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公司

每經網首頁 > 熱點公司 > 正文

維他奶CEO鐘廷毅談如何應對內地市場增速放緩:希望抓住新零售機會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11 19:36:01

中國內地營收在維他奶國際的營收中占比越來越大,但另一方面,增速也在放緩。對這一點,維他奶有限公司總經理鐘廷毅做出了解答。同時,他還回應了維他奶在北方市場布局偏弱的問題。

 每經記者|金喆    每經編輯|文多    

今年是維他奶國際(00345,HK)成立80周年,在傳統飲料行業,有如此“資歷”的企業屈指可數。一家飲料企業扎根行業80年,必然是一把雙刃劍——好的一面是品牌和產品形象早已在消費者心里根深蒂固,不好的一面則是巨頭在面對變幻的消費群體和口味時,創新和挑戰的難度都比其他小品牌要大。

維他奶正面臨這樣的挑戰——一方面,中國內地市場變得越來越重要,營收占比越來越大;但另一方面,內地飲料行業競爭激烈,過去幾年里公司的內地業務增速在放緩。

站在植物飲料需求井噴的風口,維他奶如何應對?近日,維他奶有限公司總經理鐘廷毅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疫情防控的高峰期正好是傳統的春節和3月旺季,對銷售影響很大,但公司還是在2019/2020財年錄得正增長。隨著疫情防控趨穩,維他奶內地業務從5月恢復正增長,集團管理層也對截至7月份的3個月間的業務持續增長感到滿意,長遠來看,植物蛋白飲料的空間還是很大。

維他奶有限公司總經理鐘廷毅。圖片來源:公司提供

談應對疫情:尋找在途和即飲遇阻后的新機會

6月19日,維他奶公告稱,截至今年3月31日,公司2019/2020財年營收同比下跌4%至72.33億港元,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同比下跌23%至5.36億港元。原因主要是營運市場受到包括旱災、森林大火、社會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等特殊事件影響。

“中國內地市場增長1個點,這么多年來還是第一次。”鐘廷毅履職維他奶CEO近兩年來,內地業務在集團總營收中占比不斷擴大,2019/2020財年已達62%。但另一項數據顯示,同期的中國內地市場經營溢利較上年同期下跌24%(人民幣口徑),主要是因為收入增幅下降、農歷新年經營費用支出龐大。

在2018/2019財年,維他奶在中國內地市場營收增速還是25%,更早的2017/2018財年,則超過30%。由此可見,內地營收增速已出現連續下降。


維他奶國際2019/2020年報(上)與2018/2019年報中內地業務收入情況。

圖片來源:年報截圖

投資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都在觀望,這家具有近百年歷史的傳統飲料龍頭,如何面對增速放緩的難題?

“從長期來講,規模小的增速快,做到這么大體量必然會增速放緩,還是要看企業是否持續投入、是否對行業有信心。自當下來看,我們在疫情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相當不容易。如果沒有疫情,還是會有雙位數增長。”鐘廷毅指出,維他奶5座內地工廠中產能最大的一座位于武漢,疫情暴發后,武漢工廠停工停產,給維他奶在內地產品的正常供應帶來非常大的挑戰。

鐘廷毅還在采訪中多次強調,發生重大災難時,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疫情最高峰時,維他奶有900多位同事滯留湖北,公司也及時給員工寄去了防護用品,到目前為止,維他奶在內地無員工感染新冠病毒。

“這個結果挺滿意,武漢工廠停工兩個多月,除產能受到較大影響,供應鏈也面臨很大挑戰。2月~3月全國物流供應鏈沒有恢復,怎么把貨物運進來、運出去都是問題。”鐘廷毅說,平時武漢工廠的產量占比很重,而湖北省也是維他奶在內地除廣東外最重要的市場,業績影響比較嚴重,到7月才能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就產能問題,鐘廷毅還介紹,東莞新工廠從8月開始生產,產能將在8~9月間逐步釋放。

對于疫情的影響,他進一步解釋說,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飲料行業的在途消費、即飲消費變少。另外,學校屬于飲料消費頻次較高的區域,而開學時間延后也會影響行業增長。就維他奶而言,一是占餐飲渠道比重較大的玻璃瓶裝產品業務在疫情下受到影響,二是延遲開學減少了飲料消費。

