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用買一套房子的錢,賺回500億元!A股減持王又要套現,31萬小股東迎來暴跌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5 22:11:40

 每經編輯|孫志成    

投資收益2萬倍,被稱為中國最牛天使投資人、中國版孫正義,龔虹嘉在安防龍頭股海康威視上的投資一直被認為是投資神話,2001年投資245萬元,如今收益近500億。

“獲益2萬倍”神話也成為龔虹嘉身上最明顯的標簽。也讓他登上胡潤百富榜,和妻子陳春梅在2019年胡潤百富榜排名第34位,財富值650億元人民幣。彼時,排在龔虹嘉身后的,是百度創始人李彥宏、馬東敏夫婦。

減持公告發布后股價大跌

5月22日晚間,海康威視發布公告稱,持有公司股份約12.55億股(占總股本13.43%)的股東龔虹嘉,計劃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2%的股份,即不超過1.87億股。

公告稱,減持目的為自身資金需求;減持價格將按照減持實施時的市場價格確定;本次減持計劃的實施具有不確定性,龔虹嘉先生將根據市場情況、公司股價情況決定是否實施本次股份減持計劃。

以海康威視5月25日收盤價計算,本次計劃減持股份最高數量對應市值為52億元。而龔虹嘉目前持股對應市值為351億元。海康威視最新總市值為2615億元,股東戶數31.26萬戶。

26e1c581.jpeg?Expires=1905944157&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72Cis499PsO8RA0nbYsUYh9g0d8%3D

值得注意的是,5月25日,也就是海康威視公布龔虹嘉減持公告后的第一個交易日,海康威視股價大跌6.61%,市值相較5月22日收盤蒸發了185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龔虹嘉是海康威視IPO前的股東,當時持有海康威視約1.24億股,占海康威視發行上市時總股本的24.975%。根據海康威視招股說明書,龔虹嘉在海康威視成立時出資245萬元,出資比例為49%。

10年間已經減持21次

據了解,最近10年間,龔虹嘉已經減持股票21次。

2011年8月18日,龔虹嘉第一次減持海康威視,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減持840萬股,交易均價為41.83元/股,套現3.48億元。

最近的一次減持是在2018年1月22日,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減持1590萬股,成交均價為37.48元/股,套現5.96億元。今年3月份,中國證監會對龔虹嘉信披違規的立案調查剛結案,龔被采取行政監管措施。

899bd6d5.png?Expires=1905944157&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rhcTAcq3%2Bl7%2FNkjmj8xcXJbyeyY%3D

這期間,海康威視的營業收入從2017年的419.05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576.58億元,歸母凈利潤對應從94.11億元增長至124.15億元。不過,與最近一年半導體、5G等科技股迭創新高不同,海康威視在2018年3月創出新高后,股價下跳后震蕩盤整2年多,最新股價較高位跌去31%。

值得一提的是,龔虹嘉以往減持海康威視股票都是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而這一輪計劃則是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進行減持。

并且,往往在龔虹嘉減持以后,海康威視又開始大量送股。所以單從股本數量來看,龔虹嘉的持股數甚至是10年前的10倍之多,持股市值更是水漲船高。

據悉,此前的21次減持已經讓龔虹嘉套現約146億元,再加上剩余股份對應的最新市值351億元,累計497億元,而當初的成本僅為245萬元,投資回報超過2萬倍。

被稱為“中國版孫正義”

孫正義投資阿里巴巴,獲利近2000倍的故事已經耳熟能詳,而龔虹嘉投資海康威視的故事,讓他被稱為中國版孫正義。

時間回到2001年,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與龔虹嘉共同出資,注冊資本500萬元,創立海康威視了,其中,龔虹嘉出資245萬元,占股49%。

至于投資給海康威視的原因,諸多媒體報道,龔虹嘉是出于“幫著老同學創業”的心態,沒想到獲得巨大的收益。

公開資料顯示,龔虹嘉1986年畢業于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后在廣州和香港等地從事電子產品的外貿業務。和他創業的兩位“校友”分別是陳宗年和胡揚忠。目前,陳宗年仍任海康威視董事長,胡揚忠任總經理。

31a49f34.jpeg?Expires=1905944157&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10LCPhY4PcmGZHRwktVFgocflKs%3D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2010年,海康威視登陸A股主板。根據當時的招股書,龔虹嘉持股比例為24.80%,位列第二大股東。龔虹嘉任上市公司副董事長,不過不從上市公司領薪水。

2011年來,除了不斷減持套現,龔虹嘉還能拿到海康威視的分紅,根據choice數據,海康威視分紅金額也已達153.38億元。即便按龔虹嘉13.43%的持股比例來看,拿到的分紅也已超過20億元。

