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六大資金維度重磅揭秘 A股“6絕”魔咒將破?神奇指標解析“攔路虎”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31 23:08:51

 每經記者|王海慜 王硯丹 陳晨 楊建    每經編輯|吳永久    

5月已經過去,雖然A股指數窄幅震蕩但個股分化嚴重,不少個股陷入調整,完美演繹著“五窮”行情,這正如《每日經濟新聞》在上期“A股數據密碼”報道中所料。

5月29日晚,上交所表示將“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單次T+0交易。”5月里的4周時間,北向資金呈現跑步進場的格局,最后一周爆買150億元,相比前一周增加70多億元。對于6月的行情,A股是否打破“6絕”魔咒?神奇指標將解析一大“攔路虎”。

市場漲跌由資金推動,這些資金數據背后,透露出重要的交易信息!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月度北向資金、重要股東增減持、大宗交易、融資融券、主力資金流向、機構調研等六大維度來深度復盤,為投資者奉獻最新的操盤秘籍!

神奇指標解析6月“攔路虎”

5月,滬指小幅下跌,創業板指小幅上漲,雖然指數波動不大,但是個股分化嚴重,不少個股股價創新高的同時,也有不少個股不斷創新低,應驗了“五窮”魔咒。

而在上期(5月初)“A股數據密碼”報道中即指出,A股的資金線面臨牛熊分界線和一個顯著套牢盤的壓力,從5月表現來看,恰恰是受到這兩個壓力,從5月7日以來,資金線即遇到牛熊分界線阻力而不斷走低,意味著資金在不斷流出市場。目前資金線緊鄰上方就是那個顯著的套牢盤,主力剛剛把散戶套住,恐沒好心立馬又來解套小散,除非有特大型利好刺激,估計才有希望放量突破這個套牢盤(意即“攔路虎”),在消息面無重大變化的情況下,按照正常的邏輯,資金線可能還會持續走低。

5月29日晚,上交所表示將“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單次T+0交易,保證市場的流動性,從而保證價格發現功能的正常實現”。所謂“單次T+0”,有業內人士指出,則是當天只允許進行一次T+0買賣。

回顧A股歷史,曾有短暫時間實施過T+0制度。從T+1改到T+0,再改回T+1,每一次都伴隨著市場的短期動蕩。

對于6月份的A股市場,私募基金有怎樣的看法呢?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五窮六絕”很大程度上是早前市場流動性和投資者情緒變化共振形成的。過去幾年央行流動性管理和各類逆周期政策已經打破了市場的“六絕”魔咒。為了對沖疫情對經濟的沖擊,短中期市場流動性進一步改善是大概率事件,加上近期可能出爐的逆周期利好政策,海外疫情有減弱跡象,投資者過分恐慌沒有必要。與此同時,考慮到基本面改善需要時間,大幅上攻的概率和空間也不是很大。相較于“六絕”魔咒,市場短期更可能維持區間震蕩整理格局。

壹玖資產董事長蔣俊國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政策上看,“六保”明確了托底思路,不是大幅刺激經濟,年內經濟和證券市場有底,但經濟弱復蘇,業績兌現期壓力較大,外部環境因素壓制A股市場風險偏好。從估值看,大小盤估值當前處于中等略高的位置,已經超過2019年4月市場頂部的水平,且創業板部分大市值公司和半導體行業估值均接近今年2月的高點,而食品飲料行業的相對估值接近歷史高點。從流動性看,市場流動性仍然充裕。因此市場未來1~2個月的主要矛盾是寬松的流動性和經濟弱復蘇的矛盾,在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都較高的形勢下,很難出現系統性機會。未來的市場可能出現兩種情形:一是高估值難以為繼,出現市場整體回調,而避險資產黃金有望持續向好;二是寬松流動性背景下,上半年可能出現歷史少有的泛消費品行業估值躍升,或者可以稱之為“確定性行業的非理性繁榮”。

深市多日現“歷史性”一幕

今年3月,北向資金大幅凈流出678.7億元,創下滬港通開通以來單月凈流出之最。不過,4月北向資金的流向就迎來V型反轉,而凈流入的趨勢在5月得以延續。截至5月29日,北向資金在5月全月共計凈流入A股301億元。從5月4周的北向凈流入金額分別是28.57億元、40.62億元、79.47億元、152.45億元,可見呈現加速流入的態勢。