實際上,維他奶國際行政總裁陸博濤也曾在2018/2019業績會上回應過內地業務凈利潤增速放緩的問題。他指出,中國內地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尤其是豆奶,更多的新品牌進入市場。盡管如此,維他奶和維他兩個品牌在內地市場依然實現了雙位數增長。未來目標是增速稍快于市場水平,同時集團會繼續在品牌認知度等方面加大投入。

陸博濤還在業績會上表示,預計在新的財年收入會持續增長,不過增長速度會更溫和。

對此,鐘廷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果沒有疫情發生,預計中國內地市場本來有雙位數增長,疫情發生后的3月~4月業績受影響比較大,但5月~7月業績的增長比較讓人滿意。好在消費者回家消費飲料的需求提升,營銷團隊很快抓住新零售的機會,彌補線下業務的損失。據統計,疫情以來維他奶在新零售平臺的GMV同比翻倍。每日生鮮平臺數據顯示,自與維他奶啟動直采合作以來,5月份維他奶系列產品在平臺銷量已實現翻倍增長;拼多多自渠道整合后,銷量更是同比增長700%。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談北方市場:希望抓住新零售的機會深耕

在廣東大部分城市,消費者都能輕松買到維他奶產品,但這個已經有80年歷史的品牌,直到近幾年才被北方主流城市的消費者熟悉。多年來,維他奶在北方市場布局偏弱,也是外界頗為關注的問題。

目前,維他奶在中國內地市場的產能主要布局在上海、佛山、武漢、深圳四個生產基地,最新的東莞基地預計在下半年投產。根據飲料行業的半徑和物流成本來看,這是否意味著維他奶更側重于南方市場?

鐘廷毅認為,從行業數據來看,南方地區人均飲料使用量是北方地區的數倍,維他奶的產品在南北方市場的消費差距更大,這說明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維他奶在北方市場的現狀與發展階段有關,公司策略是把資源投到最能夠產生效益的地方。“資源有限,維他奶要做好一個地方,再去一個地方。市場是需要耕耘的,如果一下全國鋪,不一定能成功,團隊能力也有建立的過程,我們還是要穩扎穩打。”鐘廷毅說道。

他也談起自己最近從電商數據中觀察到的變化:一是東北地區和北京、天津等城市的銷量增速很快,北方市場基數比較低,很多地方有雙位數甚至三位數增長;二是電商平臺上,南北市場的差距比線下要小。“這個數據還是增強了我們的信心,也為我們線下布局和投入做了指導。”鐘廷毅說。

對維他奶而言,要想在北方市場復制南方市場幾乎不可撼動的“一哥”地位,是很大的挑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植物原料產地差異性,使中國植物蛋白飲料的地域性非常明顯,在傳統品牌里基本形成了“南有維他、椰樹,北有承德露露、六個核桃,西有唯怡,東有銀鷺”的競爭格局,幾家上市公司的收入來源都有明顯的地域特點。

其中,六個核桃的生產商——養元飲品(603156,SH)2019年年報顯示,其在華東、華中、西南、華北四個區域的銷售占總營收的93%。公司強調,華南、西北、東北市場有待進一步拓展。

而另一方面,中國的植物蛋白飲料市場整體處在蓬勃發展階段。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植物蛋白飲料規模達530億元,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植物蛋白飲料市場。

鐘廷毅對植物蛋白飲料的未來市場很有信心。他表示,維他奶很看好內地市場——投資10億元的東莞工廠投產后,維他奶在中國內地的產能將翻倍;而且維他奶的新零售投資回報率很高,其很早就與薇婭、李佳琦做直播,并錄得一晚上10萬箱的銷量——若放在線下渠道,這需要較長時間才可能消化。直播直接觸達消費者,比之前的傳統鏈路觸達更直觀,路徑縮短。消費者線上種草,企業線下再鋪貨。

