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9 22:00:48
文/李明
5月19日晚間,格林美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暨上市公告書》,顯示本次非公開發行已順利完成、共募集資金24.25億元。
自今年2月14日再融資新規落地,至今已滿3個月。新規對于科技含量高、合規性和財務指標比較好的優質企業,在再融資方面給予更多的扶持。格林美作為電池材料領域連續數年穩健發展的質量型企業,本次發行成功引入了產業投資者、地方國資、公募基金、保險公司、證券公司、QFII,知名私募及高凈值個人投資者等,幾乎囊括了所有類型的投資者。
公告顯示,本次非公開發行引入投資者數量達28家,其中券商6家,公募基金5家,國有資本5家,私募基金4家,高凈值投資者3家,QFII外資機構2家,產業基金2家,保險1家。24.25億元的入資占比中,國資和證券分別達到26.31%和20%,其中不乏北京能源集團、南方基金等業內知名投資者;另外,本次格林美非公開發行也吸引了JP Morgan及UBS AG的參與,成為近年來A股歷史上為數不多引入多家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定增項目。

綜合來看,本次非公開發行體現了格林美多元化的投資者結構,是企業穩定增長面和行業地位或市場認可的直接反映,為格林美“城市礦山+新能源材料”綠色產業發展戰略提供資金保障。
通過公開與非公開渠道募集資金是A股上市企業的重要融資手段,企業的經營基本面與行業發展前景是否得到市場的認可,直接關系到募資結果。近年來,上市企業募集金額不足、價格倒掛時有發生,而從格林美近幾年的募資結果來看,公司的發展模式、經營基本面以及行業地位已被資本市場認可。本次格林美成功募集24.25億元,為鞏固其在新能源電池材料行業的龍頭地位增加資金保障。
發跡于電子廢棄物回收領域的格林美,目前已橫向發展成“城市礦山+新能源材料”雙驅主營模式,據公司公布的2019年報,去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43.54億元,利潤總額8.6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7.35億元。全年三元前驅體出貨量超過60,000噸,同比增加近50%,年度出貨量連續三年居世界前列,占據世界市場的20%以上,其中高鎳和單晶兩類高端三元前驅體產品合計銷售超過45,000噸,占總出貨量的75%,銷往全球頭部動力電池企業供應鏈的三元前驅體占總量的70%以上,與SAMSUNG SDI、ECOPRO、CATL、LGC、廈門鎢業、容百科技、振華等國內外市場主流客戶形成戰略合作關系。未來3年,格林美已經簽署了30萬噸的三元前驅體材料銷售長單。
格林美總部位于深圳,但湖北地區一直是其主要的生產基地----約70%的產能布局于此。但天有不測風云,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經濟面遭受重壓,格林美湖北地區一季度運營也受到一定沖擊。
據格林美官網顯示,荊門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荊門格林美”)、格林美(武漢)城市礦產循環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等都是其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荊門格林美先后被認定為國家城市礦山循環利用示范基地,國家電子廢棄物循環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循環經濟教育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
早前有投資者就疫情影響在互動平臺上向格林美提問,公司表示:格林美業績從二季度開始,鈷產品(鈷粉與四鈷)、再生循環等業務非常興旺,都好于去年同期,三元前驅體也開始恢復,有信心穩定2020年業績預期。
企業的長期發展與運營,離不開其產品在市場中的認可,更離不開資金的管理與驅動。非公開發行作為企業的正常融資手段,是上市公司在企業運營中資金訴求的表現形式。在當前國內疫情的后時期,增加企業的資金儲備更有利于公司面對未來復雜的運營和出口環境。
制造業目前仍然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壓倉石”,本次疫情短期內對國內、國際供求關系的振動,勢必會對制造業企業造成一定的影響。以格林美為代表的傳統制造業企業,在此次疫情之中通過靈活的線上辦公、遠程管理等方式規避企業在特殊時期的停營風險,并在抗疫中通過捐款、捐物等方式,表現出強大的社會責任感的精神值得贊許!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