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11 17:27:27
每經記者|滑昂 每經編輯|陳俊杰
“健康產業在中國還是一個方興未艾的產業,未來的前途無可期量。”
8月9日,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聯合每日經濟新聞旗下每經智享會推出的“清華五道口在線大講堂”直播中,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所長董晨,以“科技推動健康產業發展”為題進行了講座。
醫療健康產業被譽為是永遠的朝陽產業,疫情之下更是凸現了自身價值。董晨認為,要推動健康產業發展,離不開三大要素。
“第一個要素是資金,我們需要大量的投入。我們的健康產業面對的不是一個單純的國內市場或者國內的內循環,而是要參與到國際競爭和國際循環這樣的一個態勢”。
“第二個要素是項目。到哪里找好的項目呢?我就想說到清華醫學院來,我們在過去十多年已經感受到生物醫藥行業的蓬勃發展,尤其它是科技推動的,我們醫學院在過去也有所布局,著力發展了免疫學、傳染病學和腫瘤學這樣三個學科,前兩個學科已經為我們在新冠疫情中的一些科研工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董晨認為,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通過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我們希望能夠對一些臨床的問題,對一些疾病健康的問題找到一些解決的辦法。以及需要把我們的科研跟臨床的一些問題結合起來”。
“第三個要素是人。我們跟五道口金融學院攜起手來,希望能夠培養復合型人才。”董晨介紹,這樣的人才不僅是懂金融的,也是懂科技的,也要了解醫療行業實際的運行情況和國家的一些法規政策。
“這三個要素如果結合起來,我覺得會對整個醫療健康產業起到莫大的幫助。”董晨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