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今年缺口達300萬人——智能制造求才若渴,月薪近2萬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1 18:44:08

每經編輯|羅微楊

據中國日報報道,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智能制造已成為世界各國搶占發展機遇的制高點和主攻方向。但與此同時,支撐服務智能制造相關領域技術發展人才的緊缺也成為各國共同面對的問題。近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等16個新職業信息,這意味著數百萬智能制造工程技術從業人員從此有了正式職業。

據人社部4月30日所發布的《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顯示,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定義:從事與人工智能相關算法、深度學習等多種技術的分析、研究、開發,并對人工智能系統進行設計、優化、運維、管理和應用的工程技術人員。

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主要工作任務包括:

1.分析、研究人工智能算法、深度學習等技術并加以應用;

2.研究、開發、應用人工智能指令、算法;

3.規劃、設計、開發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芯片;

4.研發、應用、優化語言識別、語義識別、圖像識別、生物特征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

5.設計、集成、管理、部署人工智能軟硬件系統;

6.設計、開發人工智能系統解決方案。

根據各大招聘網站的數據來看,人工智能行業的高薪主要分布在京津、長三角、珠三角及部分內陸省會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及杭州的薪水位列第一方陣,月薪在1.8萬左右;蘇州、南京、廣州及廈門位列第二方陣,月薪在1.4萬左右;其他沿海及內陸省會城市,如成都、重慶、長沙及濟南等位于第三方陣,月薪在1.3萬左右。

中國日報指出,近幾年,人工智能技術在實體經濟中尋找落地應用場景成為核心要義,人工智能技術與傳統行業經營模式及業務流程產生實質性融合,智能經濟時代的全新產業版圖初步顯現,2019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預計突破570億元。目前,安防和金融領域市場份額最大,工業、醫療、教育等領域具有爆發潛力。

目前,智能制造的應用型崗位,主要有智能制造裝備升級、綠色制造智能升級、優質制造智能升級、工業軟件使用與維護、工業互聯網與云平臺這5個發展方向,涉及20多個相關具體工作崗位。據數據分析,2020年智能制造領域人才需求預測750萬人,人才缺口預測300萬人。到2025年,人才需求預測900萬人,人才缺口預測450萬人。當前及未來一個時期的任務,就是為智能制造產業輸送“頂梁柱”式人才。

隨著產業技術在傳統領域的應用和發展,物聯網已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農業、智能交通和智慧醫療等領域得到較好應用。由于前景廣闊、使用范圍廣泛,目前,我國在工業、農業、家居、物流等細分領域誕生了眾多中小型企業,提供了許多項目規劃設計、系統運維等技術技能型就業崗位,對物聯網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有調查顯示,未來五年物聯網行業人才需求缺口總量將超過1600萬人。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日報、人社部官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