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19 16:34:54
每經編輯|畢陸名
據紅星新聞,5月19日上午,教育部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田祖蔭表示,教育部最近做了三個動作,均是“長牙齒”的直接體現:一是對2019年省級政府履責督導的六個省份一對一印發了督導意見,要求他們對督查發現的問題一一整改,7月底以前報整改結果。二是就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水平不低于公務員,這個事情連發兩通知,發出安民告示,要求今年底以前必須完成這項任務,作為一項硬任務,要求各地開展自查,下半年大概9、10月份的時候,我們將組織實地督查。三是對31個省(區、市)政府和新疆兵團辦公廳印發了督辦函,要求對照2020年要交賬的各項事業發展目標和重大項目任務制定完成的施工圖、路線圖。
值得一提的是,已有部分地區出臺相關政策,保障中小學教師待遇。例如濟南稍早前就出臺《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據閃電新聞5月9日報道,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近日出臺的濟南市《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進行解讀。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為了吸引鼓勵各類人才進入教育系統任職任教,濟南市在教師隊伍的待遇保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亮點舉措。對此,濟南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衛東介紹說,要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市及各區縣調整公務員工資待遇時,必須同時間、同幅度考慮中小學教師,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取消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要求,建立教師績效工資增量機制。在績效工資總量分配時,要體現教師工作量和工作業績,對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師,以及農村小班額學校、寄宿制學校、民族班辦班學校、考核優秀學校等,加大傾斜力度。
此外,據中新網19日報道,教育部網站今日發布《2019年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工作報告》,報告顯示,一年來,又有69個縣(市、區、其他縣級單位,以下簡稱縣)通過國家基本均衡認定,全國累計已達2767個縣,占比95.32%;又有7個省份整體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累計已有23個省份。雖然今年通過認定的7個省份69個縣基本達到標準要求,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例如,教師隊伍仍有困難。7個基本均衡申報省份中,共有266個縣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部分縣對公務員發放獎勵性補貼時未考慮中小學教師。黑龍江省大部分地區尚未實施教師績效工資制度。35個基本均衡實地核查縣中,有25個縣不同程度缺少音樂、體育、美術、英語、科學、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共缺2095名,此問題在農村學校更為突出。教師編制動態調整機制不健全,不能均衡配置教師,出現城區學校教師數量緊張、農村學校教師富余的情況。部分縣教師和校長交流機制不完善,缺乏有效激勵措施,導致教師和校長交流比例偏低,沒有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和優秀校長的引領示范作用。個別縣教師培訓經費未達到規定比例要求,農村教師新課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術培訓不夠普及和深入,許多農村教師適應新課程能力不足。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紅星新聞、中新網、閃電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