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18 23:04:00
每經記者|張鐘尹 每經編輯|易啟江
5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打好三大攻堅戰、不斷提升創新發展能力、推動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等36條具體意見。
《意見》指出,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鞏固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與東部地區發展差距依然較大,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安全任務依然繁重,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短板和薄弱環節。
《意見》要求,確保到2020年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營商環境、開放環境、創新環境明顯改善,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西部地區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通達程度、人民生活水平與東部地區大體相當,努力實現不同類型地區互補發展、東西雙向開放協同并進、民族邊疆地區繁榮安全穩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隨著《意見》的發布,西部大開發將形成新格局。圖為廣西欽州港助力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加快川藏鐵路等工程建設
強化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提高基礎設施通達度、通暢性和均等化水平,推動綠色集約發展。加強橫貫東西、縱貫南北的運輸通道建設,拓展區域開發軸線。強化資源能源開發地干線通道規劃建設。加快川藏鐵路、沿江高鐵、渝昆高鐵、西(寧)成(都)鐵路等重大工程規劃建設。注重高速鐵路和普通鐵路協同發展,繼續開好多站點、低票價的“慢火車”。
打通斷頭路、瓶頸路,加強出海、扶貧通道和旅游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綜合客運樞紐、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完善國家物流樞紐布局,提高物流運行效率。加強航空口岸和樞紐建設,擴大樞紐機場航權,積極發展通用航空。
進一步提高農村、邊遠地區信息網絡覆蓋水平。合理規劃建設一批重點水源工程、江河湖泊骨干治理工程和大型灌區工程,加強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和山洪災害防治。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和人口分散區域重點小型標準化供水設施建設。
加大地方債支持基建力度
財稅支持方面,《意見》要求,穩妥有序推進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改革。中央財政在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各領域專項轉移支付分配中,繼續通過加大資金分配系數、提高補助標準或降低地方財政投入比例等方式,對西部地區實行差別化補助,加大傾斜支持力度。
《意見》指出,考慮重點生態功能區占西部地區比例較大的實際,繼續加大中央財政對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力度,完善資金測算分配辦法。考慮西部地區普遍財力較為薄弱的實際,加大地方政府債券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將中央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納入地方政府財政承受能力計算范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財政部數據顯示,1-4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18973億元。其中,發行一般債券6733億元,發行專項債券12240億元。
《意見》指出,指導推動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調動市縣積極性。對設在西部地區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到期后繼續執行。賦予西部地區具備條件且有需求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對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項目在投資總額內進口的自用設備,在政策規定范圍內免征關稅。
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
《意見》要求,推動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充分發揮西部地區比較優勢,推動具備條件的產業集群化發展,在培育新動能和傳統動能改造升級上邁出更大步伐,促進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廣泛應用并與之深度融合,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圖片來源:新華社
推動發展現代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智能+”產業,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推動“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旅游”等新業態發展,推進網絡提速降費,加快發展跨境電子商務。
此外,《意見》指出,實行負面清單與鼓勵類產業目錄相結合的產業政策,提高政策精準性和精細度。在執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基礎上,對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進行動態調整,與分類考核政策相適應。適時修訂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并進行動態調整。繼續完善產業轉移引導政策,適時更新產業轉移指導目錄。加大中央財政對西部地區自然資源調查評價的支持力度,自然資源調查計劃優先安排西部地區項目。凡有條件在西部地區就地加工轉化的能源、資源開發利用項目,支持在當地優先布局建設并優先審批核準。鼓勵新設在西部地區的中央企業及其分支機構在當地注冊。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