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本來還有11萬本金,確權后竟只剩4.8萬!隨手記P2P清退方案引投資人質疑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26 22:04:38

 每經記者|易望奇    每經編輯|易啟江    

近日,深圳P2P平臺隨手記在其官方認證的微信公眾號“隨手投資”發布《隨手科技啟動網貸業務轉型退出工作公告》的推文,對外宣稱決定啟動戰略轉型,對原有網貸業務存量開展有序、分批次的業務結清工作,穩步退出網貸業務。

然而,隨手記關于確權本金的計算方式引起了出借人強烈反對。

據隨手記官方認證的微信公眾號“隨手投資”發布的《用戶確權公告》:確權本金指用戶當前持有的賬戶內穩盈余額以外的累計充值金額減去累計提現金額的剩余部分,若累計充值金額減去累計提現金額≤0的,則視確權本金=0。

多位隨手記出借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反映,按照隨手記所說的確權本金方式,實際上就是在沒有獲得出借人同意的情況下,強行從用戶在投本金中扣除歷史所得收益。

隨手記:“確權之后只兌付本金”是誤解

隨手記平臺出借人張斌(化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5年前他在朋友的介紹下開始在隨手記上投資,5年來他累計在隨手記出借金額近百萬,一共獲得了約7.6萬元的出借收益。截至目前仍有11萬多本金待收余額。

投資人提供的在投本金數據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然而,根據隨手記《用戶確權公告》規定,確權本金需要扣除歷史收益,因此他未到期的11萬多的待收余額在扣除歷史收益之后只剩4.8萬,按照隨手記所說的確權本金方式,實際上就是在沒有獲得出借人同意的情況下,強行從用戶在投本金中扣除歷史所得收益,這也意味著自己這些年在平臺的出借收益統統“歸零”。這讓張斌覺得實在不能接受。

投資人提供的確權金額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對此,隨手記官方認證的微信公眾號“隨手投資”在4月24日發布《關于確權的誤解,全部都在這里了》的推文表示:根據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在深圳市金融辦指導下發布的《深圳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退出指引》第六章第四十二條的要求,先本金后收益原則是指對于所有存在待收余額的出借人,應當優先兌付未償還本金,在所有出借人的本金償還后,才進行收益兌付,盡可能兼顧兌付的公平性。所以“確權之后只兌付本金”是完全的誤解,最終兌付金額需要以兌付方案為準。

公開資料顯示,隨手記于2015年9月上線,由深圳市隨手科技有限公司運營,隨手科技研發及運營了隨手記、卡牛信用卡管家等多款知名理財應用產品,于2017年9月獲得由KKR集團、紅杉資本等投資的2億美元C輪融資。工商信息顯示,深圳市隨手科技有限公司法人為谷風,系北京隨手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控股。股權穿透后,谷風間接持股比例為70%,徐少春間接持股比例為30%。徐少春系金蝶集團創始人、董事會主席,旗下金蝶國際(00268.HK)是港股上市公司。

據網貸之家引用中國互金協會官網數據,截至2020年3月31日,隨手記累計借貸金額465.14億元,借貸余額25.74億元,當前出借人數為75121人。然而,每經記者在中國互金協會的官網并未查到上述數據,在隨手記的官網也未查到上述信息。隨后每經記者聯系了隨手記相關工作人員,其表示不是故意撤掉上述數據,而是因為目前隨手記轉型退出已經通報了中國互金協會,隨手記沒有新增的網貸信息中介業務,所以就停止了信息披露系統的報送工作,同時也就停止了該板塊的展示。他還表示,由于目前隨手記在政府督導下進行P2P業務轉型清退,業務數據需要相關律所和會計事務所審核完成后,在政府監管同意下適時公開披露。

2017年8月24日,原銀監會官網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下文簡稱“信披指引”),原銀監會方面表示,該信披指引與2016年8月24日發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指引》、《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共同組成網貸行業“1+3”(一個辦法三個指引)制度體系。

而“信披指引”中所稱“信息披露”,是指P2P平臺及其分支機構通過其官方網站及其他互聯網渠道(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渠道)向社會公眾公示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基本信息、運營信息、項目信息、重大風險信息、消費者咨詢投訴渠道信息等相關信息的行為。其中規定: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在每月前5個工作日內,向公眾披露截至于上一月末經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撮合交易的如下信息:自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成立以來的累計借貸金額及筆數;借貸余額及筆數;累計出借人數量、累計借款人數量;當期出借人數量、當期借款人數量等。

律師觀點:計算未兌付金額應包括利息

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律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一般P2P平臺與出借人簽訂的《居間合同》或P2P平臺與出借人、借款人簽訂的《借款合同》,單個出借人未兌付的金額通常包括本金、利息等預期收益款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指出“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也就是說,民間借貸可以約定利息,利息在年利率24%范圍內均應當被支持,計算出借人未兌付金額時當然應包括利息。

出借人的利息收益等將沖抵本金持做法,適用于像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這樣的案件。肖颯律師介紹,在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的實際操作中,有一些偵查機關對犯罪嫌疑人吸收金額進行審計時,有些鑒定機關會根據P2P平臺上出借人的后臺交易數據(包括本金與利息),確認出借人未兌付的金額。但更多出借人數量較大的案件,審計機關最主要的審計項目為犯罪嫌疑人已吸收資金金額、已返還資金金額,而這中間的差值就是未兌付金額。如此,出借人的利息收益等將沖抵本金,如此做法,也有法律依據。具體法律規定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條,“向社會公眾非法吸收的資金屬于違法所得。以吸收的資金向集資參與人支付的利息、分紅等回報,以及向幫助吸收資金人員支付的代理費、好處費、返點費、傭金、提成等費用,應當依法追繳。集資參與人本金尚未歸還的,所支付的回報可予折抵本金。”

依據《合同法》第六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如P2P平臺與出借人簽訂的《居間合同》或P2P平臺與出借人、借款人簽訂的《借款合同》中有關于承諾收益的條款,則P2P平臺應誠信履約。具體在本案例中,P2P平臺確權金額計算方式是累計充值金額減去累計提現金額的剩余部分,相當于歷史收益被認為是返還本金。如此操作,將構成違約行為。出借人基于與P2P平臺的《居間合同》或與P2P平臺、借款人簽訂的《借款合同》,可以民間借貸合同糾紛為案由向被告所在地等法院起訴。具體管轄還需結合雙方合同確定。出借人請求法院確權的,在P2P平臺不存在任何刑事風險的基礎上具有可行性。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