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首個馬產業發展規劃出臺:探索推廣賽馬運動,擬依照體育彩票監管要求推進速度賽馬賽事試點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29 23:32:55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旭    

929日,農業農村部、國家體育總局印發《全國馬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以下簡稱《規劃》)。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針對馬產業出臺的第一個發展規劃,明確了今后一段時期我國馬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

《規劃》指出,到2025年,我國現代馬產業發展的框架和體系初步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格局初步形成,馬產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大幅提升,形成相對完備的現代化育種、高效養殖、診療保健、疫病防控、調教訓練、性能測定、競賽表演、健身休閑、文化旅游、產品加工和產業服務體系。 

圖片來源:新華社

2025年運動用馬數量達10萬匹

提到畜牧業,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豬、禽、牛和羊,為什么國家要針對馬產業出臺一個專門的《規劃》?

對此,農業農村部、國家體育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在解讀《規劃》時表示,馬是我國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是傳統的養馬大國,馬匹養殖數量居世界前列。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馬存欄367.1萬匹,占世界總存欄的6%,位居第位。據行業統計,馬業全產業鏈產值約700億元。

前述負責人表示,近年來,現代馬產業逐漸興起,與馬產業緊密相關的體育運動、休閑騎乘、文化旅游、專業化馬產品開發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但現階段我國馬產業還有許多方面與發展新趨勢、新要求不相適應,主要表現在:生產方式整體落后,地方馬優良特征未得到充分挖掘,馬匹選育飼養與馬術運動、體育健身、民族文化、休閑旅游、保健康養等利用環節缺乏有效銜接,賽事用馬主要依賴國外進口,符合市場需求的國產運動馬供給不足,專業人員數量和基礎性科研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亟需加快轉型升級。

“發展現代馬產業,對于助力鄉村振興,促進農牧民增收,培育體育和文旅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滿足群眾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弘揚中華馬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前述負責人說。

正因為如此,本次《規劃》對現代馬產業發展提出了具體的目標:要求到2025年優良馬匹規模大幅增加。馬術運動和休閑騎乘用國產馬供給能力明顯提高,運動用馬數量達到10萬匹。 

同時,賽事水平明顯提高。建成一批高標準的馬匹初級調教和賽事訓練基地,舉辦國家級國際級賽事達到150項,打造一批優勢產區和主要馬種的自主品牌賽事和活動。 

圖片來源:新華社

依照體育彩票監管要求探索賽馬賽事試點

《規劃》充分考慮我國自然地理、資源分布、文化傳統、馬術運動發展特點,將全國馬產業發展劃分為傳統特色優勢區、城郊新興發展區和其他區域三大發展區域。

其中城郊新興發展區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區等城市周邊地區。

《規劃》指出,該區域要重點打造速度賽、障礙賽、耐力賽和青少年馬術等品牌賽事,發揮區域人才、資金和市場優勢,充分挖掘馬術運動消費潛能,提升馬術運動綜合經濟效益,推廣青少年馬術運動。

完善馬術運動體系也是規劃列出的重要任務之一,包括大力發展馬術競賽表演,培育一批職業化、商業化的馬術運動賽事品牌,重點培育一批品牌馬術俱樂部,支持建設一批產業特色鮮明的馬術小鎮和馬業強鎮等。

此外,《規劃》還提出要探索推廣賽馬運動。研究制定出臺全國速度賽馬賽事標準和全國賽馬運動發展規劃,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賽馬賽事分級制度,完善國家賽馬賽事體系。依照即開型體育彩票和大型體育賽事競猜型彩票發展規律及監管要求,推進速度賽馬賽事試點工作。 

事實上,近年來在政策、資本、市場等多種因素推動下,國內馬術產業發展迅速。北京馬術運動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98月,國內馬術俱樂部總計2160家,同比增長17%左右。

北京市馬術運動協會秘書長陳徹認為,馬術俱樂部數量快速增加的背后,是體育產業有關政策的接連出臺和馬術運動消費需求的增長。

早在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就提出大力支持發展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車、水上運動、登山攀巖、射擊射箭、馬術、航空、極限運動等群眾喜聞樂見和有發展空間的項目。

2016年,國辦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也提到要推動極限運動、電子競技、擊劍、馬術、高爾夫等時尚運動項目健康發展,培育相關專業培訓市場。

政策鼓勵加之近年來我國中等收入人群強勢崛起,助推我國體育消費不斷升級,這些人群對馬術這種原來屬于小眾運動的中高端體育項目的需求也越來越高。

在前述負責人看來,馬術運動是現代馬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今后一段時期,要堅持馬術推廣、普及和提高相結合。充分利用東京奧運會備戰平臺,大力宣傳和推廣馬術運動。舉辦豐富多彩的馬術活動,增強廣大民眾對馬術運動的認知程度。同時,還要積極推進青少年馬術運動,加大力度讓馬術走進校園。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馬產業 馬匹飼養 育種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