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7-15 14:06:51
據介紹,即將拍攝的抗疫主題電影《中國醫生》,聚焦武漢抗疫一線,將以武漢醫護人員及各省市援鄂醫療隊為人物背景,從人性的角度,運用獨特的敘事,以及極具沖擊力的鏡頭語言,全景展現抗疫一線充滿奉獻和犧牲精神的中國醫護人員的感人故事。
每經編輯|董興生
2019年,一部取材于真實事件的《中國機長》,感動了無數觀眾。今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每一個人的生活。抗擊疫情的戰疫打響后,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演繹出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故事。
這些戰疫故事,也將變成一部影片:《中國醫生》。這部反映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片,近日有了新的進展。

7月10日上午,鐘南山院士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會見中國影協副主席、博納影業董事長于冬,著名導演劉偉強等一行,就抗疫主題電影《中國醫生》(暫定名)的拍攝制作進行座談交流。
博納影業將要籌拍《中國醫生》的消息,早在5月份就已得到證實。5月27日上午,在廣州市政府新聞發布會(電影復工復產專場)上,博納影業宣布在廣州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總部,負責包括《中國醫生》在內3部電影的創作。
當時,于冬向記者表示,《中國醫生》聚焦以鐘南山為代表的醫生群像,取材援鄂醫療隊的故事,目前正積極創作劇本,計劃年內開拍。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醫生》由《中國機長》原班人馬籌拍,仍將由劉偉強執導。貓眼專業版顯示,去年,劉偉強執導的《中國機長》,最終斬獲29.12億票房。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7月10日的座談會上,于冬通報了有關電影工作情況,指出廣東博納將落戶廣州南沙,未來將圍繞主旋律打造系列電影精品。
據介紹,即將拍攝的抗疫主題電影《中國醫生》,聚焦武漢抗疫一線,將以武漢醫護人員及各省市援鄂醫療隊為人物背景,從人性的角度,運用獨特的敘事,以及極具沖擊力的鏡頭語言,全景展現抗疫一線充滿奉獻和犧牲精神的中國醫護人員的感人故事。
為了籌拍影片,主創團隊已經做了大量準備。武漢解封后,“就派出采拍小組深入疫情一線,與數百位醫護工作者面對面交流了解、搜集資料”。

電影《中國醫生》采拍小組與抗疫一線醫護人員面對面溝通
主創人員還采訪了包括鐘南山院士本人、廣州馳援武漢第一人、廣東援鄂醫療隊,以及武漢金銀潭醫院、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中心醫院等抗疫戰線最前沿的醫護人員,拍下了大量一手視頻資料。
據了解,博納影業希望能借由電影《中國醫生》,向所有戰斗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防疫工作者致敬。2021年,影片將作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獻禮影片全國公映。
座談會上,鐘南山院士在談及當前疫情防控時說:“我相信人永遠比病毒聰明。”
“雖說病毒難以預測,但從原始社會至今,人類已然渡過了千難萬險,如今現代社會有發達的醫療科技和社會管理措施,再加上現在全世界的醫務人員、甚至老百姓都對科學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有了基本常識,人們不會再像以前那么被動。”鐘南山說,接下來還要注意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研究全世界怎么加強合作,二是注重對人們心靈的撫慰。

鐘南山院士和博納影業董事長于冬
談到《中國醫生》這部影片時,鐘南山說:“我很期待,希望你們不僅要走訪一些拋頭露面比較多的專家,還要更多地采訪在一線埋頭苦干的醫務人員,他們是大多數。”鐘南山院士表示,他之前看過《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認為以普通人視角講述大格局故事的方法就很好。
對于影片的傳播,鐘南山說,目前國外有些人喜歡將病毒貼上政治化標簽,他希望電影能從人性的角度打動觀眾:“這部電影除了在中國放映以外,最好也能在國外放映,要用國內外觀眾都能理解的方式,用真正的人文精神打動觀眾。”

鐘南山院士和導演劉偉強
鐘南山院士還回憶了上世紀80年代的影片《人到中年》,“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對改革開放后電影印象最深的還是《人到中年》,當時我國外的醫生朋友們都看哭了,如果《中國醫生》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那就很了不起了。”鐘南山院士表示,如果《中國醫生》能引起國外觀眾的共鳴,那就非常成功。
“國際疫情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緩解,這對人心理的影響要大過對身體的影響。我們現在需要一個提升士氣的辦法,或者說心理疏導的辦法。”鐘南山院士說。
圖片來源:除已標注部分外,均來自博納影業微信公眾號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
人民日報、博納影業官方微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