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11 21:51:00
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指出,“華住二次上市的好處是可以增加現金流,分散風險,但是至于在香港二次上市的融資情況則要視企業自身的能力和其所在行業的情況而定。”
每經記者|張曉慶 每經編輯|湯輝
又一中概股加入赴港二次上市的陣營。
9月11日,連鎖酒店集團華住集團在港交所發布全球發售的公告。公告稱,公司將在全球發售股份2042.215萬股,其中國際配售、公開發售占比分別為90%、10%,最高公開發售價為每股368港元。9月10日,華住美國存托股的收盤價為41.75美元/ADS,約323.57港元/ADS。
華住集團此次募資金額超過75億港元,若使用15%的超額配股權,華住集團此次回港上市的融資規模最高超過86億港元。華住集團招股期限為9月11日至9月16日,股票代碼為01179,股份預期于9月22日上午九時在港交所交易。
從經濟型酒店漢庭起步,華住集團由連續創辦了攜程和如家的季琦創立,并于2010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截至9月10日收盤,華住的市值為124億美元。
華住成立已15年,據招股書披露,目前,華住集團旗下擁有的酒店品牌包括經濟型酒店漢庭、你好、海友、怡萊、宜必思,中檔酒店全季、桔子、星程,中高檔酒店水晶、漫心、美居、美侖、IntercityHotel,高檔酒店禧玥、花間堂、Steigenberger、MAXX by Steigenberger。
截至2020年6月30日,華住集團擁有6187家在營酒店,包括758家租賃及自有酒店及5429家管理加盟及特許經營酒店,共計有599235間酒店客房。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截至2019年底,以經營的酒店客房數量計,華住集團是中國第二大及全球第九大酒店集團。
據招股書披露,華住目前主要董事及高管季琦、吳炯、趙彤彤分別對公司實益持股33.53%、2.58%、8.86%;全體董事及高管對公司實益持股共計36.3%。其他股東包括外資機構景順控股、OTA龍頭企業攜程、雅高等,持股比例分別為12.11%、7.42%、5.23%。
業績方面,2017年~2019年,華住集團的凈收入分別為82.29億元、100.63億元、112.1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2.28億元、7.27億元、17.61億元。

華住酒店集團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曉慶 攝
而今年受疫情影響,第一季度,華住集團凈收入為20億元,同比下降15.7%;屬于華住集團的凈虧損為21億元;除去股票薪酬費用和股本證券公允價值變動的未實現虧損,華住一季度的調整后凈虧損為11億元。
二季度疫情全球大流行,招股書顯示,華住集團該季度凈收入下滑至19.5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8.59億元下降31.6%;凈虧損為5.54億元,相比一季度有所收窄。由此,上半年華住實現凈收入39.53億元,凈虧損26.54億元。
截至2020年3月31日,華住集團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8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1.16%。此次華住集團在港二次上市,無疑將緩解其資金壓力。
對于募集所得款項用途,華住在招股書中披露稱,約40%將用于支持公司的資本支出及開支,以加強公司的酒店網絡包括新酒店開業以及現有酒店的升級及持續維護;約30%將用于償還公司于2019年12月提取的5億美元循環信貸融資的一部分;約20%將用于增強公司的技術平臺,包括公司的華住會;約10%將用于一般公司用途。
疫情下,酒店行業加速整合,酒店企業也正抓緊補充“彈藥”,爭奪疫后發展先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9月3日,錦江酒店(600754,SH)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50億元,其中35億元用于酒店裝修升級項目,15億元用于償還金融機構貸款。
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分析稱,如果華住集團完成在香港二次上市,則擁有了更加靈活的資本運作空間,能優化股權結構、也有利于其融資和投入發展。
2019年,華住通過在新加坡開設第一家全季酒店,開啟國際擴張計劃,并斥資7億歐元收購德意志酒店。華住將“全球化”作為未來五年的重點,并新任命創始人、董事長季琦兼任CEO職務,原集團CEO張敏為華住執行副董事長,更多專注于華住的國際化擴張,季琦則側重于華住國內業務的運營。
新冠疫情下,華住國際化進程受阻。2020年5月,華住再次調整組織架構,設立華住集團和華住中國兩個管理架構,任命金輝為集團總裁兼華住中國CEO。季琦彼時表示,華住的業務重心在中國,中國市場是華住的根本和主體,這次調整能夠讓金輝及其團隊更好的聚焦中國,而他的未來工作重心將放在創新、變革、戰略、探索等領域。
深耕中國,下沉三四線城市,實施“千城萬店”戰略,成為華住未來幾年的戰略重心。記者注意到,近期漢庭品牌CEO徐皓淳公開表示,漢庭酒店計劃在未來2~3年將門店擴張到5000家左右,擬2028年可達1萬家規模。
趙煥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可以預見,如果華住順利在港二次上市,接下來應該會加速向下沉市場的擴張。
今年一季度,華住集團新開設了296家酒店,包括10家直營店及286家管理加盟店和特許店,且尚有2375家未開業的籌建中酒店。
2018年4月,港交所修改了上市規則,允許符合條件的內地企業在港二次上市。今年以來,包括網易、京東、百勝中國在內的多個中概股公司選擇回港二次上市。此外,9月11日,中通快遞已通過港交所聆訊。此前,還有消息稱,攜程、百度等公司正在計劃回港二次上市,7月,攜程則傳出私有化消息。
趙煥焱認為,華住回港二次上市是目前中概股比較普遍的動向,也是出于安全的考慮。“如果美國證監會出臺更加嚴厲的監管措施,在上市公司信披方面會有進一步的要求,如要求提供財報的工作底稿以審核諸如出租率數據等。”
但疫情下,旅游、酒店企業市值普遍縮水,華住集團能否在港股市場獲得較好的估值?
對此,趙煥焱指出,“華住二次上市的好處是可以增加現金流,分散風險,但是至于在香港二次上市的融資情況則要視企業自身的能力和其所在行業的情況而定。”
他同時表示,后疫情時代,人們出行住宿傾向于選擇大連鎖品牌,未來中國酒店市場仍然具有可拓展空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