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私募大佬看中安防龍頭 馮柳重倉海康威視,增持大華股份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4 19:58:43

 每經記者|沈溦    每經編輯|陳俊杰    

伴隨著A股三季報持續出爐,明星私募近期關注的個股情況布局初現。

10月23日,安防產業龍頭企業海康威視(002415,SZ)公布三季報的顯示,高毅資產馮柳旗下基金新進該公司前十大股東的行列,持股數為2.31億股,持股比例2.47%,以23日海康威視收盤價39.15元/股估算,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持有海康威視市值約9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還是國內第二大安防企業大華股份(002236,SZ)的第二大流通股東,持股達到了1.38億股,該筆持股市值超過28億元。

超百億的重倉

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為國內安防產業名列前兩位的行業龍頭,剛剛更新的三季報顯示,兩家公司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單。

根據海康威視的三季報,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420.2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48%,凈利潤84.4億元,同比增長5.13%,扣非凈利潤80.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21%。

在綜合安防領域,根據咨詢機構Omdia報告,以2018年數據統計為基礎,海康威視連續8年蟬聯視頻監控行業全球第一,擁有全球視頻監控市場份額的24.1%。

另一家公司大華股份則為國內最大的民營安防企業。

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61.66億元,同比下滑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25億元,同比增長50.4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7.36億元,同比增長0.39%。

兩家公司在上半年經歷了疫情影響導致的業績有所下滑后,均在第三季度迎來反彈。其中海康威視第三季度營收177.5億元,同比增長11.53%,凈利潤為38.15億元,同比增長0.12%。同期,大華股份營收63.28億元,同比增長12.56%,凈利潤為14.56億元,同比增長128.07%。扣非凈利潤為4.46億元,同比下滑24.51%。

值得一提的是,馮柳對安防板塊的關注并非短期。半年報顯示,今年二季度其已經對大華股份進行了布局,三季度增持了5299.99萬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持有1.38億股,占總股本的4.59%,占流通股比例高達7.43%。

此外,馮柳還布局安防企業同為股份。截至三季度末,馮柳持有該公司439.45萬股,占總股本的2%。目前馮柳持倉的三家公司市值已超過120億元。截至目前披露的A股三季報中,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三季度還出現在國藥一致、萬豐奧威、東方日升、光正眼科、彤程新材、常熟汽飾等9 只股票的十大股東之中。

安防行業迎來回暖

受此前美國實體清單等問題的影響,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近年以來股價一直處于徘徊狀態。

直至今年三季度,海康威視股價方才逐漸接近前期高點,市值再次突破3600億,但依然沒有突破2018年3月份高點。大華股份當前股價則比3年前高點低30%左右。而在業績表現上,受到全球疫情影響,兩家公司上半年業績均有所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馮柳此前曾有對個股判斷的表述,“一個公司再好,如果沒有風險點、擔憂點,我都很少去介入,我希望去承擔風險和不確定性,前提是風險被充分暴露與定價,我愿意去承擔現實風險,但會回避理論風險。當風險已成為現實,大家都在擔憂的時候,我會去積極承擔它,理論風險是在邏輯上、理論上有這種可能性,但大家認為它暫時不會發生。”

而在現實風險已成的情況下,國內安防產業近期似乎也迎來一些利好。

中信證券10月16日發布的一份署名徐濤、胡葉倩雯的安防深度追蹤報告顯示,2020年9月,國內政府安防項目招標及中標金額分別同比增加24%和15%,其中招標端增速環比提升主要受益于大項目落地節奏在7、8月短暫放緩后,9月再次迎來加速:9月招標端過億項目15個,對應總金額34億元。

2020第三季度整體來看,招標金額同比增長16%,中標金額同比增長49%,整體看延續了二季度在兩會后的政府端需求復蘇趨勢。回顧2020年1-9月,政府安防項目招標及中標金額分別同比增長11%和21%,仍維持改善趨勢(2020年上半年招投標金額分別同比增長8%和6% )。

國元證券對大華股份三季報的點評研報中也指出,下半年以來,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復產復工有序推進,G 端與 B 端需求均出現回暖跡象,四季度增長態勢有望加速。從中長期來看,安防行業向智慧視頻物聯轉型趨勢不改,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持續釋放。

不過,也有相關私募人士對記者表示,對于頭部私募來說,操作的邏輯和承擔風險的能力都有自己的把控體系,不論是中小機構還是散戶單純的追隨并不是合適的操作模式,如果不深入理解產業和公司邏輯,把握好進場時機和成本控制,最終都難獲滿意的結果。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海康威視 大華股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