但鐘廷毅也知道,做網紅單品容易,但做長期的明星產品就很難,維他奶希望做的是后者,是消費者復購力強、產品質量好、有營養和符合消費者口感喜好的產品。他也經常跟團隊成員強調,市場環境好的時候做得好一點都不奇怪,困難的時候跑出來才是厲害的公司。他看好植物蛋白飲料在中國的發展趨勢,希望同行之間互相學習、相互借鑒,百花齊放。“現在中國植物蛋白飲料消費連牛奶消費的1/10都占不到,對比歐美發達國家也很低,未來的市場還是很大。”鐘廷毅認為。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今年是維他奶國際(00345,HK)成立80周年,在傳統飲料行業,有如此“資歷”的企業屈指可數。一家飲料企業扎根行業80年,必然是一把雙刃劍——好的一面是品牌和產品形象早已在消費者心里根深蒂固,不好的一面則是巨頭在面對變幻的消費群體和口味時,創新和挑戰的難度都比其他小品牌要大。 維他奶正面臨這樣的挑戰——一方面,中國內地市場變得越來越重要,營收占比越來越大;但另一方面,內地飲料行業競爭激烈,過去幾年里公司的內地業務增速在放緩。 站在植物飲料需求井噴的風口,維他奶如何應對?近日,維他奶有限公司總經理鐘廷毅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疫情防控的高峰期正好是傳統的春節和3月旺季,對銷售影響很大,但公司還是在2019/2020財年錄得正增長。隨著疫情防控趨穩,維他奶內地業務從5月恢復正增長,集團管理層也對截至7月份的3個月間的業務持續增長感到滿意,長遠來看,植物蛋白飲料的空間還是很大。 維他奶有限公司總經理鐘廷毅。圖片來源:公司提供 談應對疫情:尋找在途和即飲遇阻后的新機會 6月19日,維他奶公告稱,截至今年3月31日,公司2019/2020財年營收同比下跌4%至72.33億港元,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同比下跌23%至5.36億港元。原因主要是營運市場受到包括旱災、森林大火、社會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等特殊事件影響。 “中國內地市場增長1個點,這么多年來還是第一次。”鐘廷毅履職維他奶CEO近兩年來,內地業務在集團總營收中占比不斷擴大,2019/2020財年已達62%。但另一項數據顯示,同期的中國內地市場經營溢利較上年同期下跌24%(人民幣口徑),主要是因為收入增幅下降、農歷新年經營費用支出龐大。 在2018/2019財年,維他奶在中國內地市場營收增速還是25%,更早的2017/2018財年,則超過30%。由此可見,內地營收增速已出現連續下降。 維他奶國際2019/2020年報(上)與2018/2019年報中內地業務收入情況。 圖片來源:年報截圖 投資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都在觀望,這家具有近百年歷史的傳統飲料龍頭,如何面對增速放緩的難題? “從長期來講,規模小的增速快,做到這么大體量必然會增速放緩,還是要看企業是否持續投入、是否對行業有信心。自當下來看,我們在疫情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相當不容易。如果沒有疫情,還是會有雙位數增長。”鐘廷毅指出,維他奶5座內地工廠中產能最大的一座位于武漢,疫情暴發后,武漢工廠停工停產,給維他奶在內地產品的正常供應帶來非常大的挑戰。 鐘廷毅還在采訪中多次強調,發生重大災難時,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疫情最高峰時,維他奶有900多位同事滯留湖北,公司也及時給員工寄去了防護用品,到目前為止,維他奶在內地無員工感染新冠病毒。 “這個結果挺滿意,武漢工廠停工兩個多月,除產能受到較大影響,供應鏈也面臨很大挑戰。2月~3月全國物流供應鏈沒有恢復,怎么把貨物運進來、運出去都是問題。”鐘廷毅說,平時武漢工廠的產量占比很重,而湖北省也是維他奶在內地除廣東外最重要的市場,業績影響比較嚴重,到7月才能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就產能問題,鐘廷毅還介紹,東莞新工廠從8月開始生產,產能將在8~9月間逐步釋放。 對于疫情的影響,他進一步解釋說,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飲料行業的在途消費、即飲消費變少。另外,學校屬于飲料消費頻次較高的區域,而開學時間延后也會影響行業增長。就維他奶而言,一是占餐飲渠道比重較大的玻璃瓶裝產品業務在疫情下受到影響,二是延遲開學減少了飲料消費。 