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深圳40年?財經40人丨深圳市民中心項目經理邵寶奎:“深圳速度”和“深圳質量”創造了建設奇跡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24 15:36:07

 每經記者|任芷霓    每經編輯|湯輝    

“建設深圳市民中心這一消息在當時可是大事兒。”說到市民中心的建設,項目經理邵寶奎仍記憶猶新,“因為它就在深圳市中心,建成以后許多市政府部門都在這里辦公,所以不管從位置上還是意義上,市民中心的建設都是大眾關注的對象。”

1998年,深圳市民中心動工,整個市民中心規劃建筑面積達21萬平方米,總投資25億元。邵寶奎還記得,當時他所在的中建二局為爭取這個項目全力以赴,最終拿到了大屋蓋工程的全部施工任務。

作為這一重點項目的項目經理,邵寶奎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深圳夏季常有的臺風對大屋蓋建設的影響。“當時,國內外曾發生多起臺風引起的大型屋蓋空間結構損傷和破壞的災害性事件,為此,保證深圳市民中心大屋蓋在臺風天氣的穩定性是我們工程建設的重中之重。”邵寶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憶道。

深圳市民中心項目經理邵寶奎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在精確的規劃和建設下,市民中心大屋蓋經歷了20多年臺風的考驗,也是“深圳質量”的一張亮麗名片。邵寶奎那時正30多歲,在日復一日建設市民中心時,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在成長。

“在深南大道,走幾步就能見到中建二局干過的工程,里面記載了我們見證深圳發展的點滴,這些都是珍貴的回憶。”邵寶奎感嘆,“如果說一張照片就是一個歷程,把這些串聯起來,我就可以講述深圳的發展史了。”

深圳基建以“深圳速度”聞名,三天一層樓的進度,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建設奇跡。同時,深圳基建還有一個突出特點,那就是創新。邵寶奎認為,“深圳特區建設40年以來,最大的變化就是技術提升和更好應用。”從市民中心的全國最大的異形曲面鋼結構大屋蓋工程,到地王大廈的爬模施工工藝、泵送砼及布料工藝、粗鋼筋連接等,再到今天的騰訊濱海大廈總重7500噸的三道鋼連廊,“深圳在基建領域的技術創新是有目共睹的”。

如今,邵寶奎已從業務一線退到后方,將“深圳速度”、“深圳質量”的接力棒交到新人手中。中建二局也在繼續建設美麗深圳,包括深鐵13號線、深汕合作區科教大道、鹽田港綜合拖車服務中心等項目。

“翻看以前的朋友圈,幾乎每天都有項目建設工程的照片。跟著深圳成長已快40年了,看到現在發展得這么好,打心底為它高興!”邵寶奎說,深圳這座城市從不缺乏創新人才,希望年輕人能夠繼續弘揚攻堅精神,打造新一代的“深圳速度”和“深圳質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深圳市民中心 深圳速度 深圳質量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