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深度

每經網首頁 > 深度 > 正文

“非典型黑馬”貴州,悶聲發大財?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12 23:09:28

目前已有30個省區市公布了國慶中秋假期旅游收入統計數據,和體感火爆的“西部熱”不同,在旅游收入和游客接待量這兩項指標的TOP 10名單中,僅有一個西部省份入榜——貴州。

 每經記者|程曉玲    每經編輯|楊歡

編者按

后疫情時代首個“黃金周”落幕。文旅部數據顯示,8天長假,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同比恢復69.9%。

從熱門線路看,上海、北京、成都、杭州等"老牌旅游名城"魅力不減,占據各大旅游目的地榜單前十。

與此同時,那些曾被忽略的“詩和遠方”,也在疫情之后被發掘,西藏、青海、貴州、新疆等西部線路成為霸屏朋友圈的第二梯隊。

在需求散客化、個性化的時代,誰最先抓住時機,打造品牌,形成優勢,誰就可能獲得更多紅利。

超長假期結束,我們選了幾個旅游熱門目的地,有老牌網紅、也有旅游新貴,看看他們在此次大考中成績如何?

今天繼續考察第四站——貴州。

西江苗寨 圖片來源:攝圖網

“到西部去”正在成為人們假期出游的新方向。

雙節期間,“大西北”地區在攜程的搜索熱度暴增475%,微博上#西安游客多到無處下腳#、#稻城亞丁部分游客被半路勸返#等話題,頻上熱搜……

“十一”黃金周歷來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今年尤甚。

目前已有30個省區市公布了國慶中秋假期旅游收入統計數據,和體感火爆的“西部熱”不同,在旅游收入和游客接待量這兩項指標的TOP 10名單中,僅有一個西部省份入榜——貴州。

△據人民網統計注:數據來源各省區市文化和旅游廳/局公開統計數據,各省市區統計涵蓋范圍或有不一

對此,不少網友直呼意外,都知道今年西部游大火,想過四川,想過云南、青海、甘肅,但萬萬沒想到,最后殺出的“黑馬”是貴州。

事實上,身處萬物皆可“網紅”的西部,貴州似乎一直略顯低調。在短視頻APP榜單上,貴州從來都不是四川、重慶和陜西的對手,而今年大西北的崛起,讓貴州的存在感更加薄弱。

不同于坐擁“頂流”紅利的旅游大省,貴州是如何悶聲發大財的?

“非典型黑馬”

貴陽甲秀樓 圖片來源:攝圖網

從今年國慶假期數據來看,貴州已經和其他西部省份拉開了不小的差距。

據初步測算,10月1-8日貴州共接待游客5190.69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67.21億元。

與同處西南的云南和四川相比,貴州不僅旅游收入超過隔壁的云南170多億,接待游客數量更是比排在第二的四川高出2倍多。

實際上,梳理貴州近幾年交出的旅游成績單會發現,這次的表現并非“意外”。

早在2016年,貴州提出要做強大數據、大旅游、大生態“三塊長板”,把旅游業培育成為新的重要支柱產業,“舉全省之力推動旅游業井噴式增長”。

2017年,貴州游客總數反超四川,躍居西部第一,旅游收入差距從2700億元縮小到1700多億元。

2018年,貴州旅游人數增長拿下全國第一,游客總數比四川高出2.6億人次,二者旅游收入差距迅速縮小到僅600億元。

2019年,貴州旅游收入反超四川近800億元,游客總數差距進一步拉大,穩坐西部第一。

至此,貴州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已連續4年實現30%以上高速增長。

但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在客觀數據上,貴州旅游實力已是當之無愧的西部第一。但從大眾感知度來看,作為旅游大省的貴州仍有些“隱形”特質。

僅以省會來說,此前發布的2020年中國1~5線城市最新城市排行榜中,省會貴陽入圍全國二線城市榜單,較此前排名有所上升,位列二線城市第15位。而同一榜單上,成都位居新一線榜首,“春城”昆明也在二線城市前列。

當前,“網紅熱”已經成為我國旅游經濟迅猛發展的一大亮點。

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最新《2019中國旅游業發展報告》顯示,國內游客量達55.4億人次,收入突破5萬億元。其中,近兩年異軍突起的“網紅城市”功不可沒。

那么,錯失了這波紅利的貴州,是靠什么彎道超車的?