上周以來,資本市場出現了歷史性的一幕。以往深交所每天對外資持股比例不低于26%進行預警的個股數量不會超過2只。而這一“慣例”被打破。深交所先后對5月25日、26日、27日、28日的外資持股情況做出預警。其中,共有3只A股(美的集團、索菲亞、華測檢測)因為5月25日外資持股比例超26%而被預警,26日有3只A股(華測檢測、美的集團、索菲亞)因此被預警,27日、28日更分別有多達4只A股(美的集團、索菲亞、泰格醫藥、華測檢測)被預警。

近年來,美的集團是被深交所因外資持股比例而預警的“常客”,僅在今年5月,該公司就17次被深交所預警。期間外資對美的集團的持股比例從26.71%穩步提升至27.35%。截至5月29日收盤,美的集團5月累計上漲9.8%,跑贏滬深300指數10.96個百分點。華測檢測也是今年外資的“寵兒”,截至5月29日收盤,華測檢測5月累計上漲6.02% ,跑贏滬深300指數7.18個百分點。

另外,首次被深交所預警的索菲亞、泰格醫藥市場表現明顯強勢。截至5月29日收盤,索菲亞上周大漲25.42%,跑贏滬深300指數24.3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從歷年深交所對外資持股比例的預警情況來看,2019年是一道“分水嶺”。與之對應的是,2019年全年北向資金凈流入3517.4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而從上述已被預警的A股來看,北向資金的持股比例起到了決定性因素。Choice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28日,美的集團、華測檢測、索菲亞、泰格醫藥北向資金的持股比例都在16%以上,其中華測檢測的北向資金持股比例最高,達20.71%。Choice數據顯示,截至5月28日收盤,共有32只A股北向資金的持股比例超10%,其中19只A股在一季度亦有QFII持股。除了上述已經被預警的A股外,北向資金和QFII合計持股比例超15%的A股包括上海機場、生物股份、韋爾股份、方正證券、密爾克衛、格力電器、廣聯達等。

5月增減持數量均大幅上升

5月的A股市場活躍度上升,在重要股東增減持市場上,產業資本、機構投資者、董監高的增減持交易活躍度也出現上升。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統計顯示,5月A股市場一共公告發生了1440筆減持,420筆增持。(按照公告日期,已剔除發生在5月之前但公告日在5月1日之后的增減持,其中也包含一些區間減持)。而在4月,一共公告發生了555筆減持,148筆增持。可見,5月增持和減持行為都大幅增加。

減持方面,一些大市值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減持引起了市場強烈關注。融創中國套現金科股份是5月初市場關注的焦點。

4月14日,金科股份發布公告稱,天津聚金擬將持有的金科股份的11%股權轉讓給紅星家具旗下全資子公司廣東弘敏,涉及5.87億股,交易對價為8元/股,交易價款合計為46.99億元。天津聚金和天津潤鼎均是融創中國下的公司,為金科股份投資主體。

5月以后,融創中國繼續多次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金科股份,據統計,融創中國以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拋售金科股份13.36%的股權,套現57.05億元,算上4月14日公告中轉讓給紅星家具的46.99億元,一個多月的時間內,融創中國累計套現104.04億元。

金科股份5月走勢平穩,本月跌幅為3.27%,今年以來漲幅為0.26%。

5月22日晚間公布,持有海康威視約12.55億股(占總股本13.43%)的股東龔虹嘉,計劃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2%的股份,即不超過1.87億股。

按照計劃,6月才進入龔虹嘉的減持區間,但海康威視股價應聲而跌。5月25日,海康威視大跌6.61%,之后繼續陰跌,5月最后一周跌幅達到8.31%。

總之,資本市場投融資應該是有機整體,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也非常正常。但一些巨額減持,對市場信心和承接能力短期會有影響;中長期決定上市公司股價走勢的,仍然應該是公司業績和基本面。

5月大宗交易出現井噴

5月五天小長假之后開市,5月6~28日一共只有17個交易日,但發生了1751筆大宗交易,成交股數為37.85億股,成交金額438.83億元。其中119筆溢價成交,231筆平價成交,1401筆折價成交。溢價成交占比為6.79%。

而4月一共發生了1245筆大宗交易,成交股數為24.72億股,成交金額219.27億元。其中69筆溢價成交,253筆平價成交,923筆折價成交。溢價成交占比為5.54%。

