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07 22:11:13
每經編輯|王鑫
從美股退市一年后,中芯國際準備上科創板,謀求“A+H”。
上海證監局官網最新信息顯示,中芯國際已于5月6日簽署上市輔導協議,保薦及輔導機構為海通證券、中金公司。

圖片來源:上海證監局官網截圖
5月5日晚間,中芯國際(00981.HK)發布公告,擬于科創板發行不超過16.86億股股份,扣除費用后,約40%的募集資金將用于12英寸芯片SN1項目,剩余的募集資金則用于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的儲備資金以及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受此影響,中芯國際在港交所的股價5月6日應聲大漲10.75%。
談及回到境內上市的理由,中芯國際在公告中指出,人民幣股份發行將使其能通過股本融資進入中國資本市場,并于維持其國際發展戰略的同時改善其資本結構。另外,回到A股上市符合該公司及股東的整體利益,有利于加強其可持續發展。

圖片來源:中芯國際公告截圖
公開資料顯示,中芯國際是一家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總部位于上海,擁有全球化的制造和服務基地。其官網資料顯示,為了滿足全球客戶的不同需求,中芯國際提供0.35微米到14納米制程工藝設計和制造服務,包括邏輯電路、閃存內存等。
2019年5月24日晚,香港、美國兩地上市的中芯國際在香港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稱,公司決定主動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且已得到董事會批準。中芯國際在公告中說,出于一些考慮因素,包括:與全球交易量相比,中芯國際ADS交易量相對有限;以及維持ADS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將帶來較重的行政負擔和較高的成本等,因此選擇由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出。
據中國證券報,中芯國際從紐交所退市,正值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之際,背后策略調整動向備受關注。此前傳聞,如果華為遭美方封鎖生效,臺積電一旦不再代工生產海思芯片14nm工藝,長期來看此部分業務有望轉交中芯國際負責代工生產。
《每日經濟新聞》近期報道,目前,華為海思在中國大陸Fabless廠商中獨占鰲頭,中芯國際則是最大的Foundry。由于華為海思并沒有上市,若中芯國際登陸科創板,無疑將成為A股最“硬核”的芯片股。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上海證監局官網信息、中國證券報、每經APP)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