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21 19:15:46
“現貨市場這種情況比較好理解,你在處理破爛兒貨的時候有時候會說:‘給你十塊錢,幫我拿去扔了!’現在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了石油期貨上。”閆建濤給記者舉了這個例子,類比了期貨市場出現“負油價”的邏輯。
每經記者|唐宗全 每經編輯|何劍嶺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期貨價格下跌的極限是多少?
“下跌極限就是‘不要錢’,跌到無限接近零!反正價格不可能是負數。”很多人在4月21日凌晨(北京時間)以前持有類似想法。
但是,4月21日凌晨,這一觀念被顛覆了,原油期貨價格跌到了0美元以下!WTI原油05合約,4月21日是其“最后交易日”,北京時間2:29,最低報價-40.32美元!據芝商所(CME)公布的官方價格,美原油05合約的當日結算價是-37.63美元。
油價真的跌成負數了!此前從無先例,很多人都發表文章稱“活久見”!
“負油價”的邏輯:0可以做除數嗎?
價格從正變負,一定要經歷0!假如價格從0漲到1元,請問漲幅是多少?
油價穿過0的時候,計算漲跌百分比必然會“除以0”,計算機不會死機嗎?
看到原油期貨價格跌成負數,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數據錯了”,油價怎么可能是負數呢?
0.01美元下跌50%是0.005美元,0.005美元下跌50%是0.0025美元……依次類推,應該是一個無限接近0的正數!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業內的采訪,目前國內的證券、期貨、基金、期權都沒有聽說過“報價低于0”的情況。看起來像個邏輯“錯誤”,價格從1元漲到2元,漲幅是100%,如果價格從0元跌到2元,或漲到2元,漲跌幅是多少?0不能做除數!這是個數學問題,也是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很遺憾,負油價出現了,這已經是事實。原油期貨價格第一次出現了低于0的報價!最低-40.32美元/桶,這是個顛覆認知的重大事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或簡稱NBD)采訪到了國內第一個提出“負油價”概念的人——《圖解原油期貨》的作者,隆眾資訊的副總經理閆建濤。
“現貨市場這種情況比較好理解,你在處理破爛兒貨的時候有時候會說:‘給你十塊錢,幫我拿去扔了!’現在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了石油期貨上。”閆建濤給記者舉了這個例子,類比了期貨市場出現“負油價”的邏輯。
所謂“負油價”就是賣方支付幾十美元的成本,買方必須把原油拉走,因為倉庫都快裝不下了,石油不能隨便亂扔。買方獲得了錢,就承擔了履約的義務。
閆建濤是給上海期貨交易所提供原油期貨投資者教育的專家,是原油期貨這個領域的資深人士。他告訴記者,庫存是近期影響油價的最重要因素,取代了過去的生產成本因素。
“過去,我們都說生產成本35美元/桶、15美元/桶是構成油價的底部,油價不應該跌破成本。但是現在首要影響因素已經讓位于庫存。”
“受疫情影響,在美國、加拿大的石油內陸產區,生產出來的原油運不出去,倒貼著賣,負油價就出現了。” 閆建濤說。
“停產關井代價高昂,關閉油井的代價高于虧著錢生產” 閆建濤表示,兩害相權取其輕。
“負油價”這種交易場景在現實中是存在的,只是從來沒有出現在期貨金融交易上,這一次芝商所開了先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芝商所把“負油價”這個魔鬼放出來,并非空穴來風,而是早有先兆,芝商所前一段時間不停地發公告,為“負油價”在技術上做了準備。
3月19日,芝商所把熔斷機制的價格閾值從7%提高到15%。
4月3日,芝商所通知,修改了IT系統的代碼,允許“負油價”申報和成交,從4月5日開始生效。
4月8日,芝商所跟清算公司、客戶進一步溝通,表達了出現負油價的可能性。
4月15日,芝商所跟會員單位進行了測試,驗證了負油價下市場會怎么樣,測試情況據說還不錯。
4月20日,負油價出現!芝商所發表意見,認為原油期貨在第一次進入負價格區間之后,運行是正常的。
中國某商品期貨交易所的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國內期貨交易所目前不支持低于0的價格申報。
芝商所,以前也不支持“低于0的價格申報”,只是在近期突然修改了規則。
業內人士分析,或許是因為有跡象顯示原油期貨市場有大麻煩,或許價格跌到0都化解不了風險,所以芝商所開始籌劃價格跌到負數。
值得注意的是,4月20日深夜~4月21日凌晨,原油期貨沒有啟動熔斷機制,價格一路下跌沒有熔斷……
“價格跌穿0的時候不能熔斷也不能停,因為0不能做除數,K線無法計算漲跌幅的百分數。”
閆建濤表示:“15%的熔斷機制根本擋不住,沒有啟動熔斷機制,人為干預價格是有問題的,不如直接跌透……”
“某種程度來說,是技術的因素導致了負油價的出現,基本面驅動只是大背景,這是個金融技術問題。” 閆建濤表示。
跟原油類似的期貨品種有燃料油、汽油、柴油、乙二醇、液化石油氣等。這些都是流體,而且易燃易爆,排放出去也污染環境。芝商所這次開了先河,允許報價低于0,未來會不會在更多的品種效仿?“負報價”時代是不是來了?
閆建濤表示:“我覺得有這個可能,只是現實中要考慮‘有沒有必要’,可能性和必要性是兩回事兒。應該做這方面的研究,汲取其中的教訓,但是不一定要這樣做。”
國內商品期貨交易,會不會也允許低于0的價格申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這個問題采訪了國內有關方面,但這個話題太敏感,處在關鍵位置上的關鍵人士都不置可否。只有一點是肯定的,目前國內的幾個交易所都不允許報價低于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