可以明顯看出,5月大宗交易無論是數量還是成交金額都大幅增加,但溢價成交比例只有小幅上升。總體而言,5月大宗交易看點頗多,網紅概念股相關股東的連續套現是最大焦點。

星期六5月一共發生了20筆大宗交易。成交價格在18.36元~20.35元,有4筆為平價交易,16筆為折價交易,折價率在6.2%~17.04%。總成交金額為3.37億元。其中平價交易的賣出席位全部是機構專用,買入席位是中信建投北京、西安、杭州的3家營業部。

星期六最新有關大宗交易的公告于5月18日晚間發布。公司指出,1月16日~5月15日,控股股東星期六控股累計減持公司2598.85萬股股票,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52%。其中,5月14~15日減持1076.18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46%。盡管尚未發布更新公告,但從星期六過去披露的公告來看,不排除控股股東繼續減持的可能。

由于搭上網紅經濟的快車,星期六一度受到市場熱捧,曾創出11天9板的奇跡。但從業績來看,星期六的業績尚未實現持續穩定增長。在2019年實現凈利潤1.5億元后,今年一季報公司虧損達到4921萬元。

同樣惹爭議的還有夢潔股份。5月11日,夢潔股份宣布與淘寶主播薇婭在消費者反饋、產品銷售、薇婭肖像權、公益等方面開展合作。5月12日至5月20日,夢潔股份連續拉出7個漲停板,5月21日在創出10.12元/股歷史新高后打開漲停。9天8板,夢潔股份賺足市場眼球。

在夢潔股份大幅上漲過程中,實際控制人前妻伍靜的減持也如約而至。根據夢潔股份最新公告,2020年5月12日至2020年5月18日期間,伍靜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合計減持公司股份1419.91萬股,持有公司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由14.03%變更為12.18%。

然而,伍靜精準減持引來了深交所關注函。5月18日,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利用其他非信息披露渠道主動迎合“網紅直播”市場熱點進行股價炒作并配合股東減持的情形。根據一季報,目前夢潔股份經營狀況一般,前3個月夢潔股份實現營收3.6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34.6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3057.18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46.63%。

5月日均融券余額環比增20%

Wind統計顯示,截至5月27日,兩融余額為10809.55億元,占A股流通市值2.25%。與4月27日相比,兩融余額增長了222.87億元,增幅為2.11%。其中,融資余額達10554.88億元,融券余額達254.67億元。

從月度數據來看,截至5月27日,5月日均融資余額為10514.34億元,環比增長1.21%。相比融資余額個位數增長,日均融券余額卻呈現兩位數增長。數據顯示,5月日均融券余額達245.90億元,環比增長20.22%。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4月日均融券余額為204.55億元,該指標首次突破200億大關,創2010年有數據以來的最高紀錄。時至5月,日均融券余額進一步放大,其中有6個交易日的融券余額更是突破250億元。因此,有券商表示,疫情期間,市場融券需求大量積壓,近期融券需求得到進一步釋放,增加明顯。

從行業來看,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25個實現融資凈買入,而4月僅有3個行業呈現融資凈買入。在25個實現融資凈買入的行業中,有10大行業的凈買入額超過10億元,其中電子、醫藥生物、房地產、計算機行業的融資凈買入額超過20億元,分別達58.50億元、39.05億元、27.83億元和21.73億元。

個股方面,截至5月27日,5月共有915只兩融標的股實現融資凈買入,相比4月增加了363只,增幅近66%。在這915只融資凈買入股中,有248只凈買入額超過5000萬元,更有129只凈買入額超過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有7只標的突破5億元,分別是牧原股份(16.29億元)、萬科A(8.80億元)、省廣集團(6.03億元)、長電科技(5.77億元)、聞泰科技(5.49億元)、保利地產(5.40億元)和匯頂科技(5.35億元)。記者注意到,牧原股份的融資凈買入額已連續3個月位居首位。

另外,有7只兩融個股融資凈賣出額超過2億元,分別是美的集團、正邦科技、格力電器、海特高新、寧德時代、東方財富、TCL科技。

從融資余額增長情況來看,截至5月27日,5月有51只兩融標的股的融資余額增幅超過50%,其中有15只的增幅超過100%。具體來看,光云科技、凌志軟件的融資余額增幅更是達到326.79%和212.99%。截至5月27日,光云科技融資余額為1.36億元,占流通市值比為7.50%;凌志軟件融資余額為7364.12萬元,占流通市值比為4.85%。

