無價格漲跌幅限制的其他債券盤中交易價格較前收盤價首次上漲或下跌超過20%(含)、單次上漲或下跌超過30%(含)的”,上交所可以根據市場需要,實施盤中臨時停牌。另外,《監控細則》對臨時停牌時間的主要規定為:首次盤中臨時停牌持續時間為30分鐘;第二次盤中臨時停牌時間持續至當日14時57分。
相比之下,此前深市的可轉債盤中缺乏這樣的“約束”。對于投資可轉債的感受,有投資者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滬市可轉債在盤中臨時停牌之后是漲是跌不確定,再加上可轉債是‘T+0’交易,這讓資金不敢輕易追漲。”
不過今年6月以來,隨著深交所新頒布的《關于對可轉換公司債券實施盤中臨時停牌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的實施,深市可轉債的臨時停牌制度也開始與上交所接軌。
對照滬市可轉債的臨時停牌規則,深市可轉債的臨時停牌制度仍然顯得偏松。例如:1.某滬市可轉債上市首日以125元開盤,根據臨停規則,9:30~10:00停牌,10:00復牌后,假設在10:01漲到130元,則將持續停牌到14:57,14:57~15:00恢復交易。2.某深市可轉債上市首日以130元開盤,根據臨停規則,9:30~10:00停牌,10:00復牌后,只要價格不下跌至80元,那么當天無論有多大的漲幅都不會觸發停牌。
趙彤分析認為,游資可能利用了深市可轉債的“漲停”規則:“現在游資的可轉債操盤集中在深圳市場,因為深圳市場可轉債漲30%之后停牌半小時還可以繼續交易。這樣游資就可以通過直接拉升可轉債,把可轉債價格拉升30%之后繼續拉升來吸引眼球。待有更多的投機客沖進來之后‘關門打狗’。”
隨著游資對深市可轉債的炒作升級,深交所于10月23日表示,將持續做好交易監管工作,研究完善包括臨時停牌在內的可轉債交易制度,有效防范市場風險。此外,《通知》已給監管加碼留下了“口子”,“本所可以視可轉換公司債券盤中交易情況調整相關指標閥值,或采取進一步的盤中風險控制措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