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豐巢收費起爭議 爭的是快遞末端服務定價權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19 23:18:51

5月10日,上海中環花苑小區發布致豐巢公司的公開信,在主流媒體和社交媒體上引發社會普遍關注和議論。

中國消費者協會、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福建省消費者委員會也先后發聲,要求快遞公司在使用快件箱存放快遞前,必須獲得消費者同意,還建議對于確有需要超期限使用智能快件箱服務的,其收費標準的確定宜參照公共服務價格管理方式確定,而不能簡單通過市場化機制解決。

5月15日,國家郵政局表示,已約談了豐巢科技公司主要負責人,要求妥善處理智能快件箱免費保管期限調整糾紛。當日,豐巢宣布將免費保管期限由12小時延長至18小時。回溯此次豐巢收費事件,豐巢的“二次收費”是首先被質疑的。所謂“二次收費”就是豐巢既向快遞公司收取保管費用,又向收件人(消費者)收取超時保管費用。

▲豐巢智能快遞柜

每經特約評論員 唐健盛

2020年4月30日,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實行超時收費,原本免費的豐巢柜超過12小時將被收取0.5元。豐巢公司的做法引發眾多消費者不滿。杭州、上海等地多個小區抵制豐巢收費,決定停止使用豐巢快遞柜。

5月10日,上海中環花苑小區發布致豐巢公司的公開信,在主流媒體和社交媒體上引發社會普遍關注和議論。

中國消費者協會、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福建省消費者委員會也先后發聲,要求快遞公司在使用快件箱存放快遞前,必須獲得消費者同意,還建議對于確有需要超期限使用智能快件箱服務的,其收費標準的確定宜參照公共服務價格管理方式確定,而不能簡單通過市場化機制解決。

5月15日,國家郵政局表示,已約談了豐巢科技公司主要負責人,要求妥善處理智能快件箱免費保管期限調整糾紛。當日,豐巢宣布將免費保管期限由12小時延長至18小時。

回溯此次豐巢收費事件,豐巢的“二次收費”是首先被質疑的。所謂“二次收費”就是豐巢既向快遞公司收取保管費用,又向收件人(消費者)收取超時保管費用。

如果把消費者開箱取件視作快遞件“交付”,那豐巢只與快遞公司有合同關系。豐巢只能向快遞公司收取保管費用,即便因為保管時間較長需要增加費用,那豐巢也只能向快遞公司索要。但如果把快遞件投遞入箱視作“交付”,那豐巢與消費者就訂立了保管合同,超時收費也就有了正當性。其實無論是向快遞公司收費還是向消費者收費,超時保管的費用最后都會由消費者承擔。

如果豐巢可以收費,那消費者有沒有權利不選擇智能快件箱?答案是:法律上一定會有,但現實中存在諸多難題。

豐巢收費事件發生以來,各地郵政管理部門和消協消保委都接連發聲“快遞公司在使用快件箱存放快遞前,必須獲得消費者同意”,交通部《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對此也有明確規定。但從快遞末端服務的發展趨勢看,智能快件箱或將成為未來快遞件投遞基本方式。

當前,末端派送成本已經占到物流行業總成本的30%以上,大量的社會資源消耗在“最后一公里”,配送難、配送貴問題越發凸顯。快遞量每年以25%~40%的增量在增長,但一線收派員短缺,還有不少派送員離職到了外賣行業。

2019年以來很多城市發件的派送費,已降至每件1元,減掉網點公司的裝車短駁費用,再到承包區,承包區再請派送員,派送員最終到手的費用只有不到8毛/件,顯然無法支撐送貨到家的服務。而以“菜鳥驛站”為代表的快遞公共服務站標準化程度低、信息化能力弱,難以提供專業化的服務,消費者接受度低。

隨著信息化與智能化在末端投遞服務中權重越來越大,通過遍布各個場景的第三方鋪設運營的智能快件箱,成為解決末端投遞難題的極佳途徑。

《2019年中國快遞末端服務創新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全國主要企業投入運營快件箱27.2萬組,快件箱保有量較上年增長6.6萬組,通過快件箱遞達的快件占快遞總量的8.6%,為43.6億件,同比增長55.7%。