從股價表現來看,大部分被融資客青睞且實現融資余額大幅增長的兩融標的股的股價均表現優異。比如,在這51只融資余額漲幅超過50%的個股中,僅有14只股價下滑,其余均有不俗的表現。

方正證券近期提出的兩融策略顯示,市場的核心矛盾在于外需下行與內需刺激力度的角力,經濟增長在二季度有望出現小幅的正增長但距離去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6%的增長仍有距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濟處于緩慢恢復的態勢過程中,國內部分消費服務和外需依然疲弱,由于疫情不同步,尚難以形成全球共振上行的局面。在“六保”的背景下,逆周期政策將不斷加力,財政貨幣政策力度將逐漸明朗,市場仍處于左側布局階段,配置的重點仍在偏內需的行業,傳統基建角度關注建筑、建材、工程機械、軌交設備等,新基建關注和內需相關的5G、數據中心、智慧能源等領域,消費關注汽車、家電等可選消費以及食品飲料、醫藥等日常消費。

主力資金青睞休閑服務業

4月是今年以來主力資金凈流入天數最多的一個月份,總共有5個交易日出現了主力資金的凈流入。而5月只有2個交易日出現了主力資金的凈流入。

另外,4月有3個交易日主力資金的凈流入規模超過160億元。而整個5月,主力資金凈流入規模最大的一天為5月26日,當天主力資金凈流入近140億元。

具體到行業上,據Choice數據統計,在4月2日至4月30日的20個交易日內,在28個申萬一級子行業中,只有休閑服務行業呈現了主力資金的凈流入。而從5月來看,在5月29日之前的20個交易日內,28個申萬一級子行業中,同樣也只有休閑服務行業實現了主力資金的凈流入。

另一方面,科技股集中的電子、計算機行業5月主力資金的凈流出規模位列28個申萬一級子行業中的第一、第二名,其中電子行業主力資金凈流出規模超過550億元。

此外,今年來市場的另一大熱門行業——醫藥生物行業——4月、5月連續2個月主力資金的凈流出規模都在300億元之上。

Choice數據顯示,5月主力資金凈流入規模排名居前的個股包括新產業、晶科科技、金發科技、天齊鋰業、北摩高科、王府井、青島啤酒、漫步者、瀘州老窖、中國國旅、藍帆醫療、圣農發展、上海家化等。其中新產業、晶科科技、北摩高科等都是5月上市的新股。而5月主力資金凈流出規模排名居前的個股包括中興通訊、華天科技、東方財富、聞泰科技、中國平安、京東方A、兆易創新、正邦科技、中信證券、萬科A、東華軟件、立訊精密等。另外,4月龍虎榜機構席位買入凈額排名前三的個股——人福醫藥、上海家化、滬硅產業——進入5月后的市場表現同樣突出。

5月機構調研次數降53%

對于6月份的A股市場,私募基金有怎樣的看法呢?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截至5月28日,5月機構調研11957次,環比減少5542次,降幅達53.6%。其中,主板的調研次數1667次,環比減少1911次;創業板3096次,環比減少3335次;中小板7147次,環比增加593次。

另外,從上市公司調研家數來看,5月以來達到了361家,環比增加59家,增幅為16%。其中,主板68家,減少5家;創業板98家,增加13家;中小板187家,增加64家。

具體板塊來看,計算機軟件、電子設備制造、食品、醫療器械、汽車為機構調研的前五大行業。在計算機軟件板塊中,石基信息位居第一,機構來訪量為221家;其次是廣聯達,為188家;然后是深信服,為174家。中新賽克、啟明信息、科大訊飛的機構接待量超過140家。此外,中科創達、神州信息、高新興、銀江股份等公司也有不少機構前往調研。

今年“五一”之后,科技類公司的漲勢有目共睹,王亞偉的千合資本、趙軍的淡水泉以及高毅資產的馮柳等百億級私募也紛紛出擊,包括5G、半導體在內的科技公司受到逾百家機構蜂擁調研。

具體來看,王亞偉掌舵的千合資本5月以來調研了18家上市公司,包括珠江啤酒、周大生、開立醫療、宏發股份、新寶股份等;淡水泉5月以來合計調研了25家上市公司,包括德賽西威、珠江啤酒、盈趣科技、開立醫療、必創科技等。

