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熱評

每經網首頁 > 每經熱評 > 正文

每經熱評|正視企業實際困難 美化復產指標要追責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08 16:11:27

每經評論員 周程程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好轉,當前全國各地正加快推進復工復產,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就在此時,一些地方卻冒出了不和諧的聲音——部分企業被曝在復工復產上存在弄虛作假的行為。據媒體報道,部分企業表面看起來燈火輝煌、正常運轉,但其實只開了生產機器,讓電表先轉起來,員工實際上還未完全回廠……

近期公布的部分經濟先行指標,已反映出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短期拖累。在繼續嚴防嚴控疫情的同時,把此次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奪回來,在當前就顯得至關重要。

為此,在中央和地方層面,近段時期連續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穩崗就業的支持舉措,有序推動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企業復工復產。這些措施的主旨非常明確——只有讓企業“轉”起來,經濟才能“活”起來。

然而,卻有企業不按常理出牌,在復工復產指標上弄虛作假,這實在令人意外。這種為復工復產數據“注水”的行為,不僅耽誤正常經濟秩序的恢復,更影響宏觀層面根據實際復工復產情況對經濟的決策與部署。

隨著現代經濟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企業早已不能被簡單地認為是孤立的個體,而是產業鏈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一旦其中一個環節出現阻滯,將影響整個產業鏈的正常運轉。比如,上游企業若謊稱已正常復工復產,勢必造成中下游企業空等空耗,資源浪費及經濟損失在所難免。

有的企業復工復產確實面臨一些現實問題。例如,產業鏈上游原料、配件等生產要素與實際需求存在著缺口,使得下游企業復產受到影響;再如,部分地方為防控疫情,互相封鎖,影響人員流動,企業面臨工人回不來的情況;還有,現階段可能存在運輸、銷售、訂單等方面尚未完全暢通的問題,導致相當多企業還不能滿負荷生產。

但是,有問題可以想辦法卻解決,在數據上弄虛作假則實屬不該。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區數據“注水”或許還與判斷復工復產的統計指標有關。從媒體的報道來看,基層考核復工率時往往會根據用電量等指標來作出判斷。用電量作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在疫情這樣的特殊時刻反而被用來當作“裝扮”熱鬧復工的工具,暴露出“指標”體系的不完善以及背后唯指標論的形式主義行為。

科學指標體系的構建,需要用到多維度的數據來綜合評判。因此,在用電量、用氣量等指標基礎上,也要考慮銀行流動性票據結算頻率、物流動態遙感指數等,從而客觀判斷企業運行的實際情況。

當前仍處在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如何協調好抗疫和復工復產的關系,需要相關部門以及企業做好平衡,既不能因噎廢食,更不能弄虛造假。只有各地區、各部門深入了解企業實際情況、關注企業實際需求、解決企業實際困難,才能更有效地組織復工復產,才能讓經濟運行更快走上正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新冠肺炎 復工復產 數據造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