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6 12:22:17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全國“兩會”期間就重點問題接受了媒體采訪,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深化LPR改革,疏通貨幣市場利率向貸款利率的傳導渠道,推動降低貸款實際利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同時,有序推進存量貸款基準轉換。
每經記者|李玉雯 每經編輯|文多
央行網站26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全國“兩會”期間就重點問題接受了媒體采訪,涉及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利率市場化改革以及央行數字貨幣等多個方面。
其中,針對市場關注的央行數字貨幣,易綱表示,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會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但目前的試點測試,還只是研發過程中的常規性工作,并不意味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何時正式推出尚沒有時間表。
易綱表示,自2019年8月央行啟動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以來,利率市場化改革又取得了重要進展,具體來看:
一是LPR與市場資金供求相關性明顯增強。比如,2020年5月發布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為3.85%和4.65%,自去年8月改革以來分別累計下降0.4個和0.2個百分點,充分體現了市場資金供求變化。
二是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明顯增強。2020年5月中旬,新發放貸款中,利率低于原貸款基準利率0.9倍的占比為35.3%,是LPR改革前的近4倍,貸款利率的隱性下限已被打破。
三是有效促進了貸款實際利率的降低。4月份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4.81%,較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份下降0.51個百分點,5月份預計繼續下降。
四是LPR改革對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也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貸款市場利率整體下行,銀行發放貸款收益降低,為了保持和資產收益相匹配,銀行會適當降低負債成本,高息攬儲動力隨之下降。實際上,銀行存款利率已出現一定變化,部分銀行主動下調了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的貨幣市場基金等類存款產品利率也有所下行。
易綱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深化LPR改革,疏通貨幣市場利率向貸款利率的傳導渠道,推動降低貸款實際利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同時,有序推進存量貸款基準轉換。
記者注意到,自去年LPR新機制落地后,商業銀行所面臨的息差收窄壓力是市場關注的重點之一。疊加今年疫情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為2.1%,比上年同期下降7個基點。其中,城商行和農商行凈息差下降較為明顯,分別同比下降7個基點和26個基點。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課題組近期撰文稱,客觀看待第一季度銀行業利潤增長,雖然我國銀行利潤絕對量較大,但利潤增速總體趨緩,盈利能力有所下降。第一季度,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6001億元,同比增長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4.4個百分點。銀行利潤增長主要源自銀行業資產規模擴張和管理成本收入比的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國金融周期與經濟周期不完全同步,不良貸款風險暴露存在一定滯后性,加之疫情以來銀行業對企業實施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在資產質量承壓情況下,后期銀行恐面臨更大的不良貸款處置和資本消耗壓力。
對于疫情給銀行帶來的沖擊,易綱表示,下一步會把握好抗擊疫情、恢復經濟和防控風險之間的關系,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穩妥推進各項風險化解任務。支持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和完善治理,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增強金融機構的穩健性。
數字經濟是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日益重要的驅動力。易綱表示,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和應用,有利于高效地滿足公眾在數字經濟條件下對法定貨幣的需求,提高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偽水平,助推我國數字經濟加快發展。
據了解,人民銀行較早開始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究工作。2014年,成立專門團隊,開始對數字貨幣發行框架、關鍵技術、發行流通環境及相關國際經驗等問題進行專項研究。2017年末,經批準,人民銀行組織部分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和有關機構共同開展數字人民幣體系(DC/EP)的研發。DC/EP在堅持雙層運營、現金(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了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
易綱指出,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會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檢驗理論可靠性、系統穩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場景適用性和風險可控性。
但目前的試點測試,還只是研發過程中的常規性工作,并不意味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何時正式推出尚沒有時間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