A股市場近期在內需消費、醫療健康、電商以及部分半導體細分行業等板塊上,再度表現出牛股強者恒強的運行格局。保銀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未來A股個股的“分化格局”會是一個長期趨勢,近一兩年市場可能會分化得比較嚴重,這種分化不僅僅在A股,最近一兩年在全球范圍內都會如此。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5月已經過去,雖然A股指數窄幅震蕩但個股分化嚴重,不少個股陷入調整,完美演繹著“五窮”行情,這正如《每日經濟新聞》在上期“A股數據密碼”報道中所料。 5月29日晚,上交所表示將“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單次T+0交易。”5月里的4周時間,北向資金呈現跑步進場的格局,最后一周爆買150億元,相比前一周增加70多億元。對于6月的行情,A股是否打破“6絕”魔咒?神奇指標將解析一大“攔路虎”。 市場漲跌由資金推動,這些資金數據背后,透露出重要的交易信息!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月度北向資金、重要股東增減持、大宗交易、融資融券、主力資金流向、機構調研等六大維度來深度復盤,為投資者奉獻最新的操盤秘籍! 神奇指標解析6月“攔路虎” 5月,滬指小幅下跌,創業板指小幅上漲,雖然指數波動不大,但是個股分化嚴重,不少個股股價創新高的同時,也有不少個股不斷創新低,應驗了“五窮”魔咒。 而在上期(5月初)“A股數據密碼”報道中即指出,A股的資金線面臨牛熊分界線和一個顯著套牢盤的壓力,從5月表現來看,恰恰是受到這兩個壓力,從5月7日以來,資金線即遇到牛熊分界線阻力而不斷走低,意味著資金在不斷流出市場。目前資金線緊鄰上方就是那個顯著的套牢盤,主力剛剛把散戶套住,恐沒好心立馬又來解套小散,除非有特大型利好刺激,估計才有希望放量突破這個套牢盤(意即“攔路虎”),在消息面無重大變化的情況下,按照正常的邏輯,資金線可能還會持續走低。 5月29日晚,上交所表示將“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單次T+0交易,保證市場的流動性,從而保證價格發現功能的正常實現”。所謂“單次T+0”,有業內人士指出,則是當天只允許進行一次T+0買賣。 回顧A股歷史,曾有短暫時間實施過T+0制度。從T+1改到T+0,再改回T+1,每一次都伴隨著市場的短期動蕩。 對于6月份的A股市場,私募基金有怎樣的看法呢?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五窮六絕”很大程度上是早前市場流動性和投資者情緒變化共振形成的。過去幾年央行流動性管理和各類逆周期政策已經打破了市場的“六絕”魔咒。為了對沖疫情對經濟的沖擊,短中期市場流動性進一步改善是大概率事件,加上近期可能出爐的逆周期利好政策,海外疫情有減弱跡象,投資者過分恐慌沒有必要。與此同時,考慮到基本面改善需要時間,大幅上攻的概率和空間也不是很大。相較于“六絕”魔咒,市場短期更可能維持區間震蕩整理格局。 壹玖資產董事長蔣俊國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政策上看,“六保”明確了托底思路,不是大幅刺激經濟,年內經濟和證券市場有底,但經濟弱復蘇,業績兌現期壓力較大,外部環境因素壓制A股市場風險偏好。從估值看,大小盤估值當前處于中等略高的位置,已經超過2019年4月市場頂部的水平,且創業板部分大市值公司和半導體行業估值均接近今年2月的高點,而食品飲料行業的相對估值接近歷史高點。從流動性看,市場流動性仍然充裕。因此市場未來1~2個月的主要矛盾是寬松的流動性和經濟弱復蘇的矛盾,在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都較高的形勢下,很難出現系統性機會。未來的市場可能出現兩種情形:一是高估值難以為繼,出現市場整體回調,而避險資產黃金有望持續向好;二是寬松流動性背景下,上半年可能出現歷史少有的泛消費品行業估值躍升,或者可以稱之為“確定性行業的非理性繁榮”。 深市多日現“歷史性”一幕 今年3月,北向資金大幅凈流出678.7億元,創下滬港通開通以來單月凈流出之最。不過,4月北向資金的流向就迎來V型反轉,而凈流入的趨勢在5月得以延續。截至5月29日,北向資金在5月全月共計凈流入A股301億元。從5月4周的北向凈流入金額分別是28.57億元、40.62億元、79.47億元、152.45億元,可見呈現加速流入的態勢。 上周以來,資本市場出現了歷史性的一幕。以往深交所每天對外資持股比例不低于26%進行預警的個股數量不會超過2只。而這一“慣例”被打破。深交所先后對5月25日、26日、27日、28日的外資持股情況做出預警。