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24 07:59:01
每經記者|王佳飛 每經編輯|陳夢妤 甄素靜 鄭直
“不愿意說這個事了,太糟心。”
10月21日下午,北京市大興區瀛海府的一處涼亭,一位別墅業主在抽著煙休息,“被人舉報違規建筑,我們別墅房子電梯幾乎都被拆了。
開發商承諾變違建
瀛海府是2018年北京第一個入市的限競房項目,銷售時更是取得了“日光盤”戰績,但隨著交房的到來,一系列隱藏問題便逐漸暴露。
“原定的交房日期是2020年6月30日,但目前我認為明顯不具備交房條件。”別墅業主趙先生告訴鎂編。
鎂編留意到,早在6月底,有人便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中留言:“(瀛海府)別墅北側違法搭建了樓板,擴建了十幾平方米,導致樓間距不符合國家要求。請明確此類擴建是否合法。”

該留言得到的官方回復是:“一層鏤空門廊封閉且在門廊頂部增建二、三層的行為,與規劃許可證審批及規劃驗收不符,該行為違反了《北京市城鄉規劃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三款的規定,依據《北京市禁止違法建設若干規定》第三條規定,已構成違法建設。”
此后8月底,瀛海府又傳出別墅電梯也是違建即將拆除的事實,大興區在領導留言板中表示:“經核實,因北側設備間(電梯井)已被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大興分局認定為違法建設,故根據《北京市城鄉規劃條例》規定須將違法建設拆除。”
趙先生告訴鎂編:“9月10日凌晨,一群施工人員和開發商一起,把我們48棟別墅的電梯井都拆除了,現在還裸露著。當初買別墅的時候開發商承諾有電梯、有院子、有封閉露臺,現在全都成違法的了,通通需要拆除。”
趙先生表示電梯的拆除將令其生活極為不便,“簡單說,我們從一樓到地下一層是沒有樓梯的,需要從車庫才能到地下一層,更別說有些人家是湊了全家的錢買別墅,老人如果沒有電梯的話生活就太不方便了。”

每經記者 攝
鎂編在瀛海府現場看到,很多別墅外圍還架設著腳手架,來來往往的施工車輛也不少,交房儀式的宣傳語還保留在小區外圍。
瀛海府是中海在北京開發的項目,是試圖拿出解決方案的。
“開發商給我們兩種解決方案,一是原價退房,二是補償15萬元,算是電梯的對價。不過,15萬元并不是現金,而是裝修材料等物料,這不太容易讓人接受。”趙先生說。
“最近我聽說開發商試圖在別墅的屋內裝電梯來解決,不過試想在建好的屋內拆墻打洞,會相當別扭。”趙先生還是希望能在原來的位置把電梯恢復,這樣生活就便利多了。
鎂編輾轉聯系了中海地產,想就以上種種問題進行求證,但并未得到回復。
各執一詞的混居
2018年以來北京興起的限競房項目是政府希望平抑房價的一種商品房,開發商在拿地之前便被告知該項目的最高銷售價格,瀛海府地塊的銷售均價便是不超過52449元/平方米,且最高銷售單價不得超過55071元/平方米。
據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此前報道,限競房規定的最高限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開發商的利潤,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率,各個開發商紛紛在規則內玩起了“別墅+高層”的高低配,用高利潤的別墅來帶動整個項目的盈利,佑安府、祥云賦、萬和斐麗等項目皆采取了高低配。
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別墅和洋房業主之間極易產生矛盾。
就瀛海府而言,先是有人在領導留言板中曝光別墅的露臺、電梯、綠地問題,后來又有人反映洋房業主“違規封閉南北側陽臺和北側設備間作為室內面積進行裝修”。
無怪乎前文業主說:“你告我我告你的,糟心。”
更多混建小區的矛盾在于綠地和隔離墻。主張建隔離墻的觀點認為,我花了更多購房款,理應享有更好的服務;主張拆的業主認為,小區綠地是業主共有,不應違規圈給私人。
瀛海府便有業主表示:“開發商將公共綠地用柵欄分隔,劃給別墅和洋房一層業主私自使用,公區綠化被私自占有。”
此前北京另一知名豪宅項目昆侖域商品房和保障房區域的隔離帶是建了拆、拆了建,首開龍湖天璞小區的隔離墻也引發了業主間的拆建爭議。
今年以及接下來這兩年,將是各限競房項目的集中交付時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