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借力“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 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加速成型成勢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13 22:49:25

在新一輪競爭中,如何拔得頭籌?對于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而言,雙流以“臨空商務集聚地、國際跨境消費城、品質生活新典范”三大定位“應戰”。

▲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凌云灣規劃效果圖

1992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卡薩達教授提出了著名的“第五波理論”。他指出,機場將取代過去的海港、內河、鐵路和高速公路系統,成為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由此誕生的“機場城市”,將對全球城市現有格局帶來“第五次沖擊波”。

在中國,如何利用機場造城正成為城市新一輪發展的重要課題。今年3月,上海發布《虹橋商務區規劃建設導則》,提出從接軌國際一流商務區標準等五個方面打造產城融合的國際城區。即將開啟“一市兩場”時代的成都動作更為急迫。今年3月,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開展了一場特別的網絡直播推介活動。根據計劃,經過3~5年,空港商務區將建設成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空港商務區,而虹橋商務區正是其對標對象。

機場造城的背后,是“流量”經濟正在向“留量”經濟轉化。在新一輪競爭中,如何拔得頭籌?對于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而言,雙流以“臨空商務集聚地、國際跨境消費城、品質生活新典范”三大定位“應戰”。而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利好下,“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是成都最重要、最獨特的國家定位,也將是空港商務區的“制勝法寶”。 

從中心商圈到空港商圈 再造“中央活力區”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從世界最新的發展趨勢來看,機場正在成為城市新的商業中心。

去年,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的“星耀樟宜”商業項目正式投運。除了服務長時間轉機和機場購物的旅客,星耀樟宜的目標是打造新加坡的商業新地標——據其負責人預計,星耀樟宜每年將接待4000萬至5000萬人次,而其中有60%的顧客來自當地。在全球買家源源不斷涌入位于市中心的烏節路購物街時,星耀樟宜獨特的品牌和航空體驗仍能收獲擁蠆。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作為城市的“流量入口”,機場與商業有著天然的相通性。而對于城市而言,機場則是拓寬商業版圖的新戰場。

眼下,機遇降臨到了坐擁“流量大戶”的成都。

去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客運吞吐量以5.5%的高增速增長至5586萬人次,進一步鞏固了全國第四的位置。而在受疫情影響、國際航線驟減的情況下,今年3月,成都雙流機場展示出了更強的韌性——其以198.02萬的客運吞吐量一躍居于全國首位,超過北京、上海兩座城市的雙機場數據。

2018年,成都提出將在2022年建設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并將原先春熙路-鹽市口單商圈擴充為包含三個國際化頂級商圈的商業結構,雙流國際空港新城商圈正是其中之一。包含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在內,又一個“國際化高品質中央活力區”將在此誕生。

在雙流國際空港產業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看來,消費是成都的傳統優勢,也是雙流實現流量轉化的重點。2009年入駐雙流的成都時代奧特萊斯,距機場僅10分鐘車程,區位優勢明顯,已連續多年位列全國奧特萊斯銷售額前五、蟬聯西部第一。

機場如何成就新商圈?空港商務區產業規劃的編制方、仲量聯行戰略顧問部負責人鄒麗娟指出,只有一個奧特萊斯是不夠的,還需要打造像“星耀樟宜”這樣的項目載體。使雙流變成流量節點,一面通過機場連接全球旅客,另一面則輻射西南的廣大市場。

根據現有規劃,除借助自貿區、綜保區等優勢打造的跨境電商集聚中心,雙流還計劃到2023年,打造3個以上集大型購物、商務辦公、星級酒店等于一體的綜合性項目。

從適空商貿到航空新經濟 探索“城市型機場”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隨著成都城市半徑延長到50公里的超長尺度,明年即將投運的天府國際機場帶來“一市兩場”差異化發展的要求,雙流國際機場作為“城市型機場”的特點也開始凸顯。

與浦東國際機場形成有效分工的虹橋,是同時享有臨空與城市雙重發展要素的典型案例。它不僅是上海最早集中發展涉外商務的區域,還形成了服務業總部經濟集群。包括萬科、龍湖和瑞安等企業均將其全國或地區總部遷至該區域。