其中,共有3只A股(美的集團、索菲亞、華測檢測)因為5月25日外資持股比例超26%而被預警,26日有3只A股(華測檢測、美的集團、索菲亞)因此被預警,27日、28日更分別有多達4只A股(美的集團、索菲亞、泰格醫藥、華測檢測)被預警。 近年來,美的集團是被深交所因外資持股比例而預警的“常客”,僅在今年5月,該公司就17次被深交所預警。期間外資對美的集團的持股比例從26.71%穩步提升至27.35%。截至5月29日收盤,美的集團5月累計上漲9.8%,跑贏滬深300指數10.96個百分點。華測檢測也是今年外資的“寵兒”,截至5月29日收盤,華測檢測5月累計上漲6.02%,跑贏滬深300指數7.18個百分點。 另外,首次被深交所預警的索菲亞、泰格醫藥市場表現明顯強勢。截至5月29日收盤,索菲亞上周大漲25.42%,跑贏滬深300指數24.3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從歷年深交所對外資持股比例的預警情況來看,2019年是一道“分水嶺”。與之對應的是,2019年全年北向資金凈流入3517.4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而從上述已被預警的A股來看,北向資金的持股比例起到了決定性因素。Choice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28日,美的集團、華測檢測、索菲亞、泰格醫藥北向資金的持股比例都在16%以上,其中華測檢測的北向資金持股比例最高,達20.71%。Choice數據顯示,截至5月28日收盤,共有32只A股北向資金的持股比例超10%,其中19只A股在一季度亦有QFII持股。除了上述已經被預警的A股外,北向資金和QFII合計持股比例超15%的A股包括上海機場、生物股份、韋爾股份、方正證券、密爾克衛、格力電器、廣聯達等。 5月增減持數量均大幅上升 5月的A股市場活躍度上升,在重要股東增減持市場上,產業資本、機構投資者、董監高的增減持交易活躍度也出現上升。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統計顯示,5月A股市場一共公告發生了1440筆減持,420筆增持。(按照公告日期,已剔除發生在5月之前但公告日在5月1日之后的增減持,其中也包含一些區間減持)。而在4月,一共公告發生了555筆減持,148筆增持。可見,5月增持和減持行為都大幅增加。 減持方面,一些大市值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減持引起了市場強烈關注。融創中國套現金科股份是5月初市場關注的焦點。 4月14日,金科股份發布公告稱,天津聚金擬將持有的金科股份的11%股權轉讓給紅星家具旗下全資子公司廣東弘敏,涉及5.87億股,交易對價為8元/股,交易價款合計為46.99億元。天津聚金和天津潤鼎均是融創中國下的公司,為金科股份投資主體。 5月以后,融創中國繼續多次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金科股份,據統計,融創中國以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拋售金科股份13.36%的股權,套現57.05億元,算上4月14日公告中轉讓給紅星家具的46.99億元,一個多月的時間內,融創中國累計套現104.04億元。 金科股份5月走勢平穩,本月跌幅為3.27%,今年以來漲幅為0.26%。 5月22日晚間公布,持有海康威視約12.55億股(占總股本13.43%)的股東龔虹嘉,計劃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2%的股份,即不超過1.87億股。 按照計劃,6月才進入龔虹嘉的減持區間,但海康威視股價應聲而跌。5月25日,海康威視大跌6.61%,之后繼續陰跌,5月最后一周跌幅達到8.31%。 總之,資本市場投融資應該是有機整體,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也非常正常。但一些巨額減持,對市場信心和承接能力短期會有影響;中長期決定上市公司股價走勢的,仍然應該是公司業績和基本面。 5月大宗交易出現井噴 5月五天小長假之后開市,5月6~28日一共只有17個交易日,但發生了1751筆大宗交易,成交股數為37.85億股,成交金額438.83億元。其中119筆溢價成交,231筆平價成交,1401筆折價成交。溢價成交占比為6.79%。 而4月一共發生了1245筆大宗交易,成交股數為24.72億股,成交金額219.27億元。其中69筆溢價成交,253筆平價成交,923筆折價成交。溢價成交占比為5.54%。 可以明顯看出,5月大宗交易無論是數量還是成交金額都大幅增加,但溢價成交比例只有小幅上升。總體而言,5月大宗交易看點頗多,網紅概念股相關股東的連續套現是最大焦點。 