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26 18:41:27
每經編輯|何小桃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3月25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67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截至3月25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已達541例。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今天表示,目前已有23個省份報告境外輸入病例,防控疫情擴散的壓力很大,要做好更加持久的防控準備。
一邊是以武漢為主戰場的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一邊是每天呈兩位數飆升的境外輸入病例數字,面對李蘭娟院士口中疫情爆發以來的"第二次嚴峻考驗",全國多地正不斷收緊防控輸入的舉措。
據人民日報報道,3月25日,記者從江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了解到,3月25日由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入境江西的QD704航班發現15名有發熱、咳嗽、咽痛、腹瀉等癥狀的乘客。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江西省進一步防范境外疫情輸入操作規程》,自2020年3月26日零時起,暫停所有出入境江西省的國際客運航班,暫停期14天,便于對3月25日QD704航班的所有人員身體狀況進行排查,對具有癥狀的乘客進行治療。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攝圖網
航班復航時間,14天后視疫情防控需要另行通知。
據江西省衛健委消息,2020年3月25日0-24時,江西省無本地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報告,無本地新增疑似病例,無本地住院確診病例。全省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935例,累計出院病例934例,累計死亡病例1例。
2020年3月25日0-24時,江西省無境外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報告。全省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例。全省現有288名密切接觸者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與江西相比,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受輸入性病例影響更大,截至3月26日12時,北京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已達150例。
自3月23日零時起,所有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始發客運航班均須從天津、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上海浦東、濟南、青島、南京、沈陽、大連、鄭州、西安12個指定的第一入境點入境。在第一入境點檢疫符合登機條件的旅客,方可搭乘原航班入京。
自3月25日零時開始,所有從北京口岸入境人員(不分目的地)、14日內從其他口岸入境進京人員,全部集中隔離觀察,全部做核酸檢測。

3月26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了一起典型病例:一名職員在英國期間,偶有外出至餐廳用餐,在當地未采取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回京后在集中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期間出現癥狀,確診新冠肺炎。
趙某某,男,42歲,中國香港籍,職員。3月9日至15日在英國倫敦某酒店居住,期間偶有外出至餐廳用餐,在當地未采取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15日由英國倫敦出發,經臺北轉乘BR716航班飛往北京,17日抵京,經過海關檢疫至集中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23日晚出現發熱等癥狀,24日由120急救車轉運至小湯山醫院就診,當日采集標本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結合境外史、肺部影像、血液檢查等其他診斷依據,25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龐星火介紹,本市在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部分境外青年病例在歐美國家疫情持續高發的情況下,仍然外出參觀藝術展,組織并參加KTV、朋友間聚會,外出到餐館聚餐、逛超市、健身房健身等,在當地活動期間均未佩戴口罩,最終被感染,令人惜嘆。
與此同時,上海防控境外輸入的政策也進一步收緊。
據上海發布,為進一步做好防控境外疫情輸入工作,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自3月26日18時起,對入境來滬的全部人員,一律實施為期14天的隔離健康觀察(對入境的外交人員和從事重要經貿、科研、技術合作的人員,另有規定的按規定執行)。
上海要求,各區、各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聯防聯控責任,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26日,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國境外輸入的確診人群中90%持中國護照,其中40%是留學生。
"現在輸入病例中持中國護照的占90%,有一些是在境外的時候已經感染而自己不知道,有一些是知道了,仍然回來,這體現了對祖國的信任。但另一方面,也導致他本人病情加重,同時也影響同機所有接觸人員安全。"他說道。

羅照輝進一步指出,90%持中國護照的人員中有40%是留學生。這些數字說明旅行的安全風險很大,希望留學生和家長認真權衡利弊,做出正確的選擇。并建議道,當前形勢下,留在當地可以避免長途回國時交叉感染,或因中轉國家邊控措施而中途受阻,也可避免對學業、簽證的影響。
羅照輝稱,我國外交部門將密切跟蹤形勢,全力維護海外中國公民的健康與合法權益。"祖國永遠是海外公民的堅強后盾,執政為民是中國政府的宗旨,留學生有困難找政府,是對政府的信任,也是政府的責任。"羅照輝強調。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人民日報、北京日報、上海發布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