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18 19:40:56
今日早盤股指探底回升后,午后有所回落,市場兩級分化嚴重,漲停個股70只,近40只個股跌逾9%。題材上,消費電子、蘋果、華為、5G概念持續走弱,半導體、芯片尾盤跳水,科技股全面下挫。周末還一致看好的科技股今天怎么了?
每經記者|葉峰 每經編輯|吳永久
周末,美國針對華為公司出臺出口管制新規引發討論,國產替代加速升級讓不少股民看好科技股,然而今日高位進場卻遭遇高開低走的股民直呼出乎意料,周末還一致看好的科技股今天怎么了?
值得注意的是,5月以來,隨著科技股的持續上漲,相關ETF正在遭到資金大量拋售……
科技股尾盤殺跌
今日早盤股指探底回升后,午后有所回落,市場兩級分化嚴重,漲停個股70只,近40只個股跌逾9%。題材上,消費電子、蘋果、華為、5G概念持續走弱,半導體、芯片尾盤跳水,科技股全面下挫。
截至收盤,滬指漲0.24%,報收2875點;深成指跌0.40%,報收10921點;創業板指跌0.44%,報收2114點。滬股通凈流入30.8億,深股通凈流入15.4億。
消息面上,美國商務部于當地時間5月15日針對華為公司出臺出口管制新規。中國商務部表示,美方動用國家力量,以所謂國家安全為借口,濫用出口管制等措施,對他國特定企業持續打壓、遏制,是對市場原則和公平競爭的破壞,是對國際經貿基本規則的無視,更是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嚴重威脅。這損害中國企業利益,損害美國企業利益,也損害其他國家企業的利益。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停止錯誤做法,為企業開展正常的貿易與合作創造條件。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不少機構表示,美國進一步升級對華為的限制,為國內半導體設備企業加快進口替代提供了良機。
各大股吧的股民也是比較興奮,都在期待今天的大陽線。然而,盤面上,以半導體芯片、5G為代表的的科技股今日整體出現了高開低走,尾盤更是加速放量殺跌。
人氣熱門股卓勝微、易成新能、天和防務等跌停,其中卓勝微全天成交23.4億元,創出歷史天量成交額。此外,韋爾股份、深科技、匯頂科技和聞泰科技等均出現大幅下跌。
板塊指數方面,半導體全天大跌3.89%、5G下跌3.65%、芯片下跌2.74%。

受科技板塊走弱影響,場內相關ETF也出現大跌,兩只5GETF跌幅最大,其次是芯片ETF、芯片基金和半導體50,跌幅均超4%。

盤后,有股吧股民表示芯片股大跌出乎意料。

近百億資金拋售相關ETF
在行業主題ETF方面,相關ETF近期表現怎樣呢?
統計發現,5月以來,隨著科技相關ETF的連續大漲,資金正在大量拋售。
以芯片ETF為例,該基金上周上漲5.04%,已連續三周大漲,累計漲幅逾20%,而自3月見底以來反彈幅度更是高達30%。前期被套籌碼大部分已獲得了解套,而豐厚的利潤進一步引發了資金拋售。
而在140只行業主題ETF中,5月份至今有,份額減少的有89只,其中,科技相關ETF份額減少量最大。
5月份以來,芯片ETF份額減少了41.39億份,以區間成交均價計算,資金凈流出額達45億元。
此外,5GETF(515050)、芯片基金和5GETF(159994)也分別減少了17.9億份、11.81億份和11.5億份,再加上5G50ETF和半導體50,這6只5G、芯片、半導體行業主題ETF自5月份以來至今合計凈流出資金約96.73億元。

另外,在芯片ETF成分股中,兆易創新和匯頂科技占基金凈值比均超過了10%,在資金大量流出中或受到較大影響。

短期調整不改長期向好
雖然今天以半導體芯片、5G為代表的的科技股出現了較大幅度調整,但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科技股近期整體漲幅較大,獲利盤豐厚,持續上漲后出現短期調整不改長期向好。
有券商表示,在核心科技基礎設施新基建領域,未來中美將出現分叉,倒逼出國內半導體快速成長的歷史性機遇。隨著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產業和金融資本的加速流入,半導體全產業鏈有望進入新一輪黃金發展期。
從長遠來看,也必將帶動中國半導體行業國產替代的全面加速升級,芯片半導體領域危中藏機。在科技產業整體發展征程中,各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更需要擔當重任,開拓創新。
國盛證券發布研報表示,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正愈發強烈的要求A股市場承擔起支持轉型升級、科技創新的歷史使命。自2018年以來,資本市場改革已然向這個目標加速邁進:科創板注冊制、再融資放松、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等重大舉措不斷落地。只有如此,A股市場才能更好完成促進科技與資本融合、優化資源配置、為經濟發展提質增效注入新動能的重任。
科技成長是中長期主線,建議關注半導體、新基建、云上游和游戲。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