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4 18:42:07
每經編輯|孫志成
5月24日下午,證監會官方微信號發布“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事宜答記者問”。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提到,該法案對雙方利益都會造成損害,不僅會阻礙外國企業赴美上市,更將削弱全球投資者對美國資本市場的信心及其國際地位。優質上市企業是各國資本市場競爭的重要資源,相信國際投資者會根據符合自身最大利益的需要,做出自己的明智選擇。
以下是證監會官微全文:

問:近日,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對外國公司在美上市提出額外的信息披露要求。美相關參議員對媒體表示該法案主要針對中國。證監會對此有何評論?
答:我們注意到了這一情況。從法案以及美國國會有關人士的言論看,該法案的一些條文內容直接針對中國,而非基于證券監管的專業考慮,我們堅決反對這種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做法。
該法案要求,外國發行人連續三年不能滿足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對會計師事務所檢查要求的,禁止其證券在美國交易。對此,我們認為法案完全無視中美雙方監管機構長期以來努力加強審計監管合作的事實。中方一直高度重視中美資本市場審計監管合作,2017年協助PCAOB對一家中國會計師事務所開展了試點檢查,2019年以來又多次向PCAOB提出對會計師事務所開展聯合檢查的具體方案建議。我們期待得到美國監管機構的積極回應,并呼吁雙方通過平等友好協商,按照跨境審計監管合作的國際慣例,加快推動對相關會計師事務所的聯合檢查。
該法案對雙方利益都會造成損害,不僅會阻礙外國企業赴美上市,更將削弱全球投資者對美國資本市場的信心及其國際地位。優質上市企業是各國資本市場競爭的重要資源,相信國際投資者會根據符合自身最大利益的需要,做出自己的明智選擇。
希望美有關方面秉持專業精神,與中方相向而行,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處理監管合作問題。以實際行動切實推進中美審計監管合作,促進雙方早日達成共識,共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據證券時報報道,美國時間5月20日,美國參議院通過《國外公司問責法案》,該議案被指專門針對中概股的審計問題。這個看似與中國法律法規完全相沖突的議案,讓市場立刻出現“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成歷史”等言論。
該方案的內容主要有兩點:

1.任何一家外國公司連續三年未能遵守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審計要求,將禁止該公司的證券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
2.將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它們是否為外國政府所有或控制。

美國國會有關網站顯示,該法案由路易斯安那州共和黨籍參議院約翰肯尼迪(John Kennedy)在2019年3月28日發起。
目前,該項法案并未生效。根據美國法案的審議流程,在參議院通過后,尚需眾議院通過,并由美國總統特朗普最終簽字才能生效。
部分中概股從20日美國參議院通過該法案后出現三連跌。
阿里巴巴5月20日跌0.19%,21日跌2.14%,22日跌5.87%,截至22日收盤股價199.7美元。

蔚來5月20日跌5.69%,21日跌4.31%,22日跌1.8%,截至22日收盤股價3.27美元。

5月22日,中概股普遍大跌,京東跌幅超過5%,百度、愛奇藝、搜狗、華住酒店集團均跌逾6%,網易、汽車之家、金山云均跌逾7%,微博、陌陌、搜狐、斗魚、虎牙均跌逾9%,前程無憂、歡聚時代大跌超過12%。
通過ADR方式在美掛牌的國企、央企也未能幸免。中國人壽、中石化股價跌超5%,中石油跌超4%,中海油、中國電信跌超2%。
5月20日收盤,標普500指數上漲48.70點,漲幅1.67%;納斯達克指數上漲190.70點,漲幅2.08%;道瓊斯指數收盤上漲369.00點,漲幅1.52%。
5月21日收盤,標普500指數收盤下跌23.10點,跌幅0.78%;納斯達克指數收盤下跌90.90點,跌幅0.97%;道瓊斯指數收盤下跌101.80點,跌幅0.41%。
5月22日收盤,道瓊斯指數下跌0.04%,標普500指數上漲0.24%,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指數上漲0.43%。

據上觀新聞5月24日報道,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解冬提到,國際資本市場波動加劇,科創板須做好應對準備。“新冠肺炎疫情及石油危機沖擊全球經濟,引發全球資本市場巨幅震蕩。”解冬說,今年1-4月,僅26家國內企業成功海外IPO,IPO融資額為15億美元。與此相比較,2019年,有117家國內企業成功海外IPO,IPO融資額158億美元;2018年,有110家國內企業成功海外IPO,IPO融資額320億美元。
近期,京東、百度、攜程等中概股企業紛紛準備申請在第二地上市。解冬認為,科創板作為承擔國家戰略的資本市場創新平臺,應為迎接優秀中概股科技企業回歸做好準備。
另一方面,解冬認為,我國疫情防控步入后期,科創板應在助力“新基建”和在線新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目前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已取得重大成果,復工復產復市加快推進,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強調要加快5G、特高壓、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發展,這與科創板重點支持的領域高度吻合。”解冬認為,疫情也催生了非接觸式、電子商務、金融科技等在線新經濟快速發展,一批掌握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核心技術的科技企業面臨新機遇。“科創板應當抓住機遇,勇于擔當,為這些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直接融資服務。”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解冬說,科創板仍須借鑒國際經驗,結合實際,堅定不移加快關鍵制度改革。她建議,標境外成熟市場,提高科創板國際競爭力。盡快出臺紅籌企業科創板上市相關配套政策。從穩定企業預期出發,明確優先股、VIE架構處理等。參照國際規則,簡化紅籌企業信息披露差異調節機制。積極吸引國際長期資金入市。加快推動科創板股票納入MSCI等國際股票指數,加快編制科創板指數,鼓勵發行科創板指數基金。
“需要強化制度創新,進一步激發科創板活力。”解冬說,應該加快建立吸引長期資金穩定入市的制度,并明確長期資金的權利和義務,保障市場穩定運行。提高保薦跟投機制的靈活性。引入T+0交易機制、做市商機制等,提升科創板市場流動性和定價效率。
在解冬看來,科創板要堅持錯位發展,推動形成一定規模。她建議以“科創屬性”為出發點,吸引金融科技、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模式創新、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科技應用創新等類別的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同時加快注冊節奏,爭取年內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有較大增加,并有一批標桿型、引領性企業上市。
編輯|孫志成 杜恒峰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證券時報、上觀新聞、證監會官方微信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