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27 00:07:42
每經記者|周程程 每經編輯|陳 星
4月2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加強醫療防控物資出口質量監管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針對口罩生產、流通以及出口等環節的監管問題,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司長金海回應,企業在出口報關時,除提交電子或者書面出口方和進口方共同聲明外,其他通關手續及流程沒有變化。
海關對口罩出口監管如何
隨著國外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他們對口罩等防疫物資需求大增,由于各國標準不同,我國出口非醫用口罩誤作醫用的情況時有發生。
4月25日,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公告,要求自4月26日起,非醫用口罩出口企業報關時須提交電子或書面的出口方和進口方共同聲明,確認產品符合中國質量標準或國外質量標準,進口方接受所購產品質量標準且不用于醫用用途。就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能否詳細介紹相關要求?
對此,金海回應,該公告是對優化口罩生產、流通以及出口等環節的監管進一步明確要求。企業在出口報關時,除提交電子或者書面出口方和進口方共同聲明外,其他通關手續及流程沒有變化。
金海指出,對聲明符合國外質量標準的,海關憑企業清單驗放。對不在企業清單內的,海關接受申報,予以驗放。“我們已在‘單一窗口’上專門增加提示選擇功能,方便企業操作。對于手續齊全、如實申報的企業,不會影響正常通關。”金海說。
金海強調,再次提醒出口企業,在申報出口防疫物資時,在“生產銷售單位”一欄要如實填寫實際生產企業名稱及代碼,如實提交“出口方和進口方聲明”,如實填寫“醫用/非醫用”、商品名稱、規格型號等申報要素,以便順利通關。
出口口罩價格由市場主導
有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有媒體報道,中國的口罩生產廠家相互壓價,出口口罩被賤賣,也有外媒報道中國在疫情期間壟斷個人防護市場,謀取暴利,中國口罩被高達數倍價格賣到國外。上述情況是否屬實?如屬實,將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進行調整?”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表示,隨著疫情在全球范圍快速蔓延,中國在滿足國內防控需要的同時,力所能及地為世界各國商業采購需求提供支持。
“大家都知道,價格由市場主導,由供需決定。”他說,短期內中國出口口罩價格可能會因供需變化有波動,但總體看,中國出口口罩價格符合市場原則,是良心品質。
李興乾表示,不能讓加班加點、趕工生產的國內企業受到損害,正當收益得不到保障,也不能讓哄抬物價、牟取暴利的不法行為損害中國制造的金字招牌。
他指出,為此,中國政府采取一系列舉措,從生產、交易、認證、出口等環節,強化防疫物資質量監管,相關部門協同配合、依法調查,嚴厲打擊假冒偽劣、違規出口、囤積居奇等擾亂市場和出口秩序的行為。發現有關問題,都會進行深入調查核實,對確屬違規違法行為,將嚴肅懲處,絕不姑息。
從未限制防疫物資出口
有報道顯示,世貿組織于當地時間4月23日發布報告稱,自疫情暴發以來,全球累計有80個國家禁止或者限制口罩、手套等醫療防護設備出口,以緩解本國物資短缺困境。
自3月31日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出臺《2020年第5號關于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以來,4月25日又出臺《2020年第12號關于進一步加強防疫物資出口質量監管的公告》,這是否意味著中國也將限制防疫物資出口?
對此,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表示,盡管全國范圍內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進程加快,國內防控任務依然艱巨繁重,但中國政府一直用各種方式和途徑為國際社會抗擊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中國從來沒有限制防疫物資出口,而是想方設法為世界各國的采購提供便利和支持。
李興乾強調,第一,各國在中國商業采購防疫物資渠道完全暢通。根據商務部業務統計,截至4月25日,74個國家和地區、6個國際組織與我簽署了192批次醫療物資商業采購合同,累計金額14.1億美元。72個國家和地區、8個國際組織正與我企業開展129批次商業采購洽談。
他表示,中國31個省區市通過市場化采購方式,已經向191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了防疫物資。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在需求對接、貨源組織、物流運輸、出口通關、標準認證等方面積極予以支持。
第二,海關統計數據表明,醫療物資出口規模穩步擴大。4月24日當日,中國出口口罩10.6億只,這個數字比3月31日5號公告實施前的2.24億只,增長3.7倍。
第三,很多國家對于從中國采購防疫物資給予高度評價。多國政府以各種方式向中方致謝,對從中國采購到的防疫物資質量表示充分認可。中國生產的防疫物資每天都以最快速度輸往急需的國家和地區。由衷期待世界各國人民早日渡過難關,所謂的“中國限制出口”完全是曲解和誤讀。
李興乾指出,防疫物資質量安全不容絲毫馬虎。對不合格防疫物資,中國政府絕不會放任不管,兩個公告分別加嚴醫用和非醫用防疫物資質量監管,根本不是限制防疫物資出口,而是本著對各國人民生命健康高度負責的主動擔當,確保把中國的合格產品更有效提供給國際市場,讓各國最終用戶安心放心,以實際行動為全球抗擊疫情做出積極貢獻。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