累計超500億元的財富與龔虹嘉最初投資的245萬元相比,已增長超過2萬倍。這一數字也讓龔虹嘉收獲了“中國孫正義”的稱號。

2018年4月,在“2018年中國天使投資人大會”上,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曾提問過龔虹嘉:投資回報超1萬倍是什么樣的體驗?龔虹嘉說:“第一感覺是似好似壞,第二是誠惶誠恐,第三是不知所措,第四就是要回答我是誰的感覺。”

“2萬倍收益”也直接使得龔虹嘉成為了胡潤百富之一。2019年10月10日,根據胡潤百富榜,龔虹嘉、陳春梅夫婦排名第34位,財富值650億元人民幣。彼時,排在龔虹嘉身后的,是百度創始人李彥宏、馬東敏夫婦。

bf7311ad.png?Expires=1905944157&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5TstbYHcQIiccByHGUYv7bxPQJ4%3D

2020年2月26日,龔虹嘉、陳春梅夫婦又以69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80位。

海康威視正面臨十年來最大考驗

也許是巧合,龔虹嘉本次減持計劃披露的時間點據海康威視上市十周年紀念日僅差了6天。

十年間,在碎片化程度極高的安防市場,海康威視的龍頭地位進一步鞏固。2010年公司收入為36.05億元,2019年收入達576.58億元,增長了15倍,同期歸母凈利潤增長了近11倍。

眼下,海康威視正面臨十年來最大考驗。公司在2019年業績說明會上坦言:“從收入增速和凈利潤增速來說,2019年確實是過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公司還稱:“我們相信2019年不會是未來十年里最好的一年。”今年一季報,海康威視更是出現了收入和凈利潤同時負增長的情況。

59675997.jpeg?Expires=1905944158&OSSAccessKey_d_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Z%2FZaygpjF1cRqO85pzFkahMcuFw%3D

除了行業共同面臨的國內外宏觀經濟下行、需求不足帶來的不利影響外,海康威視去年以來遇到的一大挑戰便是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據中國證券報,中信證券電子組分析師胡葉倩雯此前表示,“公司需要從美國進口的大部分產品是后端的服務器,包括英特爾的CPU、英偉達的GPU、希捷西數的機械硬盤、TI安霸的電源管理芯片等,此為定點打擊可能影響到的產品。”

2019年,為應對美國出口管制的風險,海康威視加大了美國物料庫存,來為產品換代贏得時間。2019年末,公司存貨余額為112.68億元,期初為57.25億元,到今年3月末,存貨余額上升至124.74億元。

