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4 17:08:37
“民營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王麒說,“作為成都的民營企業,我認為這也是發展的一個黃金期。要抓住戰略的發展機遇,努力開拓創新、用好政策,同時也積極與重慶地區的民營企業都加強交流合作,一起協同發展。”
每經記者|楊棄非 每經編輯|楊歡
民營企業怎么辦?步入“后疫情時期”,這是每個城市的必答題。
作為一名來自成都的民營企業家,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工商聯副主席王麒對此亦關注有加。在聽取政府工作報告時,她亦在尋找答案。
“作為連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我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是歷年來最短的一次。”她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報告雖短,但分量很沉。”
報告中不少真金白銀的政策令她印象深刻。“今年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對于許多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解了‘燃眉之急’。”她說,她曾實地了解成都部分中小微企業情況,不少企業都遇到了一些經營上的困難,“對他們來說,活下來才是活得好的前提”,而這些幫助企業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強化金融支持的“組合拳”,能夠實現“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而包括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內的區域經濟新格局,則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
王麒列舉了一組數據:去年,四川省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稅收,90%以上的新增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業,90%以上的市場主體數量。
“民營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她說,“作為成都的民營企業,我認為這也是發展的一個黃金期。要抓住戰略的發展機遇,努力開拓創新、用好政策,同時也積極與重慶地區的民營企業都加強交流合作,一起協同發展。”
一個問題是,如何讓政策紅利有效釋放出乘數效應?王麒認為,首要是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在我的實際了解中,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仍亟待優化。比如,一碗水能不能端平?清欠問題怎么辦?這些問題都是民營企業非常關系的問題。”王麒說。
在保障民營企業平等獲取生產要素和政策支持,清理廢除與企業性質掛鉤的不合理規定,限期清償政府機構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款項等方面,政府工作報告都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王麒看來,成都還可以通過運用新技術、建立新機制,以更好的營商環境來推動民營企業發展。
她建議,一方面,通過建立完善營商環境的評價機制,制定相關評價指標和評價辦法,推動各地從過去爭資金、爭項目,向爭創優質營商環境轉變;另一方面,加快建設數據城市,構建與5G時代相適應的政府治理模式,構建企業訴求、政策、服務、查詢體系,通過打造“網絡理政企業版”客戶端等方式,及時高效地為企業排憂解難。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