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18 22:29:12
每經記者|宗旭 每經編輯|宋思艱
3月18日晚,騰訊公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報告:2019年全年,騰訊營收3772.89億元,同比增長21%,凈利潤943.51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第四季度營收1057.67億元,同比增長25%,凈利潤254.84億元,同比增長29%。這是騰訊單季度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
詳細來看,在經歷了游戲版號的“冰川期”以后,游戲業務重回正常軌道。小程序業務也給了外界意外之喜:日均交易筆數同比增長超過一倍,交易總額逾人民幣8000億元。
當然,最受矚目的還是騰訊金融科技和企業服務板塊的業務收入,自從2018年騰訊“930”改革之后,產業互聯網就被視為公司的未來。作為騰訊轉型產業互聯網的基石,騰訊云不負眾望,2019年全年收入超170億元,增速持續高于市場,付費客戶數超過100萬。
更值得一提的是,從2019年第四季度來看,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已經超越社交網絡、網絡廣告等業務,成為騰訊的第二大營收支柱,且與網絡游戲相比,營收占比僅有1個百分點之差:2019年第四季度,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營收為299.20億元,占比為28%;網絡游戲營收302.86億元,占比為29%。
“C2B是產業互聯網的重要抓手,也是騰訊的獨特優勢。”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在公開場合曾多次表達過這樣的觀點。
除此之外,受益于銷售團隊不斷優化以及與服務商的合作深化,騰訊的付費客戶數在2019年不斷上漲。據騰訊透露,目前付費客戶已超過100萬。“隨著我們優化供應鏈及擴大業務規模,毛利率有所改善,我們成功擴大市場份額。”騰訊在財報中表示。
騰訊云在市場上的成功離不開公司內部技術的整合。此前騰訊備受外界批評的一點是業務“煙囪模式”導致重復“造輪子”現象嚴重。在組織架構調整的同時,騰訊也開始推動內部技術整合。
2019年1月,騰訊技術委員會正式成立,開始推動公司內部開源協同和自研上云。其中QQ、Qzone在2019年12月底正式完成全量上云,微信、王者榮耀也已經灰度上云,成為騰訊自研業務上云戰略的重要里程碑,并且預計到2021年底騰訊將完成所有增量業務上云。
在開源協同方面,騰訊內部整體代碼開源率由2019年初的20%增長至當年底的70%,截至2019年底,騰訊在Github自主開源項目數為92個,獲得Star數超過27萬,在Github全球公司貢獻榜上的排名位居前十。
云計算作為產業互聯網的基礎設施,騰訊云也正在加速構建從底層到應用層的自研技術體系。2019年10月29日,騰訊云發布系列自研產品,包括騰訊自研第四代數據中心T-block產品家族、第一款自研服務器“星星海”等基礎產品。
這也是當前頭部云計算廠商的通用做法,比如阿里云、華為云等都擁有自研的服務器、數據庫產品,并且背靠阿里巴巴、華為,開始涉足芯片。甚至阿里云開始建設XG實驗室,基于自身的生態,聚焦5G技術和應用的協同研發。
不過需要提及一點,雖然騰訊云2019年全年營收超過170億元,但從整體營收規模來講,與國內云廠商阿里云仍有一定的差距:2020年2月阿里公布的數據顯示,阿里云2020財年第三季度歸屬于阿里云的季度營收為107億元,單季收入首次超越人民幣100億元。
雖然騰訊云的營收與阿里云比起來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從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整個板塊的營收來看,騰訊已經找到了另一個支撐其發展的支柱。
如上所述,2019年第四季度,騰訊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營收299.20億元,占比28%,比網絡游戲營收占比低1個百分點,但遠超社交網絡的21%和網絡廣告的19%,成為騰訊第二大營收支柱。
此外,自疫情發生以來,在線辦公、在線教育需求猛漲。政府也在此時多次提及新基建概念,云計算行業也面臨爆發之勢。
騰訊在財報中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使云服務相關項目的落地實施有所延遲,因此將對短期收入造成負面影響。但我們相信,企業在長期上將更樂于使用云服務,以滿足遠程辦公及客戶的遠程互動需求。”
為了滿足全國用戶遠程辦公的需求,從2020年1月29日開始,騰訊會議每天都在進行資源擴容,日均擴容云主機接近1.5萬臺,8天總共擴容超過10萬臺云主機,共涉及超100萬核的計算資源投入。除此之外,騰訊還推出云辦公全家桶“套餐”:企業微信、騰訊會議、騰訊文檔等近10款產品協力推廣。
當然,有此動作的不僅僅是騰訊云。疫情發生后,釘釘向1000萬家企業組織免費開放全套在家辦公、在線辦公解決方案,對于支撐遠程辦公最重要的視頻會議,釘釘宣布免費開放302方視頻會議功能,且1月29日起,釘釘也開始在阿里云上24小時擴容,截至目前已擴容十幾萬臺云主機。
除了騰訊云和阿里云之外,金山云推出了可以協助客戶建立橫向和垂直行業的協作一體化平臺——“金山云智通”,無接觸式智慧社區解決方案金山云AIoT,以及應急物資管理系統;Ucloud則提出:凡是與災區疫情相關的緊急救助項目,將提供免費的云計算資源和技術服務支持。其中緊急救治項目,包括且不限于:政務信息的及時同步、醫療信息同步、免費教育資源提供,在線醫療、物流、援助信息撮合、尋人系統等企業級用戶。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