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15 23:56:40
企業家大佬走進直播間帶貨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情,董明珠也不知不覺成為近期頻繁走進直播間的企業家之一。繼4月24日在抖音平臺直播首秀后,5月10日晚間,董明珠又獻出快手平臺的直播首秀。5月15日晚,董明珠的京東直播首秀在格力京東自營旗艦店進行。
每經記者|陳鵬麗 每經編輯|魏官紅
5月15日晚8點,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又現身直播間,這一次是在京東平臺。《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線上直播了解到,此次直播活動是借格力電器進駐京東商城10周年這個契機,在“格力京東自營旗艦店”舉行。
董明珠此次攜手知名評測人王自如一起直播。在前47分鐘,直播主要以采訪對話的形式進行。隨后在王自如等人的帶貨環節,董明珠也數次現身直播間,向消費者推介格力變頻新風空調柜機、格力空氣凈化器等。
記者了解到,在近10分鐘的推介中,格力變頻新風空調銷售了3200多套,帶貨金額約3200萬元。
董明珠在直播間談到,“我也做了2次(直播),大家認為是(我在)帶貨,但是我認為是體驗。”董明珠表示,格力正致力于新零售,將線上線下結合,希望可以通過自己做直播,讓線下3萬多家經銷商加快線上步伐。“現在很多店他們自己也搞直播,做線上銷售了。”
記者注意到,董明珠22天3次現身直播背后,顯現出格力電器的渠道轉型迫在眉睫。
企業家大佬走進直播間帶貨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情,董明珠也不知不覺成為近期頻繁走進直播間的企業家之一。
繼4月24日在抖音平臺直播首秀后,5月10日晚間,董明珠又獻出快手平臺的直播首秀。5月15日晚,董明珠的京東直播首秀在格力京東自營旗艦店進行。

圖片來源:京東平臺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次在京東平臺上的直播,前47分鐘以采訪對話的形式進行。在王自如的主持下,董明珠談及自己對線上渠道的感受,以及疫情期間格力電器所做的工作等。
47分鐘后,董明珠退出直播間,王自如帶領其他兩名帶貨達人推薦格力電器的產品。但中途休息了10多分鐘后,在產品推介過程中,董明珠再次回到直播間,為線上消費者重點介紹格力的一級能效變頻新風空調柜機。
記者注意到,經過前兩次直播探索,董明珠的直播風格也有了明顯轉變。在4月24日抖音直播中,董明珠采取的直播策略是,在鏡頭下帶觀眾全面參觀格力電器展廳,一一介紹格力全系列產品及相關技術。這場直播的結果也不如人意,全場商品銷售額僅22.53萬元。
在5月10日的快手直播,董明珠選擇攜手二驢、驢嫂平榮、李鑫等快手平臺的頭部流量大V一起直播。在推介產品時,董明珠更加聚焦,“帶貨”風格也更加貼近生活,她親自在直播間榨了一杯西瓜汁。
5月15日晚,董明珠采取的帶貨模式是講述格力產品背后,關于消費者的故事。截至22時,董明珠兩度出現在主持人帶貨環節,為消費者介紹格力電器的變頻新風空調及空氣凈化器。“下次直播我想請用戶到現場,更有說服力。”董明珠說。
在定價策略上,格力電器在快手、京東直播時的優惠力度也較抖音直播時更大。比如,5月15日晚,原價近2萬元的一級能效變頻新風空調柜機,京東直播間的價格是9999元,幾乎是半價優惠。
事實證明,董明珠的帶貨能力十分強。記者了解到,在董明珠介紹格力空調的10分鐘時間里,直播間下單超過3200套,而格力“獵手”除菌空氣凈化器在10多分鐘內,也賣出超3600臺。
截至發稿,由于直播尚在進行,京東平臺及格力電器均未對外披露本場直播的帶貨金額。截至晚間22時30分,直播間觀看人數超過700萬。
雖然帶貨很賣力,帶貨能力也超強,但董明珠在5月15日晚的直播中稱,自己不是在帶貨,而是在體驗。她表示,這次疫情對格力電器線下幾萬家經銷商來說,是一次非常深刻的觸動。“以前開個店守在那里就行,但是現在不行了,疫情期間,封城封區,他們也靜心下來反思,怎么才能做得更好。”
董明珠表示,自己是為經銷商帶頭打樣,希望“(格力的)3萬多家經銷商能悟出來一點東西,加快他們的步伐。現在我們很多經銷商店自己也搞直播,線上銷售。實體店在那,消費者可以到店里來,也可以通過線上下單,經銷商送上門。”
她說,“一個好的服務商,是需要適應時代的變化,用戶需要的就是服務商應該做的。”董明珠同時強調,“我們(格力電器)和京東會有更深入的合作,但永遠也不會拋棄我們線下3萬多家經銷商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董明珠頻繁現身直播間背后,格力電器渠道轉型緊迫。根據奧維云網(AVC)的監測,2019年格力空調線下市場份額仍穩居首位,但線上市場份額已被美的超越。
正如格力電器在其2019年財報中強調打造線上線下融合新銷售模式一樣,5月15日晚間,董明珠也強調,格力電器要打造新零售,將線上線下完美結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