機場如何從遠離城市、專攻適空商貿的專業載體,轉變為城市配置資源的中心地區?鄒麗娟團隊進行了詳細剖析。他們發現,與城郊型機場相比,由于城市型機場距市區近,享受航空商旅與城市居住、高校等復合型人口紅利,更適合企業城市總部以及專業金融服務、臨空購物、城市文旅、物流、教育等產業入駐。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TOD團隊負責人陳學海更形象地指出,“今后,會有越來越多對時間敏感、需要經常跨國出差的公司對機場周邊的辦公場所產生需求,比如貿易、專業服務和技術行業。”

在雙流現有規劃中,這些“關鍵詞”隨處可見。例如,空港商務區正在建設的國際會議中心,距離機場僅5分鐘車程,能夠滿足商旅人士對國際性行業會議快節奏參會、當天來回的需求。

美好的藍圖已然繪就,雙流能否吸引企業總部紛至沓來?

成都城市能級的提升,已使雙流機場步入新的發展階段。數據顯示,2019年,雙流全年航空經濟產值1663億元,與之相比,電子信息、生物產業產值分別為653億元、200億元。在其帶動下,雙流2018年綜合實力在全國百強區排名中從37位上升至32位。

空港商務區的打造,則將帶動整個區域產業產生“蝶變”。

雙流的設想,是通過土地騰退以及引導存量項目轉型升級等辦法,推動產業結構轉變。按照鄒麗娟的說法,就是要對全區的現有產業進行整體的提能改造,發展航空經濟。體現在規劃中,包括匹配航空產業需求的生產性服務業,比如航空租賃、航空金融等產業,以及商貿展覽、都市旅游等產業,均將成為空港商務區加速布局的產業門類。

從城市機場到機場城市 豐富“第三級功能”

一港四區城市規劃效果圖 圖片來源: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供圖

如鄒麗娟所說,機場的產業輻射效應,總是先從第一級近港功能開始,主要體現在基礎物流、基礎乘客配套等領域。而隨著機場能級的提升,就出現了包括臨空商貿、商業、專業服務等第二級功能。到第三級時,就會進一步衍生出公共服務、特色文旅等功能。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在分析“機場城市”概念時指出,未來機場本身也會成為一個旅行目的地,可以進行一些娛樂活動,也可以放松休閑。由此,機場“不再是一站式的旅程”。

雙流的“機場城市”之路正在成型。據雙流國際空港產業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園型國際商圈”的理念已被植入雙流空港商務區的規劃建設當中。在機場西側,一個可供舉辦體育賽事及市民活動的空港體育公園即將開園迎客;國際商品進出口展銷中心擬引入運營商,與中央綠軸串起新的購物街,聯通至時代奧特萊斯。若視線放遠,空港商務區不僅與錦城公園僅一路之隔,還和雙流萬畝中央公園相連。

充滿綠意的城市生活場景,大大改變了機場周圍的原有生態。如今,環繞機場行走,過去散亂的飯店已不見蹤跡,取而代之的是一條綠色的邊界線。從已現雛形的“空港·云”開始,連接國際會議中心與空港體育公園,一條集商務服務、場景體驗與空港觀光于一體的聚集區已然成型。

更重要的是,一種“先策劃、再規劃,先規劃、再設計,先設計、再建設”的觀念被運用于城市打造當中。

在“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建設要求下,城市規劃思維、建設方式、管理體系和營城模式正在經歷變革。具體到空港商務區規劃中,呈現出了一種“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生活方式低碳化”的國際門戶樞紐——綠色空間為底色、功能組團為單元、綠道體系為脈絡、公園街區為場景,為世界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

產業與城市的結合,在起步區的規劃中格外明顯。在云溪帶,重點布局商展體驗、生態游憩等功能;在凌云灣,則承載商務服務、航空金融等功能,加之發展臨空購物、科創商貿的云商谷以及聚焦會展的商展廊,“一帶一灣一谷一廊”均與公園城市理念完美融合。有規劃、有目標,在“一年強基礎、三年出形象、五年見成效”的總體要求之下,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的美麗畫卷正按規劃藍圖緩緩展開。文/楊棄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成都 空港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