“低價滲透”

梵凈山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一個最直接的推手,是其力度大、范圍廣的旅游優惠政策。

從2017年起,貴州就連續為全國夏季高溫城市所在省(區、市)居民送出“清涼大禮包”,并借此實現了暑期接待游客的迅速提升。

2019年,優惠范圍擴大到全國,且優惠期間不再局限于夏季。比如,根據貴州當年推出的“暖冬大禮包”,全省200多家A級旅游景區對全國游客均實行景區門票五折優惠促銷。

今年,入黔旅游“大禮包”進一步加碼,提出在9月25日至12月31日期間,全省A級景區(不包括溫泉景區和景區內特許經營性項目)對全國游客實行景區門票掛牌價五折優惠。

除門票外,貴州還有針對外省自駕游出臺的高速公路過路費減免優惠政策。

這種“低價滲透”搶市場的方式,的確為貴州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有數據顯示,在貴州實施對多省游客門票半價政策之后,梵凈山旅游熱度環比上漲了163%。

然而,作為短期內迅速崛起的旅游界“黑馬”,在游客大量涌入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涉及旅游配套、監管、服務等方面的問題。

近段時間,舉債近2億元打造的獨山縣“天下第一水司樓”,接連被中紀委、住建部、環保部點名批評,直接影響著貴州的旅游口碑和形象。

事實上,反映一個地區的旅游綜合實力,游客數量和旅游收入并非唯一的指標。即便是這兩個指標,各地的統計口徑也并不統一,出現偏差的可能性極高。

2018年“五一”假期,就曾出現過“10省市收入相加數字高于全國旅游收入”現象,讓各地旅游數據的真實性飽受質疑。

日前,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院長戴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不宜對各地自行發布的旅游接待數據進行簡單排序,而需要考慮多重因素。

根據該院旅游經濟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基于自有知識產權和相關專利,對各地假日旅游接待人次進行專題測算顯示,

今年國慶假期游客接待規模位居前列的省份分別為廣東、四川、湖南、山東、河南、廣西、江蘇、河北、安徽、湖北,貴州并不在列。

“質變”突圍

青巖古鎮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地方政府尤其是旅游主管部門繼續盯著A級景區和星級酒店的數據而沾沾自喜的話,就不可能理解上海、蘇州、杭州、廈門、廣州、深圳等地為什么在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旅游企業全員生產率、創業創新活躍度、游客滿意度等發展指標上,遠遠超過中西部那些看上去資源很豐富的全域旅游示范區。”

在戴斌看來,未來旅游目的地的競爭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的競爭,而不是傳統的自然資源和歷史遺存的競爭。

顯然貴州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近期,貴州文旅板塊可謂“動作”不斷——

9月底,貴州省黨政代表團赴廣州學習考察,簽署多份合作協議,涉及農產品銷售、中醫藥研發生產、教育醫療幫扶、文化旅游合作等多個領域;

幾乎同時,貴州省文旅推介活動先后走進西南的重慶、成都和中部的湖南長沙,邀請各地游客前往貴州旅游、投資,深化文旅交流合作。

一邊是綜合實力高手如林的泛珠三角,一邊是人口多、消費力強的中西部腹地,貴州的意圖很明確:

融入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共享技術創新優勢和資源;抱團成渝聯動“新西三角”,開拓中西部旅游消費市場。

換句話說,就是一手抓質量,一手抓流量。

“后疫情時代的旅游業不是簡單地回到過去,而是要有新思維、新動能和新模式。”如戴斌所言,疫后旅游振興必須著力破解“大眾旅游初級階段陷阱”,穩步推進高質量發展。

從2016年后發趕超,“舉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推動旅游業井噴式增長。”到今年9月,貴州進一步提出,打造顏值更高、氣質更佳、品質更優的山地旅游強省和全域旅游示范省。

由量變到質變,貴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貴州 旅游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