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11 17:41:34
每經編輯|何小桃
從新冠疫情暴發的那一刻起,科學家們就在為研發疫苗絞盡腦汁。
今天,“國產新冠滅活疫苗已緊急接種數十萬人”的消息引發關注。

據科技日報報道,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負責人日前就新冠滅活疫苗緊急使用和海外Ⅲ期臨床研究情況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國藥中國生物研制的兩款新冠滅活疫苗已經接種了數十萬人次,無一例明顯不良反應,無一人感染;其中打完疫苗之后去往海外高風險國家和地區的數萬人,截至目前零感染。

國產新冠滅活疫苗在國際上有5億劑意向訂單
據報道,國藥中國生物總法律顧問周頌介紹,國內新冠滅活疫苗獲批臨床試驗的有三支,國藥中國生物就占了其中兩支,也是目前緊急使用接種量最大、人數最多的。
周頌強調,意義更為重大的是,新冠滅活疫苗的緊急使用,面向的都是高風險暴露人群,比如救治新冠病毒感染者的醫護人員,以及去往疫情高風險國家的外交人員、外派員工和中資企業“一帶一路”建設人員等等。這幾萬人打完疫苗之后,已經到海外幾個月時間了,其中在疫情暴發的地區,有留守的員工感染了,他們沒有感染。類似這樣的平行對照數據在多個國家都有,這證明了疫苗的有效性。

圖片來源:中國生物官方微博
國藥中國生物副總裁張云濤表示,新冠滅活疫苗Ⅰ、Ⅱ期臨床研究在國內開展,都產生了中和抗體。“中和抗體檢測是個金標準”,在海外的Ⅲ期臨床研究中,也會持續觀察中和抗體。中和抗體是可比較的,在海外的試驗擴大了人種、國家和人群,最主要還是被海外認可,對于以后的應用會更好。

圖片來源:中國生物官方微博
張云濤說,以前我們的疫苗想出口是很難的,有一系列的法規和臨床限制。現在我們的科技實力強了,Ⅰ、Ⅱ期臨床試驗數據被海外認可,在海外直接開展Ⅲ期臨床研究,是國際合作的典范。未來,中國審批通過,這些國家只要做了臨床研究,也都可以合法合規上市。他透露,目前,新冠滅活疫苗在國際上有5億劑意向訂單。

四問國產新冠滅活疫苗
新冠滅活疫苗何時上市?
周頌表示,目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滅活疫苗生產通過相關部門組織的生物安全聯合檢查,具備了使用條件。國藥集團已投入資金約20億元,建設了兩個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車間。滅活疫苗最快12月底即可上市。
新冠滅活上市后價格如何?
張云濤表示,疫苗價格上,總體上肯定會大幅度低于1000元,但是還沒有定出價格。未來接種兩針還是三針要看試驗結果。如果是兩針,也可能半年或者一年加強一針,這種可能性是最大的。
打完疫苗多久能產生抗體?
周頌表示,打疫苗多久能產生抗體,也跟免疫程序有關系。新冠滅活疫苗一共需要接種兩劑次,間隔2~4周,接種完第一劑以后,研究表明,7天開始普遍產生抗體,接種完第二劑28天以后,中和抗體陽轉率或者叫陽性率均達百分百,也就是按照規范的免疫程序接種兩劑疫苗28天后,所有人都產生足以抵抗新冠病毒的高滴度抗體。

圖片來源:中國生物官方微博
新冠疫苗會給我們多久的防護?
周頌表示,有幾個不同的版本和說法。比如第一個版本和說法說,抗體在體內3~6個月就消失了。我們企業也對社會公開了,我們最早打疫苗的人叫“以身試藥的180名先鋒隊”,最早打疫苗到現在已經五六個月的時間了,他們不斷地抽血來監測它的抗體數值,目前看還處于抗體峰值的穩定期,沒有下降,所以第一種說法不攻自破。第二種說法比較樂觀,說有沒有可能終身免疫呢?像小時候打過牛痘疫苗終身不得天花那樣。現在看這種可能性也不太大。目前根據動物試驗、階段性研究結果以及既往相似技術平臺疫苗等情況,綜合來看,免疫的持久性和保護的效果,估計1~3年以上的可能性大。

世衛組織:
年底前可能有新冠疫苗結果出爐當地時間9月10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表示,要搜集足夠的數據就需要數以萬計的受試者參與臨床試驗,并至少持續約六個月 ,才能評估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能會在年底前得到一些結果。
目前大多數候選疫苗的一期和二期臨床試驗數據都顯示出了希望,可以使人體產生中和抗體 。
視頻來源:中新視頻

別放松
鐘南山提醒世界疫情遠遠沒有結束
鐘南山:“從世界范圍看起來,疫情遠遠沒有結束,對我們來說任務還是很重。因為中國一個國家好,那不可能換來全世界的安寧,所以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除了中國做好以外,還有跟全世界的各國共同努力、團結,才能贏得抗疫斗爭的最后勝利。”

前不久召開的中國醫師協會感染科醫師大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表示,想要徹底消除新冠病毒,必須有3個條件:
保護力永久的成功疫苗的誕生;
病毒變異不明顯;
病毒在自然界中只存在于人類當中。
到目前為止,這3點都沒有找到特別明確的答案。因此,談疫情終結為時尚早。
編輯|何小桃 肖勇
?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科技日報、
國資小新、中國青年報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