雖然末端派送成本不斷上漲,但由于快遞行業競爭激烈,單家快遞公司不敢輕易漲價,也不敢改變送貨到家的原有模式。

然而,在“豐巢收費事件”后,快遞公司和智能快件箱企業達成了高度的利益一致,快遞末端服務新的交易慣例大概率會變為“投遞入箱”。隨著非接觸式配送的普及和新基建的加持,“投遞入箱”也有現實的操作基礎。送貨到家的模式應該還會有,不過快遞公司會加收費用。

需要說明一點,“投遞入箱”的交易慣例與現行法律法規或有沖突,但通過條款和流程的設計應該能夠解決。

豐巢可以向消費者收費,智能快件箱也大概率會成為投遞的主要趨勢,那么智能快件箱的定價就成了關鍵問題。此次“豐巢收費事件”公眾關注的焦點就是“超過12小時收取0.5元”的合理性。如果市場機制有效,價格的合理性是通過競爭實現的。那么智能快件箱市場能否形成有效的競爭機制?

以目前的市場情形估計不能。其一,豐巢已經成為行業寡頭。豐巢一直以來對消費者是免費的,但在其收購了競爭對手中郵速遞易后,立馬宣布向消費者收費。當多個小區表示拒絕時,豐巢CMO直接回應:可以不用。豐巢的有恃無恐,憑借的無非是在智能快件箱市場超過70%的市場份額。

其二,智能快件箱市場競爭的核心在于“圈地”而非“獲客”。

由于公共空間的資源有限,無論哪家智能快件箱企業進入小區(或寫字樓)都能獲得獨占地位。在小區業主公共議事與決策制度尚不健全的情況下,智能快件箱企業必然會把資源用于爭奪場地實際的出租者(物業公司),而非增強價格的競爭力。所以即便是出現足以抗衡豐巢的競爭對手,也很難通過競爭實現合理價格。

其三,小區自身運營智能快件箱很難與豐巢競爭。

小區可以自建智能快件箱,但運營與建設是兩碼事。智能快件箱需要與眾多快遞公司有數據接口,更要求專業的日常維護。如果由物業公司運營,可能成本會遠高于豐巢這樣的專業公司。

快遞既是高頻消費,關乎民生;又是先導性產業,關乎內需拉動和經濟增長。促進智能快件箱行業有序競爭、優化資源配置,對于降低商務成本、方便人民群眾生活工作、提高社會運行效率、培育產業新動能意義重大。

對此,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完善智能快件箱進入居民小區(寫字樓)的準入機制。

《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規定,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設點須到郵政管理機構辦理末端網點備案。《物業管理條例》規定,利用物業共用部位從事經營的,應當征得相關業主、業主大會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同意。

因此,建議郵政管理機構在辦理智能快件箱末端網點備案時要求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提供居民小區業主大會的同意文件。從而發揮業主大會公共議事與決策的作用,把“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由眾人商量”真正落到實處。

二是建立健全智能快件箱服務的價格協商機制。

針對寡頭市場的現狀,建議各地郵政管理機構聯合消協消保委開展智能快件箱服務定價對話與價格評議。街道(鎮)政府也可以牽頭區域內若干小區的智能快件箱服務采購的價格談判。如果小區業主大會(或業委會)自行與智能快件箱企業進行協商的,政府部門也應根據其需要提供法律與技術方面的協助。

三是積極培育智能快件箱第三方運營企業。

近期,中央密集部署,加快新基建建設進度。隨著新基建推進,大量新建住宅和樓宇會將智能配送設施納入公建配套設施建設范圍,而存量住宅小區智能配送設施改造和建設也會全面展開。

為此,建議培育智能快件箱配套運營企業,用專業的服務和成本控制力參與市場競爭,優化資源配置,助力新基建以“一業帶百業”。

(作者為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

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