海康威視表示,2020年公司整體戰略概括為9個字:“控風險、保增長、謀發展”。關于2020年上半年的預期,考慮到新冠疫情和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公司保持持續的關注和謹慎的應對,對上半年的業績不提供業績指引。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證券報、上市公司公告、紅星新聞等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投資收益2萬倍,被稱為中國最牛天使投資人、中國版孫正義,龔虹嘉在安防龍頭股海康威視上的投資一直被認為是投資神話,2001年投資245萬元,如今收益近500億。 “獲益2萬倍”神話也成為龔虹嘉身上最明顯的標簽。也讓他登上胡潤百富榜,和妻子陳春梅在2019年胡潤百富榜排名第34位,財富值650億元人民幣。彼時,排在龔虹嘉身后的,是百度創始人李彥宏、馬東敏夫婦。 減持公告發布后股價大跌 5月22日晚間,海康威視發布公告稱,持有公司股份約12.55億股(占總股本13.43%)的股東龔虹嘉,計劃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2%的股份,即不超過1.87億股。 公告稱,減持目的為自身資金需求;減持價格將按照減持實施時的市場價格確定;本次減持計劃的實施具有不確定性,龔虹嘉先生將根據市場情況、公司股價情況決定是否實施本次股份減持計劃。 以海康威視5月25日收盤價計算,本次計劃減持股份最高數量對應市值為52億元。而龔虹嘉目前持股對應市值為351億元。海康威視最新總市值為2615億元,股東戶數31.26萬戶。 值得注意的是,5月25日,也就是海康威視公布龔虹嘉減持公告后的第一個交易日,海康威視股價大跌6.61%,市值相較5月22日收盤蒸發了185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龔虹嘉是海康威視IPO前的股東,當時持有海康威視約1.24億股,占海康威視發行上市時總股本的24.975%。根據海康威視招股說明書,龔虹嘉在海康威視成立時出資245萬元,出資比例為49%。 10年間已經減持21次 據了解,最近10年間,龔虹嘉已經減持股票21次。 2011年8月18日,龔虹嘉第一次減持海康威視,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減持840萬股,交易均價為41.83元/股,套現3.48億元。 最近的一次減持是在2018年1月22日,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減持1590萬股,成交均價為37.48元/股,套現5.96億元。今年3月份,中國證監會對龔虹嘉信披違規的立案調查剛結案,龔被采取行政監管措施。 這期間,海康威視的營業收入從2017年的419.05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576.58億元,歸母凈利潤對應從94.11億元增長至124.15億元。不過,與最近一年半導體、5G等科技股迭創新高不同,海康威視在2018年3月創出新高后,股價下跳后震蕩盤整2年多,最新股價較高位跌去31%。 值得一提的是,龔虹嘉以往減持海康威視股票都是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而這一輪計劃則是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進行減持。 并且,往往在龔虹嘉減持以后,海康威視又開始大量送股。所以單從股本數量來看,龔虹嘉的持股數甚至是10年前的10倍之多,持股市值更是水漲船高。 據悉,此前的21次減持已經讓龔虹嘉套現約146億元,再加上剩余股份對應的最新市值351億元,累計497億元,而當初的成本僅為245萬元,投資回報超過2萬倍。 被稱為“中國版孫正義” 孫正義投資阿里巴巴,獲利近2000倍的故事已經耳熟能詳,而龔虹嘉投資海康威視的故事,讓他被稱為中國版孫正義。 時間回到2001年,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與龔虹嘉共同出資,注冊資本500萬元,創立海康威視了,其中,龔虹嘉出資245萬元,占股49%。 至于投資給海康威視的原因,諸多媒體報道,龔虹嘉是出于“幫著老同學創業”的心態,沒想到獲得巨大的收益。 公開資料顯示,龔虹嘉1986年畢業于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后在廣州和香港等地從事電子產品的外貿業務。和他創業的兩位“校友”分別是陳宗年和胡揚忠。目前,陳宗年仍任海康威視董事長,胡揚忠任總經理。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2010年,海康威視登陸A股主板。根據當時的招股書,龔虹嘉持股比例為24.80%,位列第二大股東。龔虹嘉任上市公司副董事長,不過不從上市公司領薪水。 2011年來,除了不斷減持套現,龔虹嘉還能拿到海康威視的分紅,根據choice數據,海康威視分紅金額也已達153.38億元。即便按龔虹嘉13.43%的持股比例來看,拿到的分紅也已超過20億元。 累計超500億元的財富與龔虹嘉最初投資的245萬元相比,已增長超過2萬倍。這一數字也讓龔虹嘉收獲了“中國孫正義”的稱號。 2018年4月,在“2018年中國天使投資人大會”上,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曾提問過龔虹嘉:投資回報超1萬倍是什么樣的體驗?龔虹嘉說:“第一感覺是似好似壞,第二是誠惶誠恐,第三是不知所措,第四就是要回答我是誰的感覺。” “2萬倍收益”也直接使得龔虹嘉成為了胡潤百富之一。2019年10月10日,根據胡潤百富榜,龔虹嘉、陳春梅夫婦排名第34位,財富值650億元人民幣。彼時,排在龔虹嘉身后的,是百度創始人李彥宏、馬東敏夫婦。 2020年2月26日,龔虹嘉、陳春梅夫婦又以69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80位。 海康威視正面臨十年來最大考驗 也許是巧合,龔虹嘉本次減持計劃披露的時間點據海康威視上市十周年紀念日僅差了6天。 十年間,在碎片化程度極高的安防市場,海康威視的龍頭地位進一步鞏固。2010年公司收入為36.05億元,2019年收入達576.58億元,增長了15倍,同期歸母凈利潤增長了近11倍。 眼下,海康威視正面臨十年來最大考驗。公司在2019年業績說明會上坦言:“從收入增速和凈利潤增速來說,2019年確實是過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公司還稱:“我們相信2019年不會是未來十年里最好的一年。”今年一季報,海康威視更是出現了收入和凈利潤同時負增長的情況。 除了行業共同面臨的國內外宏觀經濟下行、需求不足帶來的不利影響外,海康威視去年以來遇到的一大挑戰便是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據中國證券報,中信證券電子組分析師胡葉倩雯此前表示,“公司需要從美國進口的大部分產品是后端的服務器,包括英特爾的CPU、英偉達的GPU、希捷西數的機械硬盤、TI安霸的電源管理芯片等,此為定點打擊可能影響到的產品。” 2019年,為應對美國出口管制的風險,海康威視加大了美國物料庫存,來為產品換代贏得時間。2019年末,公司存貨余額為112.68億元,期初為57.25億元,到今年3月末,存貨余額上升至124.74億元。 海康威視表示,2020年公司整體戰略概括為9個字:“控風險、保增長、謀發展”。關于2020年上半年的預期,考慮到新冠疫情和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公司保持持續的關注和謹慎的應對,對上半年的業績不提供業績指引。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證券報、上市公司公告、紅星新聞等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