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我從外地來看你:武漢!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06 00:41:05

《每日經濟新聞》攝影記者張建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武漢

2月1日 星期六,成都小雨

武漢“封城”第十天。一大早接到報社電話,在了解我和父母的身體狀況后,領導說,做好出發準備。不用說去哪,都知道是武漢。

“好久(走)?”“很快。”

我知道,這次和以往任何一次出差都不一樣,沒有預期時間,作為獨子,父母又已年過七十,說沒有顧慮是假的。我戴上口罩,出門給父母又買了點口罩和米,叮囑他們千萬做好防護消毒。

晚上,爸媽問我,明天早上想吃點什么,我說,煎蛋面。

2月2日 星期天,武漢小雨

早上7點57分,車輪滾動。車廂里十來個人,沒有咳嗽聲,能清楚地聽見有人在聊視頻,關于今后的工作和即將到來的被隔離。

我們再次和列車員確認,這趟車在不在武漢停車。漢口站,雖然離報社和司機約定的武漢站還有20多公里,好歹也是到了!

下午將近5點,我們拿好設備準備下車,我能夠明顯感到大家都在打量我們。“現在反悔還來得及。”我忍不住問同行的年輕同事曹炳梵。他說,“走嘛,來都來了。”就這樣,我們昂首挺胸地進入了武漢,與大部隊匯合。

2月3日 星期一,武漢晴

“要不要出去?”陌生的環境,邁出第一步是最難的,窗外的陽光“勾引”著我。

于是,我駕駛一輛鄂A牌照的汽車前往蔡甸區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一路很順暢,在最后一個檢查點,4位武漢同胞搭上了我的順風車。打開窗戶,交談起來,得知他們是從雷神山那邊過來的,屬于那種剛下“火線”又上“戰場”的一線工人。

不遠處,就是一天前已經交付軍方的醫院,但周邊沒有找到制高點,無法拍到。我很確信,一切神速都不是憑空得來,是他們,真的在負重前行。

離開火神山,趕往位于武昌區東湖路169號的中南醫院,3位同事已經穿好了防護服,在等我。可能是防護服有點蓬,以至于每個人的步伐都顯得有些沉重。

在急診大廳等待采訪對象時,恰巧聽到一位醫務人員說,“幫我掛個號,有個病人確診了”。疫情就在身邊。

2月4日 星期二 立春,武漢晴

早上,我被屋外“嗡嗡嗡”的聲音叫醒,一位身著防護服的人員在進行室外消毒。

緊鄰的馬路上,行人依舊稀少,如此安靜的城市,任何響動都足夠明顯。

我打電話給酒店前臺,請他們第二天不用再送稀飯。在外面跑,手臟,我們都盡量避免上廁所。

這一天,武漢宣布開建3處“方艙醫院”,我連忙趕往武漢國際會展中心。不同顏色的制服,同樣忙碌的身影,為了1600張床位,大家都很拼。這種力量,讓人震撼。

晚上大概7點,我從其他地方返回會展中心,想探一探一天的建設進展。

因為上午來過,我徑直往扶梯走去,上二樓。此時,一群人從對面下來,中間是一位頭花發白的老太太,雖然戴著口罩,但我覺得是李(蘭娟)院士,來不及多想,我向她鞠了一躬。

今天有一個小插曲,我的讀卡器壞了,這對攝影記者來說,是極壞的情況。聯系上一位武漢本地的同行,他人也在一線,我開了40多公里,找到他,解決了Bug。

我們很早就認識,2008年地震時大家互相幫助,建立了一種“云友誼”。

他問我,什么時候走?

我說,總要等到解禁后吧。

他說,那時候,我們都健康了,一起喝頓酒再走吧。

2月5日 星期三 武漢晴

計劃趕不上變化,今天剛要出門,得知我們住的酒店要被征用。說實話,在武漢這幾天,已經住出了感情,每天夜里回到這里,洗完澡、消完毒,人才能放松下來。好吧,也算是為抗擊疫情做貢獻了。

安頓下來已是下午1點,采訪得抓緊。我們跟著一個志愿者團隊到武漢老城區送貨,因為是老小區,情況比較復雜,每個人都要全副武裝。一位志愿者告訴我,他做這樣的事其實是有“私心”的,因為自己在開體育用品店,只有疫情過去了,他才能繼續做生意。他們6個人實際上也都在盼著早點“解散”,那一切就都過去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