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07 17:17:16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星
5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援鄂醫療隊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回答媒體提問。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彪 攝
在援鄂期間,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主要負責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的救治,醫院在救治這類患者中積累了哪些經驗?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醫療隊隊長李海潮介紹:“我們組織了一個多學科團隊,這是我們做好抗疫工作的一個重要保障,因為我們31個大夫中有7位是呼吸科的,3位是重癥的,其他所有內科的亞專業都有,包括心臟、消化、內分泌、血液、腎臟、風濕免疫,還有感染科。”
李海潮表示,新冠肺炎是病毒感染所致的重癥肺炎,會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嚴重的呼吸衰竭。它首先是呼吸道感染,造成呼吸系統嚴重損害,而且繼發一系列多臟器功能受損。因此多學科團隊在重癥肺炎的醫治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幾乎我們能碰到的所有問題大家都可以找到對應的專業人員去解決。”
李海潮說,這次去的醫療隊員超過2/3都有中級以上職稱,有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形成一個多學科團隊。“我們每天都有例會討論病例,會定期集中到一起,針對每個病人的問題展開討論,從專業角度提建議。”
李海潮稱,在武漢華中科大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有一個特別申請的會診區域,每天下午4點,醫療隊相關專家都會到這個會診區域討論。“因為它的信息化做得很好,我們可以通過電腦屏幕看到病人的信息,包括X線圖像等,大家會就重癥病人所有的問題展開詳細討論,這也是一個多學科團隊的會診機制。經過討論后形成決策。”
李海潮認為,這是在不同層面上形成合力。重癥肺炎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如果病人的器官功能維持得很好,通過呼吸支持治療,能夠熬過肺部嚴重損害時期,慢慢就可以恢復。所以多學科團隊對于器官功能的支持有特別重要的幫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