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jing)濟新聞(wen) 2020-02-26 14:03:50
每經編輯(ji)|徐豪
忙碌的鐘南山(shan)院士,一(yi)邊戰(zhan)疫情,一(yi)邊為復(fu)工(gong)復(fu)產作貢獻。
2月25日晚間,富士康科技集團(以下簡稱“富士康”)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已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擔當集團新冠肺炎防疫及復工總顧問。針對新冠(guan)肺炎防疫(yi)及安全復工(gong)復產,鐘南山院士及團隊將會無償(chang)對富士康(kang)進行(xing)一(yi)系列顧問(wen)及指導。
圖片來源(yuan):富(fu)士(shi)康(kang)官(guan)方微(wei)信
富士(shi)康作(zuo)為一家擁有(you)近百萬員工及三(san)十(shi)余(yu)個科技園區的(de)制造業(ye)(ye)代表(biao),其產(chan)業(ye)(ye)園的(de)復(fu)工計劃和安排備受(shou)業(ye)(ye)內外關注。
日前,鐘南山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一些企業有兩三萬員工,一旦開工的話,假如說再有感染,那就涉及一大片,就對整個的復工復產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圖片來源:央(yang)視新(xin)聞
同時,鐘南山還強調,復工后除了要注意常規的操作過程外,例如戴口罩、防護、洗手等等,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必須要保證洗手間下水道這些的通暢。
事(shi)實上,富(fu)士康表示,早在(zai)農歷新年前,該集(ji)團即已成立防疫指揮中心,由董(dong)事(shi)長劉揚偉親(qin)自(zi)坐鎮指揮,每日密切關注疫情變化態勢。
2月6日,富士康宣布,其在深圳市龍華園區首次導入口罩生產線,并于2月5日順利實現試產,相關產能預計在2月底可達到日產200萬只。富士康還表示,(生產的口罩)不僅將最大限度滿足集團員工防疫需求,還將視情況積極對外支援輸出,為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1月29日,富(fu)士(shi)康(kang)發布(bu)復工(gong)通知:
一、依《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企業復工和學校開學時間的通知》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延遲本市企業復工和學校開學的通知》要求,“各類企業復工時間不早于2月9日24時”。富士康在兩地的園區春節假期后復工時間為2月10日(周一)。
二、大陸其他園區若1月29日(周三)下午17:00前未收到當地政府關于企業復工時間的通知,復工時間暫定為2月10日(周一)。
三、復工時間如(ru)有變化,將另行通知。
四、春節延長假期期間正常支付工資。延長假期期間上班的,作為休息日加班給予補休或按規定支付加班工資。
值得一提的是,該復工通知一經發布,就有媒體報道稱,富士康原本計劃2月10日復工,但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富士康恢復生產的計劃被叫停。對此,深圳市龍華區工業和信息化局表示,此為不實信息,該局已于2月9日發布通報對此進行了澄清。
圖片來(lai)源:深圳龍華融媒發(fa)布
2月23日,中央對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作出部署、提出要求。2月24日,在國務院聯(lian)防聯(lian)控機制新聞發(fa)布會上,國家衛(wei)生(sheng)健康委新聞發(fa)言人(ren)米鋒進一步表示,有關省份可根據各地實際情況,適當調(diao)整(zheng)應急(ji)響(xiang)應級別,做(zuo)到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有序恢復生(sheng)產(chan)生(sheng)活秩序。
截止到2月25日(ri)12時,全國已(yi)經有多個省份根(gen)據自身(shen)情況,下(xia)調了應對疫(yi)情的重大突發公共衛(wei)生(sheng)事件響應級(ji)別,為(wei)進一步復工復產做好準(zhun)備。
不過,防疫和復工這個兩難的問題也對各地的精準施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零點有數近日發布的關于“戰疫有數:疫情期間企業開復工沖突問題和具體政策訴求征集”專項監測顯示,各省防疫復工的兩難情況依舊嚴峻,地方政府在系統精準的施政舉措方面仍有待加強。
2月25日,富士康發布消息展示了(le)其復(fu)工后(hou)的防疫措施。
核酸(suan)檢測