星期六5月一共發生了20筆大宗交易。成交價格在18.36元~20.35元,有4筆為平價交易,16筆為折價交易,折價率在6.2%~17.04%。總成交金額為3.37億元。其中平價交易的賣出席位全部是機構專用,買入席位是中信建投北京、西安、杭州的3家營業部。 星期六最新有關大宗交易的公告于5月18日晚間發布。公司指出,1月16日~5月15日,控股股東星期六控股累計減持公司2598.85萬股股票,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52%。其中,5月14~15日減持1076.18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46%。盡管尚未發布更新公告,但從星期六過去披露的公告來看,不排除控股股東繼續減持的可能。 由于搭上網紅經濟的快車,星期六一度受到市場熱捧,曾創出11天9板的奇跡。但從業績來看,星期六的業績尚未實現持續穩定增長。在2019年實現凈利潤1.5億元后,今年一季報公司虧損達到4921萬元。 同樣惹爭議的還有夢潔股份。5月11日,夢潔股份宣布與淘寶主播薇婭在消費者反饋、產品銷售、薇婭肖像權、公益等方面開展合作。5月12日至5月20日,夢潔股份連續拉出7個漲停板,5月21日在創出10.12元/股歷史新高后打開漲停。9天8板,夢潔股份賺足市場眼球。 在夢潔股份大幅上漲過程中,實際控制人前妻伍靜的減持也如約而至。根據夢潔股份最新公告,2020年5月12日至2020年5月18日期間,伍靜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合計減持公司股份1419.91萬股,持有公司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由14.03%變更為12.18%。 然而,伍靜精準減持引來了深交所關注函。5月18日,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利用其他非信息披露渠道主動迎合“網紅直播”市場熱點進行股價炒作并配合股東減持的情形。根據一季報,目前夢潔股份經營狀況一般,前3個月夢潔股份實現營收3.6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34.6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3057.18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46.63%。 5月日均融券余額環比增20% Wind統計顯示,截至5月27日,兩融余額為10809.55億元,占A股流通市值2.25%。與4月27日相比,兩融余額增長了222.87億元,增幅為2.11%。其中,融資余額達10554.88億元,融券余額達254.67億元。 從月度數據來看,截至5月27日,5月日均融資余額為10514.34億元,環比增長1.21%。相比融資余額個位數增長,日均融券余額卻呈現兩位數增長。數據顯示,5月日均融券余額達245.90億元,環比增長20.22%。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4月日均融券余額為204.55億元,該指標首次突破200億大關,創2010年有數據以來的最高紀錄。時至5月,日均融券余額進一步放大,其中有6個交易日的融券余額更是突破250億元。因此,有券商表示,疫情期間,市場融券需求大量積壓,近期融券需求得到進一步釋放,增加明顯。 從行業來看,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25個實現融資凈買入,而4月僅有3個行業呈現融資凈買入。在25個實現融資凈買入的行業中,有10大行業的凈買入額超過10億元,其中電子、醫藥生物、房地產、計算機行業的融資凈買入額超過20億元,分別達58.50億元、39.05億元、27.83億元和21.73億元。 個股方面,截至5月27日,5月共有915只兩融標的股實現融資凈買入,相比4月增加了363只,增幅近66%。在這915只融資凈買入股中,有248只凈買入額超過5000萬元,更有129只凈買入額超過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有7只標的突破5億元,分別是牧原股份(16.29億元)、萬科A(8.80億元)、省廣集團(6.03億元)、長電科技(5.77億元)、聞泰科技(5.49億元)、保利地產(5.40億元)和匯頂科技(5.35億元)。記者注意到,牧原股份的融資凈買入額已連續3個月位居首位。 另外,有7只兩融個股融資凈賣出額超過2億元,分別是美的集團、正邦科技、格力電器、海特高新、寧德時代、東方財富、TCL科技。 