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15 20:08:53
金元浦認為:“成都現在有“三城”也有“三都”,我們需要著眼于未來的發展,從更高的視野,將“三城三都”進行系統化的整合創新。”
每經記者|謝陶 每經編輯|劉艷美

中國創意產業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元浦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10月15日,以“天府文化 煙火成都”為主題的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世界文化名城“三城三都”專場在成都梵木創藝區正式拉開帷幕,國內外知名大咖、專家學者、行業領袖共話場景營造,聚焦文體旅產業發展,為成都“三城三都”建設建言獻策。
中國創意產業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元浦在會上表示:“成都已經是一座“網紅之城”,有無數的打卡地和粉絲,數百個園區。這一切都是目前中國新一線城市中的頂配。”
如何持續推進世界文化名城“三城三都”建設?金元浦認為:“成都現在有“三城”也有“三都”,我們需要著眼于未來的發展,從更高的視野,將“三城三都”進行系統化的整合創新。”
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年來成都進入了發展的新階段,成都的新經濟在全國形成了影響力。‘三城三都’建設需要打通它們之間的邊界,在與新經濟的不斷融合過程中整合創新,達到更高的系統發展度。”
金元浦主張在未來要建立起協調統籌的、全新的大融合文化生態。“不是過去的單打獨斗,不是過去的條塊分割,不是(單獨的)非遺、生態特色小鎮、鄉村振興、大數據、直播、游戲、影視等等。我們需要在一個大融合的文化生態中去創造新場景。”
在談到我國文創產業趨勢時,金元浦分享了他的觀察:“經過20多年的不斷發展,我國文創產業經歷了整體洗牌,已經迅速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已經從最初的文化產業進入創意產業,同時融入到世界創意經濟的發展大局中。不過當前,曾處于龍頭地位的出版產業、演藝產業、電影產業、電視產業遇到了發展瓶頸。借助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的優勢,一大批互聯網相關的文創企業則迅速崛起。”
最后,金元浦強調,未來的競爭是城市圈之間的競爭。只有加速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才能為世界文化名城“三城三都”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振興成渝城市群是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