2月22日,富士康(kang)深圳園區引入(ru)具備國家認證資(zi)質的廠(chang)商及第(di)三方醫療機構開展COVID-19核酸檢(jian)測(ce)(ce),從源頭(tou)確(que)保入(ru)廠(chang)員工身體健康(kang),相關檢(jian)測(ce)(ce)由政(zheng)府疾病預防控制中(zhong)心(CDC)進行(xing)監(jian)督及技術指導。
圖片(pian)來源(yuan):富士(shi)康官(guan)方微(wei)信
物資保障
為確保員工防護需求,富士康為在崗員工每日配備口罩。在全球采購儲備的同時,富士康旗下工業富聯近日在龍華園區導入口罩生產線,并獲得產品相關資質認證,截至2月17日,已達成累計交貨100萬只規模,目前產能正在穩步提升中,預計近期可達到日產超百萬只規模。
此外(wai),針對不(bu)同崗位及區域,富(fu)士(shi)康還提供消毒液、洗手(shou)液、額溫槍、護(hu)目鏡等防疫(yi)物資。
圖片來(lai)源:富士康(kang)官方微信
大數據溯(su)源,記錄蹤跡(ji)
依(yi)托(tuo)人臉智(zhi)能識別門禁系統(tong)及(ji)內(nei)部自研APP,富士康實時掌握員工健康狀況及(ji)蹤跡動態,并建立員工健康大數(shu)據檔(dang)案,提高(gao)疫情響應(ying)速度。如發(fa)現異常,可迅速作出反應(ying),做到早發(fa)現、早隔離、早治療。
出行測(ce)溫,實時監(jian)控
作為進(jin)入(ru)園區(qu)的(de)第一道(dao)防(fang)線,富(fu)士(shi)康園區(qu)門崗(gang)采取(qu)紅(hong)外測溫(wen)+人(ren)臉識別通行(xing)方(fang)式(shi)嚴格把關,所有員工(gong)須(xu)符合園區(qu)進(jin)出人(ren)員管控(kong)政(zheng)策要求,并全(quan)程佩戴口(kou)罩、間隔(ge)一米、排隊測溫(wen)合格方(fang)可進(jin)入(ru)。除廠區(qu)門崗(gang)外,員工(gong)進(jin)出宿舍(she)、車間、餐廳等公(gong)共區(qu)域門崗(gang)也須(xu)體溫(wen)測量,以確(que)保園區(qu)內(nei)人(ren)員安全(quan)。
2月,富士康母公(gong)司鴻海(hai)下(xia)調了(le)2020年的增長預期(qi),而富士康的復工計劃也(ye)將影響蘋果等科技巨頭的供(gong)應鏈。
鄭州富士康是iPhone最重要的(de)生產點,主要負責生產iPhone 11系(xi)列、iPhone SE2等。根據天風證券分析(xi)師郭明錤的(de)報告,疫情將(jiang)對這些產品產生影響(xiang)。
值得一提(ti)的是,上周蘋果公(gong)司在投資者報(bao)告(gao)中表示,公(gong)司早前預測(ce)第二季度營(ying)收(shou)范(fan)圍將(jiang)超出正常水平,即(ji)營(ying)收(shou)將(jiang)在630億美元至670億美元之間,但就目(mu)前的情況來看并不樂觀。蘋果公(gong)司認為有(you)兩個主(zhu)要(yao)原因:一(yi)是中國的制造商(shang)雖然已經開始復工,但生產率低于預(yu)期(qi)。另外受Apple Stores線下門店的影(ying)響,消(xiao)費者對產品(pin)需(xu)求減少。“我們在中國的所有商店(dian)以及許多合作伙伴商店(dian)都(dou)已關閉。此(ci)外,開(kai)店(dian)的營(ying)業時(shi)間有限,客戶流(liu)量也很低。”
成都太古里蘋果店(dian)(每(mei)經記者(zhe) 趙云 攝(she))
據財聯社23日消息,某家為鄭州富士康招工的勞務派遣公司工作人員透露,像他們一樣的為鄭州富士康服務的勞務派遣公司有好多家,從公司駐廠經理反饋的情況看,目前鄭州富士康在崗人數估計在2萬人至3萬人之間,而且每天都有新人入職。
另一家勞務派遣公司工作人員透露,鄭州富士康最新獎勵政策:分兩次向新員工返費7000元,第一次發放要求是打卡滿35天、且在職超過60天發放3000元,剩下4000元在打卡滿55天、且在職超過90天時發放。
評論:戰疫進入全球時刻 中國復工復產關乎全局
本周以來,全(quan)球股市大跌(die),有些市場甚至創(chuang)下十多個月以來最(zui)大跌(die)幅(fu)。
影響(xiang)市場走勢的(de)(de)原(yuan)因是多(duo)方面(mian)的(de)(de),但新冠肺(fei)炎疫情在韓(han)國(guo)、日本、意大利、伊朗等國(guo)的(de)(de)擴散應(ying)當是避險需(xu)求陡增(zeng)的(de)(de)重要推(tui)手。截至當地時間(jian)26日9時,韓國(guo)累計(ji)確診病例(li)達1146例(li),在23日下午,韓國(guo)已將疫情預警提升至最高(gao)級(ji);在日本,截(jie)至當地(di)時間26日11時,累計確診人數也已達到862人;在(zai)伊朗,截至(zhi)當地時間25日中午,確診了95例就有15人(ren)死亡,土耳(er)其和(he)巴基斯(si)坦等國為(wei)此關閉(bi)了伊朗邊境;遠在地(di)中(zhong)海(hai)的意(yi)大利,截至26日9時,也已(yi)確診322例。