實際上,維他奶國際行政總裁陸博濤也曾在2018/2019業績會上回應過內地業務凈利潤增速放緩的問題。他指出,中國內地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尤其是豆奶,更多的新品牌進入市場。盡管如此,維他奶和維他兩個品牌在內地市場依然實現了雙位數增長。未來目標是增速稍快于市場水平,同時集團會繼續在品牌認知度等方面加大投入。 陸博濤還在業績會上表示,預計在新的財年收入會持續增長,不過增長速度會更溫和。 對此,鐘廷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果沒有疫情發生,預計中國內地市場本來有雙位數增長,疫情發生后的3月~4月業績受影響比較大,但5月~7月業績的增長比較讓人滿意。好在消費者回家消費飲料的需求提升,營銷團隊很快抓住新零售的機會,彌補線下業務的損失。據統計,疫情以來維他奶在新零售平臺的GMV同比翻倍。每日生鮮平臺數據顯示,自與維他奶啟動直采合作以來,5月份維他奶系列產品在平臺銷量已實現翻倍增長;拼多多自渠道整合后,銷量更是同比增長700%。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資料圖 談北方市場:希望抓住新零售的機會深耕 在廣東大部分城市,消費者都能輕松買到維他奶產品,但這個已經有80年歷史的品牌,直到近幾年才被北方主流城市的消費者熟悉。多年來,維他奶在北方市場布局偏弱,也是外界頗為關注的問題。 目前,維他奶在中國內地市場的產能主要布局在上海、佛山、武漢、深圳四個生產基地,最新的東莞基地預計在下半年投產。根據飲料行業的半徑和物流成本來看,這是否意味著維他奶更側重于南方市場? 鐘廷毅認為,從行業數據來看,南方地區人均飲料使用量是北方地區的數倍,維他奶的產品在南北方市場的消費差距更大,這說明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維他奶在北方市場的現狀與發展階段有關,公司策略是把資源投到最能夠產生效益的地方。“資源有限,維他奶要做好一個地方,再去一個地方。市場是需要耕耘的,如果一下全國鋪,不一定能成功,團隊能力也有建立的過程,我們還是要穩扎穩打。”鐘廷毅說道。 他也談起自己最近從電商數據中觀察到的變化:一是東北地區和北京、天津等城市的銷量增速很快,北方市場基數比較低,很多地方有雙位數甚至三位數增長;二是電商平臺上,南北市場的差距比線下要小。“這個數據還是增強了我們的信心,也為我們線下布局和投入做了指導。”鐘廷毅說。 對維他奶而言,要想在北方市場復制南方市場幾乎不可撼動的“一哥”地位,是很大的挑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植物原料產地差異性,使中國植物蛋白飲料的地域性非常明顯,在傳統品牌里基本形成了“南有維他、椰樹,北有承德露露、六個核桃,西有唯怡,東有銀鷺”的競爭格局,幾家上市公司的收入來源都有明顯的地域特點。 其中,六個核桃的生產商——養元飲品(603156,SH)2019年年報顯示,其在華東、華中、西南、華北四個區域的銷售占總營收的93%。公司強調,華南、西北、東北市場有待進一步拓展。 而另一方面,中國的植物蛋白飲料市場整體處在蓬勃發展階段。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植物蛋白飲料規模達530億元,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植物蛋白飲料市場。 鐘廷毅對植物蛋白飲料的未來市場很有信心。他表示,維他奶很看好內地市場——投資10億元的東莞工廠投產后,維他奶在中國內地的產能將翻倍;而且維他奶的新零售投資回報率很高,其很早就與薇婭、李佳琦做直播,并錄得一晚上10萬箱的銷量——若放在線下渠道,這需要較長時間才可能消化。直播直接觸達消費者,比之前的傳統鏈路觸達更直觀,路徑縮短。消費者線上種草,企業線下再鋪貨。 但鐘廷毅也知道,做網紅單品容易,但做長期的明星產品就很難,維他奶希望做的是后者,是消費者復購力強、產品質量好、有營養和符合消費者口感喜好的產品。他也經常跟團隊成員強調,市場環境好的時候做得好一點都不奇怪,困難的時候跑出來才是厲害的公司。他看好植物蛋白飲料在中國的發展趨勢,希望同行之間互相學習、相互借鑒,百花齊放。“現在中國植物蛋白飲料消費連牛奶消費的1/10都占不到,對比歐美發達國家也很低,未來的市場還是很大。”鐘廷毅認為。
維他奶 維他奶國際 養元飲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