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0 23:53:53
每經記者|王海慜 每經編輯|何劍嶺
日前新三板企業德源藥業公告稱,公司與華泰聯合就終止輔導相關事宜達成一致意見,并簽署了終止輔導的協議。此前華泰聯合作為該公司的主辦券商,曾擔任德源藥業在精選層掛牌的輔導機構。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目前,有130家新三板公司對擬掛牌精選層的有關事項進行了公告,其中此前聘請華泰聯合擔任輔導券商或保薦機構的公司只有德源藥業一家。至此,這家頭部券商唯一的精選層保薦項目也已被“搶走”。
目前,國內頂尖投行對精選層項目表現出的“熱情”不盡相同,例如中金公司目前也是一單精選層保薦項目都沒有。有分析認為,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與各投行的自身定位不同有關。
不過,近期精選層的審核效率和包容性已經給一些業內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據全國股轉公司法律事務部總監王麗5月19日下午介紹,股轉公司所有審查人員“五一”假期期間都沒有休息,都在加班加點趕時間;預計首批精選層企業掛牌的時間會短于規則規定的時間。

中小券商奪走項目
此輪新三板改革的持續推進,讓沉寂多年的新三板市場又“火”了起來。有觀點認為,不少企業可能為了確保掛牌發行,會選擇頭部券商擔任保薦機構。不過,最近也出現了頭部券商的精選層保薦項目被中小券商奪走的案例。
新三板企業德源藥業日前公告稱,公司與華泰聯合就終止輔導相關事宜達成一致意見,并于今年5月15日與華泰聯合簽署了終止輔導的協議。而此前華泰聯合作為該公司的主辦券商,曾擔任德源藥業在精選層掛牌的輔導機構。
在與華泰聯合解除輔導協議后,德源藥業轉而聘請開源證券擔任精選層掛牌的保薦機構及聯合主承銷商,同時也聘請華泰聯合擔任聯合主承銷商。
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目前有130家新三板公司對擬掛牌精選層的有關事項進行了公告,其中此前聘請華泰聯合擔任輔導券商或保薦機構的公司只有德源藥業一家。至此,這家頭部券商唯一的精選層保薦項目也已被“搶走”。
與華泰聯合較為類似的是,目前在“三中一華”中,中金公司同樣沒有獲得一單精選層保薦項目。而中信證券3單項目在手,中信建投在手項目數量最多,總共有11單,其中6單項目已獲受理。
精選層審核效率提升
事實上,華泰聯合此前在醫藥行業的IPO中有著不俗的戰績。近年來,例如藥明康德、邁瑞醫療等A股的多只醫藥行業“獨角獸”都由該公司保薦上市。
北京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華泰聯合在德源藥業保薦項目上的“失手”可能與其不重視新三板市場有關:“不少大的券商其實還不太重視這塊業務,不僅風險大,而且也不是很賺錢。”
而從主辦券商持續督導情況來看,目前,華泰聯合、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作為主辦券商持續督導的新三板企業家數分別為34家、22家、7家,在業內排名靠后。而開源證券、東吳證券、國融證券等中小券商目前作為主辦券商持續督導的新三板企業家數都超過了300家。
上述北京投行人士認為,像中金公司這樣的投行以承接大型項目為主,精選層項目可能不太符合這類投行的定位。
不過相比之下,同樣以投行業務見長的中信建投對精選層項目的態度顯得更為積極。截至目前,總共有28家新三板的掛牌精選層申請獲受理,其中中信建投保薦了6家。
中信建投投行委執行總經理李靖5月19日下午在一場網絡會議中指出,改革后的精選層業務本質上來講和IPO業務是沒有區別的,而且其制度設計更為市場化。對廣大擬上市企業來說,精選層為它們提供了一條漸進式的上市路徑,不像傳統IPO對企業而言是一次“鯉魚跳龍門”。
對于目前已經受理的28家擬掛牌精選層企業,李靖表示,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TMT、醫療健康、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從規模來看,28家公司的2019年業績的中位數在4700萬元左右,不過業績規模的分散度較高。此外,在這28家公司中還有3家公司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這體現了精選層的較高包容性。
李靖認為,未來精選層有望成為A股上市公司子公司分拆上市的首選。他表示,由于分拆上市的要求嚴格,符合分拆上市條件的上市公司子公司并不多,放棄控制權強行分拆的成本又相當高。而精選層公開發行不屬于分拆上市范疇,上市公司子公司通過公開發行進入精選層完全可以解決其分拆上市的相關訴求。
而近期精選層的審核效率也給一些業內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例如,根據全國股轉公司的有關規定,精選層申請企業的首輪問詢自申報材料受理之日起二十個交易日內發出,而實際上,近期有公司從受理到首輪問詢只經歷了短短4個交易日。
5月19日下午,全國股轉公司法律事務部總監王麗表示,股轉公司所有審查人員“五一”假期期間都沒有休息,都在加班加點趕時間。與此同時,申請掛牌精選層的企業的積極性也較高,目前問詢后企業的反饋時間大致在10天左右,基本上是規則規定時間的一半左右。
對于市場關注的首批企業究竟何時能在精選層掛牌,她預計,首批精選層企業掛牌的時間會短于規則規定的時間,希望能比較高效地完成首批精選層企業的掛牌工作。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