疫情(qing)洶(xiong)洶(xiong),中國(guo)人深知新冠肺炎(yan)病(bing)毒為害之烈,但韓國(guo)、日(ri)本(ben)民(min)眾甚至政府的薄弱防控(kong)意識讓人深感不安。在韓國,民眾不(bu)顧政(zheng)府勸阻(zu)堅持在光華門集會(hui);在日本,23名鉆石(shi)公主號郵輪下船者(zhe)在醫學觀(guan)察期內(nei)未實施新冠病毒檢測,還有1.5萬戴著口罩(zhao)的觀(guan)眾擠滿球場看足(zu)球賽(sai)。
疫情會發展到什么程(cheng)度,沒人可以準(zhun)確(que)預測,但(dan)為可能的風險做好準(zhun)備是必需的。與此(ci)同時,全球戰疫中,中國的(de)復工復產(chan)進程(cheng)將至關重要(yao):一方(fang)面,無論是中(zhong)(zhong)國還是韓日或是其他國家,都需要大量防(fang)疫物資(zi),中(zhong)(zhong)國的產能當是最重要的供(gong)應(ying)來源;另一方面(mian),疫情打(da)擊消費,阻滯生產(chan),隔斷交流,全球(qiu)(qiu)經(jing)(jing)濟(ji)不(bu)確(que)定(ding)性再度增(zeng)加,作為(wei)全球(qiu)(qiu)經(jing)(jing)濟(ji)增(zeng)長動(dong)力的(de)(de)主要來(lai)源,中國(guo)的(de)(de)復工復產(chan)是穩定(ding)全球(qiu)(qiu)經(jing)(jing)濟(ji)不(bu)可(ke)或缺(que)的(de)(de)力量。
好(hao)消息(xi)是,中(zhong)國(guo)的疫情防(fang)控正朝著好(hao)的方向發展(zhan),目前已有(you)(you)廣(guang)東、遼寧等6省份下調了共衛生事(shi)件(jian)應(ying)(ying)急(ji)響應(ying)(ying)級(ji)別(bie),全國(guo)的復(fu)工復(fu)產(chan)也(ye)有(you)(you)明(ming)顯進展(zhan)。最新數(shu)據顯示,浙江復工率已超過(guo)90%,蘇魯閩粵等省已超過(guo)70%;五大類醫療物(wu)資企(qi)業加上轉產、擴產后的開工率均(jun)達到或超(chao)過(guo)100%。但我(wo)們也應(ying)當(dang)注意到,復(fu)(fu)工(gong)率(lv)不等于產能利用率(lv),從客流量、日(ri)均發電耗煤數(shu)、城(cheng)市出(chu)行強度等高頻數(shu)據看,距(ju)離生(sheng)產生(sheng)活全面恢(hui)復(fu)(fu)仍(reng)有艱巨(ju)的困難需(xu)要克服。
人(ren)可(ke)以有(you)國(guo)界、省界、縣界,但新(xin)冠肺炎病毒卻將(jiang)所有(you)人(ren)視為沒有(you)差(cha)別的宿主(zhu)。中國復(fu)工(gong)復(fu)產,于全球意義重大(da),每(mei)個(ge)人每(mei)個(ge)環節都應積極配合(he)。于(yu)個(ge)(ge)人(ren)而言,當做好(hao)防(fang)護,減少(shao)聚集,如實提供個(ge)(ge)人(ren)信息,避免“取口罩(zhao)扎堆喝(he)茶”“大排長龍買(mai)胡(hu)辣湯”“數千人(ren)擠爆景區(qu)”這類做法;于企業而言,當嚴格(ge)落實好復工復產的各項防護措施;于各地(di)政府而言,要(yao)(yao)付出(chu)更多(duo)的(de)精(jing)力做好公共服務,勞(lao)務輸(shu)出(chu)地(di)要(yao)(yao)為員工返(fan)崗提(ti)供更多(duo)便利,消除復工復產(chan)不必要(yao)(yao)的(de)障礙,勞(lao)務輸(shu)入(ru)地(di)要(yao)(yao)做好流入(ru)人(ren)員的(de)管理(li),防止疫情輸(shu)入(ru)及(ji)聚集性(xing)疫情的(de)暴(bao)發(fa)。
為(wei)武漢、湖(hu)北加油(you)最(zui)好(hao)(hao)的方式,就是一手抓(zhua)好(hao)(hao)疫(yi)情防控,一手抓(zhua)好(hao)(hao)復(fu)工復(fu)產,為(wei)全(quan)國戰疫(yi)乃至全(quan)球戰疫(yi)最(zui)終獲勝提供(gong)充足的物資(zi)保(bao)障(zhang)。
每日經濟新(xin)聞(wen)綜合(he)央(yang)視新(xin)聞、財(cai)聯(lian)社、36氪(ke)、經濟觀察網(wang)、每經App(記者:杜(du)恒(heng)峰(feng))、富(fu)士康官(guan)方微(wei)信號
封(feng)面(mian)圖(tu)片來源:央(yang)視新聞(wen)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shou)權,嚴禁轉載或(huo)鏡像,違者必(bi)究。
讀者熱線(xian):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gao)酬。如您不(bu)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zhan),可聯系我們(men)要(yao)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