從融資余額增長情況來看,截至5月27日,5月有51只兩融標的股的融資余額增幅超過50%,其中有15只的增幅超過100%。具體來看,光云科技、凌志軟件的融資余額增幅更是達到326.79%和212.99%。截至5月27日,光云科技融資余額為1.36億元,占流通市值比為7.50%;凌志軟件融資余額為7364.12萬元,占流通市值比為4.85%。 從股價表現來看,大部分被融資客青睞且實現融資余額大幅增長的兩融標的股的股價均表現優異。比如,在這51只融資余額漲幅超過50%的個股中,僅有14只股價下滑,其余均有不俗的表現。 方正證券近期提出的兩融策略顯示,市場的核心矛盾在于外需下行與內需刺激力度的角力,經濟增長在二季度有望出現小幅的正增長但距離去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6%的增長仍有距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濟處于緩慢恢復的態勢過程中,國內部分消費服務和外需依然疲弱,由于疫情不同步,尚難以形成全球共振上行的局面。在“六保”的背景下,逆周期政策將不斷加力,財政貨幣政策力度將逐漸明朗,市場仍處于左側布局階段,配置的重點仍在偏內需的行業,傳統基建角度關注建筑、建材、工程機械、軌交設備等,新基建關注和內需相關的5G、數據中心、智慧能源等領域,消費關注汽車、家電等可選消費以及食品飲料、醫藥等日常消費。 主力資金青睞休閑服務業 4月是今年以來主力資金凈流入天數最多的一個月份,總共有5個交易日出現了主力資金的凈流入。而5月只有2個交易日出現了主力資金的凈流入。 另外,4月有3個交易日主力資金的凈流入規模超過160億元。而整個5月,主力資金凈流入規模最大的一天為5月26日,當天主力資金凈流入近140億元。 具體到行業上,據Choice數據統計,在4月2日至4月30日的20個交易日內,在28個申萬一級子行業中,只有休閑服務行業呈現了主力資金的凈流入。而從5月來看,在5月29日之前的20個交易日內,28個申萬一級子行業中,同樣也只有休閑服務行業實現了主力資金的凈流入。 另一方面,科技股集中的電子、計算機行業5月主力資金的凈流出規模位列28個申萬一級子行業中的第一、第二名,其中電子行業主力資金凈流出規模超過550億元。 此外,今年來市場的另一大熱門行業——醫藥生物行業——4月、5月連續2個月主力資金的凈流出規模都在300億元之上。 Choice數據顯示,5月主力資金凈流入規模排名居前的個股包括新產業、晶科科技、金發科技、天齊鋰業、北摩高科、王府井、青島啤酒、漫步者、瀘州老窖、中國國旅、藍帆醫療、圣農發展、上海家化等。其中新產業、晶科科技、北摩高科等都是5月上市的新股。而5月主力資金凈流出規模排名居前的個股包括中興通訊、華天科技、東方財富、聞泰科技、中國平安、京東方A、兆易創新、正邦科技、中信證券、萬科A、東華軟件、立訊精密等。另外,4月龍虎榜機構席位買入凈額排名前三的個股——人福醫藥、上海家化、滬硅產業——進入5月后的市場表現同樣突出。 5月機構調研次數降53% 對于6月份的A股市場,私募基金有怎樣的看法呢?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截至5月28日,5月機構調研11957次,環比減少5542次,降幅達53.6%。其中,主板的調研次數1667次,環比減少1911次;創業板3096次,環比減少3335次;中小板7147次,環比增加593次。 另外,從上市公司調研家數來看,5月以來達到了361家,環比增加59家,增幅為16%。其中,主板68家,減少5家;創業板98家,增加13家;中小板187家,增加64家。 具體板塊來看,計算機軟件、電子設備制造、食品、醫療器械、汽車為機構調研的前五大行業。在計算機軟件板塊中,石基信息位居第一,機構來訪量為221家;其次是廣聯達,為188家;然后是深信服,為174家。中新賽克、啟明信息、科大訊飛的機構接待量超過140家。此外,中科創達、神州信息、高新興、銀江股份等公司也有不少機構前往調研。 今年“五一”之后,科技類公司的漲勢有目共睹,王亞偉的千合資本、趙軍的淡水泉以及高毅資產的馮柳等百億級私募也紛紛出擊,包括5G、半導體在內的科技公司受到逾百家機構蜂擁調研。 具體來看,王亞偉掌舵的千合資本5月以來調研了18家上市公司,包括珠江啤酒、周大生、開立醫療、宏發股份、新寶股份等;淡水泉5月以來合計調研了25家上市公司,包括德賽西威、珠江啤酒、盈趣科技、開立醫療、必創科技等。 A股市場近期在內需消費、醫療健康、電商以及部分半導體細分行業等板塊上,再度表現出牛股強者恒強的運行格局。保銀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未來A股個股的“分化格局”會是一個長期趨勢,近一兩年市場可能會分化得比較嚴重,這種分化不僅僅在A股,最近一兩年在全球范圍內都會如此。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